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玉君 《人文地理》1997,12(3):75-79
将地理科学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最先进的人地关系思想"协调共生"结合起来可以有一个新的地理科学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在应用理论层面上构建的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或核心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运龙 《人文地理》1998,13(2):7-13
地域系统的人地关系实证研究发展到现在已涉及众多方面,本文按五大论题展开论述:①环境评价与管理;②环境感知与适应;③自然灾害研究;④气候影响评价;⑤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东北经济区对外通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荣成 《人文地理》2000,15(1):56-59
基于东北区在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本文从东北亚区域系统的角度,对东北区对外通道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北经济区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必须加大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力度,而通道建设是个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2日,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90华诞。为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吴先生70多年来对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吴先生“治学与创业并重”的人生信念和治学精神,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吴传钧院士九十华诞贺寿座谈会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卫红 《人文地理》2006,21(4):74-78
本研究通过建立人类活动无序度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用简化系统结构关系的方法测算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值,以此来分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状况;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主要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活动和当地旅游业活动三个方面,构建了27个具体指标来评价人类活动的无序度;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通过自然基础、生态系统、水资源和大气环境四个方面共8个具体指标来测算。最后通过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变即两个不同时刻人类活动无序度熵变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熵变差值,来判断生态旅游地域系统在时间断面上的演变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西非萨赫勒地带荒漠化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登山 《人文地理》1996,11(3):34-39
西非萨赫勒地带是世界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国际社会对这里荒漠化问题的关注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防治荒漠化运动。本文提出了萨赫勒地带荒漠化四个机制模式,并分析了当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组成,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带荒摸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以人地相互作用为主线,本文探讨了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人地关系演进的时空背景、作用模式和基本特点,针对三个阶段人地相互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差异,分别建立了"气候波动主导下的人地交互作用模式"、"地缘格局主导下的人地地域互动模式"和"土地承载力限制下的人地关系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8.
姚永超 《史学月刊》2012,(7):96-101
随着近代东北沿海、沿江、沿边商埠的开放,以营口、大连、安东、哈尔滨、绥芬河、满洲里、瑷珲、珲春、延吉等城市为核心,与其商业和资本联系频繁的腹地城乡为外围的多个港埠经济区逐渐形成。但各个港埠经济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空间侧重各不相同,近代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东北南部港埠经济区的发展绩效远高于东部、西部和北部港埠经济区。其成因与近代东北地理环境、港埠区位、日俄争霸的地缘政治、资源配置制度等因素有关。近代东北港埠经济区的构建,极大地塑造了近代东北经济地理格局,但就深层次的现代化发展来说,它又是一个缓慢和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家君 《人文地理》2005,20(1):81-85
首先评述了目前人地关系研究概况,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界定了人地关系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接着从自然村域的角度设计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定量研究思路,包括人地关系内部作用机理、单村研究、多村比较研究及不同空间尺度研究的推绎等,最后指出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应结合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人地关系机理研究对于当代人类应对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文化遗存和与人类有过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自然遗存 ,这决定了考古学在人地关系研究领域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宁 《人文地理》2003,18(4):48-52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必然会给人类的产业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经济地域必将伴随着这种影响发生深刻的"变革"。最终引起经济地域景观形态的全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地域空间结构(即其核心、外围、网络及三者组合关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经济地域的外观形态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本文在明确经济地域景观形态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带来的经济地域景观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新变化作了较系统地阐述。进而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地域的景观形态作了定性、定量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县域经济系统动态演变机制及时空演化结构和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传新 《人文地理》2002,17(6):58-61
县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系统时空演化过程中,其机理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变异机制。县域经济系统按照条件、资源等要素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特征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产业结构地域类型:资源开发型、资源开发与加工并重型、工贸型等。同时在空间上相应地呈现出单核型、双核型、群核型或单核复合型等三种空间结构地域类型;在阶段上相应体现出传统阶段、发展阶段、一体化阶段的特征与表现。从总体上来说,本文揭示了我国县域经济系统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趋势。  相似文献   

13.
罗浩  钟国平 《人文地理》2007,22(1):77-81
本文首先报告了作者对1990!2004年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前期研究,发现广东省内总体区域差距基本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三大地带间差距和珠江三角洲内部差距、第二产业差距和第三产业差距对全省总体差距的影响最大。文章继而详细论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缓解广东省内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缩小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区域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历史演变入手,着重探讨了当今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并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绩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全国和陕西省城市化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城市和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合理的城市化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试图提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发展对策。文章的主要结论包括:不同城市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难以选择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不同城市化因子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绩效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大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7.
浅议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和西北干旱气候区的过渡带,毛乌素沙漠前缘,生态环境问题极其严重。因此,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是榆林市规划与建设的最主要方面。本文借鉴国外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现状与实践,针对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对榆林市的地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理论框架,提出了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系统建设设想,以期创建榆林市优美的地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殿华 《人文地理》2005,20(6):15-18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劳动力国际流动数量和营业额在全国的地位、去往国别、从事的行业等特点,论述和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东北地区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鲁凤  徐建华 《人文地理》2006,21(2):77-81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来定量测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首先,基于省级空间单元,通过一阶段锡尔系数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差异的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然后,分别基于三大地带--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区、自治州)或者县(市辖区、县级市、县)这两类三级结构的地域行政单元,运用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将差异进一步分解至省内差异水平上,由此揭示出不同于省际分析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省内差异是全国总体差异的重要组分,对于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显著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