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婉丽  毕晓铭 《神州》2012,(20):144-145
国际旅游城市的"窗口"语言服务环境必需国际化。本文西安为例,通过对市内32条公交线路语言服务情况的一手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为中国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服务改进提供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贾敏 《旅游纵览》2013,(6):90-91
西安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之一,建设智慧城市对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都将有重要意义。如何协调人文景观、现代生活与智能科技三者协作互动是"智慧西安"要考虑的问题。西安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效率,还有助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且能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3.
西安城市问题及其新世纪城市空间发展构想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前西安城市发展出现了无序扩张、生态环境破坏、交通拥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西安城市的过度向心聚集有关。为适应新世纪西安大发展的需要,应拓展西安城市发展空间,建立西安都市区。西安都市区应采用双轴线空间发展结构,并以此重新构建其交通、产业和生态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建设城市步行街的必要性,阐述了西安已建的步行街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构筑‘都市生态走廊’"为设计理念,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西安城市步行街。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营销与西安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书强 《人文地理》2006,21(4):48-50
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营销体现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并带来城市竞争力发展瓶顶的突破,城市营销策略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城市营销,必须对市场进行考察以决定城市的政策目标与营销策略,并进行营销方式的组合设计。本文通过使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城市营销的理论,对西安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的SWOT策略矩阵表明:西安可以突破本地区域发展的限制与自身瓶颈,以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古都西安历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与新世纪城市更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要回顾古都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西安建城30 0 0多年来城市更新的主要模式 ,认为古都西安的城市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旧城和新城脱开 (新旧分制 )类型、新城在旧城一侧或几侧发展类型、新城围绕旧城发展类型、缩小旧城类型、拓展旧城类型和因袭旧城改造更新类型等六种城市更新模式 ,比当代城市学者根据国内外城市更新现状所总结的城市更新模式要复杂一些 ,而西周丰京、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和隋大兴城均采取了旧城和新城脱开的城市更新模式。论文还对抗战时期三种城市更新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 ,最后结合当前古都西安保护与发展的新形势 ,提出新旧分制是新世纪西安城市更新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7.
胡勇  琚婕 《史学月刊》2013,(5):73-82
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促进了西安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交通环境的改善,西安凭借便利的交通区位成为陕西重要的商品运销地、集散地和中转站,并且取代了三原、泾阳成为陕西的经济中心。陇海铁路通车以后,西安迎来了近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期,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逐渐向现代化的大机器生产转变。抗战爆发后,东南部各省工商业的大量内迁使西安商业资本额大增,促进了西安工商业的繁荣,金融业在这一时期也快速发展起来,提升了西安在军政、商贸、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沦陷区难民沿陇海线西迁,使西安城市人口激增,性别比例失调。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市政建设的加快,西安新市区的发展,社会文化日趋丰富,社会生活日趋开化,西安的城市职能得到加强,并带动了陇海铁路关中段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下水道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在地下的延伸,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生态空间意义。民国中后期,近代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的修建,引发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民国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分析,力求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与下水道相关的人文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因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城市近代转型,从而实现探讨西安下水道排水系统与城市社会生态之间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SNA的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和宏观联系的视角,研究西安与国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从中揭示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的成因,提出尽快提高西安的航空可达性,借机世园会撬动港澳台市场,与桂林、成都、昆明等西部城市联合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等扭转西安“倒二八”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建议,为破解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倒二八”结构难题、拓展西安入境旅游市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和西安两个省会大城市为例,通过比较广州和西安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差异,指出广州城市旅游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增长,而西安城市旅游的结构性增长不明显。进一步基于层次与等级的旅游供给分析框架,解释大城市旅游结构性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表明,城市功能和地位的提升是大城市旅游的结构性增长的主导驱动力。大城市要实现旅游的结构性增长,要重点提升旅游相关的城市功能和地位,如政治、文化、现代服务业、交通、商业和城市接待功能等,并配合旅游核心要素的建设以及旅游主题和特色的营造。结构性增长是判断大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大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1.
潘璠 《人文地理》2012,27(5):140-142
本文基于西安悠久厚重的唐文化底蕴,以构建东方人文特色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分析唐服饰文化的旅游文化价值,并对唐服饰文化创意与西安旅游业联动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提出了继承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后期前往西安城从事传教、考察、游历、行医等活动的欧美人士数量众多,其日记、游记、调查报告等是复原清代后期西安城社会生活、城市景观的重要参考文献。在西方人笔下,清代西安城作为中国西部之都,城高池深,人口众多,各省移民和多民族人口聚居,城区布局严整;作为西北商贸集散中心和亚洲商道节点,西安城贾通八方,商业繁荣,贸易额巨大。相关英文文献的深入发掘和研究,不仅有益于复原清末西安的城市面貌,更可藉此了解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世界对于西安城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也具有生态、经济方面的功能,已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鉴于分区规划对大遗址的影响,结合考古遗址公园蓬勃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利用西安市域内的5大遗址公园和浐灞生态园构筑围绕西安核心区域的"文化-生态廊道"的规划理念,希冀能够在西安地区形成一条由西向东脉络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地标线。  相似文献   

14.
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及其治理研究,对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西安市街道尺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贫困综合指数和构建空间固贫指数,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时空演化和固化趋势进行研究,并以空间正义为视角,提出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方案。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西安新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贫困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贫困空间演化整体上由放射状嵌套分布向圈层分布转变;②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正在形成,空间固贫指数较高街道集中在内城衰退区,城市边缘失地农民聚居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和遗址保护区;③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要以空间正义思想为指引,在弘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政策正义基础上,构建空间正义“起点-过程-结果”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城市空间生产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5.
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边缘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深刻影响的过渡地带。文章采用"断裂点"法的基本原理和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识别图像来运算城市边缘区范围,将西安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扩展情况,以及各个阶段的扩展模式,最后对西安2020年城市边缘区范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瑛  刘科伟 《人文地理》2008,23(1):115-118
旅游花费由客源地花费、路途花费和旅游目的地花费三部分构成,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花费结构和花费水平客观地反映了目的地旅游产业部门结构的合理性及旅游业发展水平。以西安地区国内游客黄金周旅游花费为研究对象,选取旅游花费水平及花费结构指标,利用SPSS12.0中的聚类分析将国内游客划分为三类:高、中、低消费游客群,通过对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群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西安地区以中低消费游客群为主体,停留时间、旅游目的等旅游消费行为因素是影响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增加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项目,加大旅游商品及娱乐产品的开发力度,是提高国内游客在西安花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骊明 《人文地理》2002,17(5):25-28
首先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放置在中国和世界性文化保护的背景下进行评价,提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文章从城市个性保持和古都特色塑造的角度,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定位、存在的矛盾、重点课题、政策环境等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全国和陕西省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78、1980、1985年和1990-2002年间各年西安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西安市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导致其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而且近年来由于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超载状态愈趋加重。因此,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