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越边境贸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中越边境贸易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古代中越边境贸易的特点、内容,对于当今发展中越边境贸易,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新疆边境贸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境贸易在新疆整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现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本文从边境贸易的概念和形式入手,概述了新疆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阐明了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剖析了新疆发展边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边境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7世纪至20世纪初,先后以漠河、瑗珲、黑河、绥芬河和满洲里为中心的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对促进中俄两国边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摆脱了传统的贸易形式,由边民互市变为边境地方贸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进入了总体推进的新阶段。本文在阐述了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历史及实况后,指出苏联解体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把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再推上一个新台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祥春 《广西地方志》2007,(5):38-41,63
两宋时期,中越边境贸易不仅形式和途径多样,而且场面热烈。既有陆路边境贸易,又有水路边境贸易;既有合法的边境贸易,又有非法的人口贩卖。边贸地点多,管理较完善。中越两国边民都从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和利益。  相似文献   

5.
李继云 《旅游纵览》2013,(2):140-141
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地缘经济地位上升。云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具有开展边境贸易的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进入90年代以来,滇越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边境贸易在两国经贸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极大地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滇越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滇越贸易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定量分析。为加强滇越经济合作,加快国际经济资源的开发与移动,促进双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的西藏边境贸易——西藏边贸局长边巴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颖 《中国西藏》2002,(3):26-28
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局局长边巴,38岁,日喀则仁布县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经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商务处、日喀则驻尼泊尔商务工作组连续工作6年。回国后,在日喀则外贸局.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局任职,长期从事西藏边境贸易工作。新世纪伊始本刊记在拉萨找到了这位脸色黑红,一头卷发,朴实健谈的藏族局长,他利用休息时间,就近年来的西藏边境贸易发展情况接受了本刊记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中越边境开发功臣苏元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个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省区,在开发边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特别是中越边境贸易,已成为发展广西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100多年前,广西提督苏元春就开发了边境贸易,成为中越边境的开发功臣。  相似文献   

8.
清前期东北地区与朝鲜边境贸易的主体是吉林将军辖区内的宁古塔、吉林乌喇和珲春三城八旗驻防官兵与满族居民。宁古塔满族在入关前就与朝鲜会宁地区有着贸易关系,吉林乌喇满族在康熙年间加入其中,珲春满族与朝鲜庆源地区的贸易则可以追溯到明初永乐年间。吉林满族与朝鲜的边境贸易由官方主导的公市,逐渐扩展形成广为民间欢迎的私市和马市,满足了两国边民的物资需要,促进了双方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东北边防的巩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杨帆  余海岗 《沧桑》2013,(1):76-78,139
1889年桂越边境开放通商后,桂越双方的海关贸易取代了传统的朝贡贸易,客观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且不再局囿于古代双方边民互相调剂、互补有无的范畴。但与同期的中越贸易和滇越边境贸易相比则显得发展相当缓慢。这主要是由广西边境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跨国铁路干线的缺失等障碍性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地区东部(本文是指北至依兰、东至饶河、南至俄罗斯)边境贸易历史悠久,约有300 年的历史.早在清朝末年,就有边民同俄罗斯进行边境贸易.  相似文献   

11.
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十分活跃的时代。居于东南沿海的福建,作为两宋时期重要的经济区域和海外贸易的重镇,福建海商在宋代海外贸易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日显突出,逐渐崛起为国内沿海商人的代表。本文试从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海路交通技术的发展、区域港口地位的上升三方面地理因素,来探讨福建海商相较于其他区域的海商而言,更有条件在宋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藏、川毗邻的多民族地区间以生活物资交流为主的商贸关系,既是这个地区各民族对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滇、藏、川毗邻地区间源远流长的民间商贸发展历程,探析彼此间商贸交流发展的促动机制,为新形势下云南和川、青、藏等毗邻的民族地区间跨区际紧密经济合作关系的重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代宿国地望诸说存在的诸多问题出发,结合晋侯苏钟铭文所见新线索,对宿国地望变迁及所反映的历史问题进行细致探析,指出周代曾存在南、北两宿并立的事实,其中《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所载为北宿,故地在今山东东平东二十里之宿城镇;晋侯苏钟铭所见"宿夷"及春秋初年参与宋国会盟、后为宋人逼迁至宋境的为南宿,故地在今安徽宿州市附近。  相似文献   

14.
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described the American frontier as the great democratizer, a place where people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came together, shook off the shackles of their former cultures and blended into the American nation. Detailed study of nineteenth-century rural settlement in the Upper Middle West reveals a more complex picture. A mark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groups from the same country, province and even parish is readily observed. Often these groups were bound together in a close-knit community through the agency of a common church. This paper traces through four decades the farming behaviour and economic fortunes of several such groups who settled on the prairie of Kandiyohi County, Minnesota.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ethnic community, especially where it consisted of people from a relatively restricted district in the old country, did help to make the frontier experience of its people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ir neighbours.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乃至日本的企业界普遍发生了同业合并的浪潮.中国近代企业家及其他有识之士鉴于国外同业联合企业之强大势力,呼吁中国近代企业同业合并,其中最具有强烈同业合并意识并将之成功付诸实践的企业家便是刘鸿生.他在国际火柴托拉斯瑞典火柴公司摧毁性竞争之下,极力促成江浙实力最强的三家火柴公司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在合并过程中采用董事会制度和分科集权制,克服了一般公司合并中治理权力的分配及管理集中的难题,最终使该公司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庞大的火柴托拉斯组织.  相似文献   

16.
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年代烟台、青岛、威海和龙口等港口先后开埠通商,口岸贸易使腹地工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由此引发了山东省经济格局的调整,即经济轴心由沿运河纵向分布变为沿港口和铁路的横向布局。而且由于腹地与非腹地、腹地内部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导致了省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格局对当代山东经济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朝前期(1644-1840年)是中越两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殖民者东来,中国周边面临殖民势力的扩张,虽然中越仍保持较密切的宗藩关系,但两国封建政府的边疆意识逐渐增强,对两国陆地边境的出入境、边境贸易、跨境流民、跨境通婚等跨国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sks what makes the periphery or the frontier a prime locus of the “inclusionary exclusion” that is, according to Giorgio Agamben, so constitutive of the state of exception. By applying Agamben’s analytics to the Ogaden – a frontier province of the Ethiopian state – we propos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Ethiopian Ogaden as a recurrent government by exception that spans the Imperial rule (c. 1890–1974), the socialist dictatorship of the Derg (1974–1991), and the current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 regime led by the Ethiopian Peoples’ Revolutionary Democratic Front (EPRDF) (1991–today).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ies in the exercise of (Ethiopian) state sovereignty in its (Somali) frontier, we offer a genealogy of the violent incorporation of the Ogaden into the Ethiopian body politic. We identify recurring practices of sovereign power by successive Ethiopian regimes that are constitutive of the state of exception, namely a conflation between law and lawlessness, the politics of bare life and an encampment strategy. By doing so, this paper insists on the constitutive importance of land appropriation – Carl Schmitt’s Landnahme – in performances of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ization at the margins of the postcolonial state.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潮州粮食供给地区及路线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 潮州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粮食日益不能自给, 不得不到本地区之外购买粮食。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大, 江西赣州, 广东雷州、琼州、高州, 福建厦门、台湾, 东南亚暹罗、越南等国先后成为潮州粮食的供给地。粮食供给地的变化, 引起贸易路线的变迁。潮州粮食贸易亦与潮州华侨出国有很大关系, 潮州的粮食贸易形成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