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与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峰  秦萧  王波 《人文地理》2014,29(3):1-6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区域或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流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并使得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面临革新。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学科间的融合、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居民活动为主体的人本科学性,并构建了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总体框架。同时,也提出了大数据面向空间规划方法和技术、居民个体行为决策优化、企业运营决策、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旅游方式。新技术的出现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丰富人们的旅游体验,诸多旅游项目已经开始运用数字化技术,并在旅游效益和游客反馈方面获得了双丰收。本文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分析了青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数字化背景下青岛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青岛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应对策略,进而使青岛红色文化旅游得到全面、高效的立体化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崔树强 《人文地理》2000,15(5):51-53
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和方式,向政治地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政治地理学和知识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使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区域、区域政治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地理学必然要研究知识经济。本文就政治地理学与知识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就如何在继承研究政治地理学传统的基础上,拓展研究空间,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晖 《安徽史学》2015,(4):95-103
平汉、陇海铁路相继筑通并在郑州交汇,为郑州城市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及新生动力机制,城市的发展态势、空间结构、外在景观及城市功能均发生显著变化。大量人流、物流的汇聚,使火车站附近区域快速发展,并在火车站与老城区间形成了功能鲜明、以商品贸易为导向的新市街,城市空间大为拓展。郑州城市由老城区向火车站聚集发展,火车站和新市街逐渐成为新的生活中心,改变了以官府衙门和寺庙为重心的传统城市布局,城市空间结构随之变容。基于商业贸易对交通的需要,郑州城市平面与铁路沿线呈辐射状延伸,依托铁路形成新的功能分区,城市功能由此转换,交通功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重庆的区域警政构建过程始终与城市发展的轨迹相同步。在警政层级构建的时序性演进过程中,警政效用在立体的城市空间内不断延展和加深。从警事机构的职能演变来看,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深入与时代语境的转换,在区域内不断产生出新的警务需求,而区域警政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不断重构与调试。就空间分布而言,警事机构的空间布局以城市空间为依托,警务机构的选址由以人口为基数的单向考量逐渐发展为包含人口、交通、经济等多种要素的社会性考量。日益健全的专职性警事机构从产生到在城市空间范围内铺开,在空间布局上充分考量了自身的职能特性与区域功能特征。构建重庆城市警政时空格局并对其施加影响的要素是综合性的,既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其施加的波段影响,同时也有重庆区域要素对其构成的长效性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纪臻 《风景名胜》2020,(1):0073-0074
城市空间与公共生活相互影响,随城市发展主体对象与掌控权转变,设计与规划权利移转,人与城市空间关系成为近代研究热点。本文回顾 19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活研究历史背景与时代演变,透过重要著作、关键事件整理城市与居民公共生活研究趋势发展的整体脉络。  相似文献   

7.
冯健  沈昕 《人文地理》2021,36(5):34-43,91
信息通讯技术(ICT)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城市居民空间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城镇体系、城市活动空间、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智慧城市等方面对ICT与城市地理领域的关联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ICT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协同城镇化发展,通过改变流动性、邻近性改变城镇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基于虚拟空间—实体空间,构建信息通讯技术背景下城市空间与居民空间行为作用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微观尺度聚焦居民个人空间行为的研究亟待开展,空间正义、社会公平、区域发展均衡等议题亟待关注,融合信息通讯技术的城市空间理论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的空间积累与分化及对规划角色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的主要目是探讨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分析全球化时代规划角色的转变。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球化的研究阶段和争论,指出全球化是一个非均衡、非对称的过程。随后分析了这种非均衡、非对称过程对空间发展的影响,即城市和区域空间积累与分化及城市密集地区作用的凸现,然后文章对中国空间发展的特殊影响因素和现象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以经济增长和空间营造为主要目的传统技术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规划被赋予了公共政策指引和提升竞争力的双重新功能,具备了对内解决问题、对外参与全球竞争的双向职能。  相似文献   

9.
梅仕士 《民俗研究》2007,(4):79-102
一、引言我们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网络充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网络生活、工作、娱乐和学习。每一次新的传媒产生,都会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转换与改变,知识传播的模式也会随之改变。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系统总结国外城市社会地理学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作认为激进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应当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域内人地关系一一人类与他们生活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关系构成研究城市社会地理的基础。人(个体与群体)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Interacting)的连续过程,就是社会空间统一体:一方面,人创造、调整城市空间,同时他们生活工作的空间又是他们存在的物质、社会基础。邻里、社区可改变、创造和保持定居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这些派生之物也不可避免地影响邻里和社区,而且连续的城市过程产生变化的城市空间,使经济、人口、社会和科技力量在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得以延续和发展。本系统介绍了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的发展沿革,然后指明城市居住空间研究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现代和后现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骊 《人文地理》1999,14(4):30-33
城市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中叶源自人文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到来时,同样经历了深刻的变革。笔者从城市规划、管理、社会及城市自身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后现代城市学者对城市发展的某种见解和城市在这场思潮到来时做出应答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景观社会理论范式可以溯源于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如今已成为当代颇具解释力的社会研究范式之一,对旅游研究尤具启发性。本文梳理了景观社会范式的理论渊源,归纳了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说明了它为景观消费、景观空间文化、情境体验以及后现代景观生产等领域提供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进路,阐释了其核心概念群和基本理念,展示了景观社会理论范式与旅游现象和研究的双向关系。该研究亦梳理了景观社会范式在国内外旅游领域中已有的实践与方法变迁,进而指出该范式日益丰富的未来领域与本土化实践,为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社会、文化、空间、消费,以及景观建构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3.
姚丽斌 《人文地理》2001,16(3):94-96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文中分析了对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两种认识误区:不计自然成本的经济增长决定论的发展观念和消极保护自然环境的零增长观念。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对于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采取节约型资源战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地域人文环境下苏南小城镇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小城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过分强调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软环境即人文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苏南模式下小城镇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苏南人文环境的转化。从本土文化、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政策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其地域内本土文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作用于小城镇本身,形成特定的动态开放型小城镇社会人文环境,保证了该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演化,指出人文环境是提升综合社会环境质量,带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论知识经济社会与社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伟 《人文地理》2001,16(1):59-62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社会特征,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困境。社区作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的基层社会单元,其发展日益为各界所瞩目。本文立足知识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概述其相关特征及社区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社会社区发展的新动态,并进一步提出我国社区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In his critical response to our skeptical inquiry, “Does Culture Evolve?” (History and Theory, Theme Issue 38 [December 1999], 52–78), W. G. Runciman affirms that “Culture Does Evolve.” However, we find nothing in his essay that convinces us to alter our initial position. And we must confess that in composing an answer to Runciman, our first temptation was simply to urge those interested to read our original article–both as a basis for evaluating Runciman's attempted refutation of it and as a framework for reading this essay, which addresses in greater detail issues we have already raised. Runciman views the “selectionist paradigm” as a “scientific”“puzzle‐solving device” now validated by an “expanding literature” that has successfully modele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as “evolutionary.” All paradigms, however, including scientific ones, give rise to self‐validating “normal science.” The real issue, accordingly, is not whether explanations can be successfully manufactured on the basis of paradigmatic assumptions, but whether the paradigmatic assumptions are appropriate to the object of analysis. The selectionist paradigm requires the reduction of society and culture to inheritance systems that consist of randomly varying, individual units, some of which are selected, and some not; and with society and culture thus reduced to inheritance systems, history can be reduced to “evolution.” But these reductions, which are required by the selectionist paradigm, exclude much that is essential to a satisfactory historical explanation–particularly the systemic propertie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ic logic and contingency. Now as before,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while historical phenomena can always be modeled selectionistically, selectionist explanations do no work, nor do they contribute anything new except a misleading vocabulary that anesthetizes history.  相似文献   

17.
西藏城镇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和地域文化构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环境,环境的特殊性深刻地影响着西藏区域发展及城镇建设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本文分析了西藏城镇发展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较为突出的特征,据此提出了今后西藏城镇发展和建设应该重视和解决的七个方面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村镇规划与土地规划的比较及协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村镇规划和土地规划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两种极为重要的类型。两者既密切联系,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集中表现为村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以统一和协调。本文在对这两种规划的异同点、现实矛盾作出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合理协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超  魏清泉 《人文地理》2005,20(1):32-36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对区域发展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区域发展研究中采用的系统科学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探讨了钱学森先生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当代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组织结构及实施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广亮  甄峰 《人文地理》2009,24(5):87-91
本文在绿色产业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热点的背景下,提出在江苏省北部沿运河地区适宜重点发展绿色产业。首先分析了苏北沿运河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支撑条件,进而提出了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发展战略中重点分析绿色产业选择方法和提出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循环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并指出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这对明确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形成苏北沿运河地区特色的绿色产业品牌,培育区域发展优势,打造苏北沿运河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新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