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8日,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6位村民在村北台地修渠时,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随即向宝鸡市文物局报告。市文物局会同县文化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的相关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对现场进行了清理。根据清理结果看此处系一西周青铜器窖藏,现将清理结果介绍如下:一、地理位置和窖藏形制五郡村位于扶风县城关镇以西,原属辛店乡,东距扶风县城5·5公里,西南邻五郡沟水库300米,西邻岐山县益店镇6·7公里,北距西宝北线2·4公里(图一)。该村在扶风县属中部台塬区。海拔600米。窖藏位于扶风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郡遗址内,据过去的文…  相似文献   

2.
陕西扶风县飞凤山秦墓发掘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氵韦河半圆环绕,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规划平整庄基地时,挖出一鼎一簋,于是向县博物馆作了报告。5月1日,宝鸡市考古队派员赶到现场,发现有5座墓墓口已...  相似文献   

3.
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倔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飞凤山位于扶风县城南约300米处(图一),河半圆环绕,从山区北侧脚下流过注人七星河,山的东侧缓坡地上是城关镇千佛寺村。该村在规划庄基地时,决定将原半坡的村民迁至山下扶绛公路两侧较平缓的坡地上。199...  相似文献   

4.
伯(嗻)父瑚,又名簠.瑚与簠均为盛放食物的器具,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梁器."据考古资料,[1]伯(嗻)父瑚是1981年5月中旬,发现于陕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齐镇村附近的一个灰坑中,该器物应属西周晚期之物.伯(嗻)父瑚器高10.5厘米,口沿长28厘米,口沿宽22.5厘米,腹深6.5厘米,重3公斤.  相似文献   

5.
伯(?)父瑚,又名簠。瑚与簠均为盛放食物的器具,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簠,盛黍、稷、梁器。”据考古资料,伯(?)父瑚是 1981年5月中旬,发现于陕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齐镇村附近的一个灰坑中,该器物应属西周晚期之物。  相似文献   

6.
青铜器     
金石 《文物》1977,(10)
大盂鼎西周初期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陝西眉县礼村,一说出土于岐山。圆腹,三足,腹和足部都饰兽面纹。高约100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壁铸铭文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周康  相似文献   

7.
青铜艺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留存至今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 青铜器的起源与夏商青铜器 关于青铜器最早的起源,《世本》有“蚩尤作兵”的记载,这一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眉县杨家村2003年元月发现西周窖藏青铜器,全部铸有长篇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四十二年(辶桒)鼎》铭文记载了周王赏赐贵族及封建诸侯的礼仪.《四十三年(辶桒)鼎》铭文记载了周王任命作器者担任虞林的官职,并叮嘱他要勤勉从政.《(辶桒)盘》铭文记载了作器者歌颂祖先功德的文辞.  相似文献   

9.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秦王朝建都成阳之先,从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到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的294年间,雍城(今陕西凤翔县)曾一直是秦国的国都。它是秦国早期历次择都中较为理想的一处重要都城,其建置之久远,规模之壮观,结构之完整,当系所有秦都邑之首。在秦置都雍城期间,这里一直是秦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先后继位的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和国人的辛劳,使秦国  相似文献   

10.
1974年5月16日,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塬上官村生产队农民交给宝鸡市博物馆三件铜器,据告是在该队饲养室后边取土时发现的。宝鸡市博物馆派人多次到出土地点调查,收集到同一处出土的一件完整石磐和一些石磐碎块。在生产队附近和新开渠道两岸发现很多西周及春秋时代的绳纹陶鬲足碎片。看来这个地区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处遗址和墓葬区。附近还屡见汉至宋代的遗物出土(图一)。  相似文献   

11.
崔敏侠 《文博》2006,(3):69-71
伯父瑚,又名簠.瑚与簠均为盛放食物的器具,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梁器.“据考古资料,[1]伯父瑚是1981年5月中旬,发现于陕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齐镇村附近的一个灰坑中,该器物应属西周晚期之物.伯父瑚器高10.5厘米,口沿长28厘米,口沿宽22.5厘米,腹深6.5厘米,重3公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处理技术几个研究课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商、西周、春秋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器作为王公贵族祭祀、设宴的礼器而大量制造,青铜铸造业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到战国秦汉时代,青铜工艺得以进一步发展.与之相应,青铜器的表面处理技术也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其中最常见的有抛光、镶嵌、鎏金银、镀锡、错金银等。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的战国错金银透雕铜壶(现由南京博物院珍藏)就是集表面处理工艺之大成于一体的青铜瑰宝。(照片一) 中国古代由于将生产技术看作百工小技,不为统治者所重视,许多技艺在历史文献中缺少系统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致湮灭失传。因而根据出土的重要实物和凤毛鳞角的文献记载,重新研究和恢复古代的技艺,这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现在保护金属文物、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都有一定的借  相似文献   

13.
青铜器之乡     
西北新兴工业重镇、欧亚大陆桥上的桥头堡宝鸡市,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在日新月异的市中心矗立起一座造型别致的———从四面看都是周鼎的建筑———青铜器博物馆。它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无论你从哪里来,徜徉于周室发祥之地,昔日珍贵的遗存遗址会向你揭开华夏民族...  相似文献   

14.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物》1978,(3)
1976年12月15日,陕西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白家生产队平整土地时,发现了青铜器。他们保护好现场,并向上级作了报告。周原考古队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发掘。通过发掘,了解这是一个西周青铜器窖藏,我们编号为庄白一号窖藏(76FZH1)。窖藏位于白家村南100多米的坡地上,长方形,南北长1.95、东西宽1.10、深1.12米。窖口距地表最浅处26、最深处45厘米。窖口开于耕土层下的西周文化层内,周围没有后  相似文献   

15.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本,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报告正文、附表等,共393页,下册为256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15日,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村民在村北砖厂取土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县博物馆闻讯赶到现场进行清理,据清理结果看系一古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8件(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东青铜器合金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从考古资料看,新石器时代的各个重要阶段,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周青铜文明的各阶段,在省内都发现有文化遗存。从文献记载看,西周初年时,周王朝封开国元勋吕尚于齐(都营邱),封周公子伯禽于鲁(都曲阜);春秋之季,齐桓公在群雄中率先争得了霸主地位,儒学在鲁国兴起;战国时代,齐楚成了与秦抗争的主要力量;可知相当个时期内,齐鲁两国对华夏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但有些令人不解的是,与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相比较时,山东青铜器不但数量较少,而且器形也是小得多的。那么,齐鲁文化何以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它的青铜合金技术到底达到了怎样一个水平?这是本研究力图说明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吉金浮世 2003年元月19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下午我与人聊天时,约17时20分,手机铃响,接听时对方挂线,来电显示是宝鸡市文物局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宝鸡县贾村镇灵陇村四组村民在村西挖土时,掘得青铜簋一件,送交宝鸡市博物馆,我们及时前往出土地点勘查。灵陇村位于宝鸡市东北约12.5公里处的千河下游西岸,西靠贾村塬,东面隔河与凤翔塬相望,千河由北而南自村前流过,背风向阳近水源,是古代先民理想的生活之地,历年来,屡有古代遗物出土。勘查之时,在当地村民家中又征集到青铜矛、铃各一件,采集到陶钵残片一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至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保室对扶风县齐家村北M41出土的铜尊、铜簋、铜卣等三件器物进行了修复.修复的方法是运用我国传统青铜器文物修复的矫形和焊接、去锈以及着色做旧等技术,并与德国现代文物修复技术相结合,使三件变形的器物重新修复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