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月版。该书从农民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关系、欧洲文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资本主义起源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该书突出农业而非手工工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分析西方法律传统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突破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分野,从整体上对16  相似文献   

2.
桂奋权 《世界历史》2005,(2):120-122
起源于佛罗伦萨的艺复兴有如一声号角,唤醒了古堡中沉睡的欧洲。艺复兴时期也成为东西方社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东西方社会都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西方为何能从中世纪脱颖而出超越东方,即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人情仪式是一套处理社会秩序的机制,通过三个层面的社会运作完成熟人社会的整合:功能满足、社会控制、价值生产。人情仪式的功能性、社会性和价值性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它们分属不同的社会领域,却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功能性是基础的和物质的层面,社会性是社会运作机理的体现,而价值性体现了价值的生产机制。三个层面的社会运作将人情仪式演绎成为一个复合的体系,其核心是从不同的层面形成了熟人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论述,国内学界一种观点解释为: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资本主义道路或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线性或多样性问题的认识。实际上,马克思这里只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问题,而马克思要将其“‘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运动“,也只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起源之时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对农民的痛苦的、可怕的剥夺运动,或者说是指这种以“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运动,而非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起,资本主义社会向工业时代过渡,经济、文化与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研究基础。19世纪至今的资本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阶段和非西方式的民主经济阶段。可将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称为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类型出现危机的结果,而新的现代性类型是通过寻找新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组织关系来形成的。分析资本主义三次大转型的经济、社会根源,可以清晰地洞察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三次大转型的新理论框架为预测全球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学智先生断言“马克思将其‘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的‘运动’只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起源之时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对农民的痛苦的、可怕的剥夺运动,或者说是指这种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运动,而非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生产的道路’“,认为罗荣渠先生和我“为代表“的一些人把马克思“限于西欧各国“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道路“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克思原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回答了李学智先生提出的异义。  相似文献   

7.
工运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人运动史研究,我们比较习惯于一种理论及方法,即阶级斗争理论。不容置疑,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理论,对18、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劳资斗争以及工人运动,作出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但是,社会在发展,资本主义本身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当中,整个世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垂死的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反而显现出一定的生命力。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8.
每个社会都有自身的调控机制,调节社会关系和控制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的生存发展。矛盾和调控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构成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方面。历史研究从唯物史观出发,既要分析社会矛盾一面,也要研究社会的调控机制的另一面。国家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的调控更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各种矛盾最为复杂多变的历史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国家调控机制出现重大演化的历史时期。其中,英美具有典型意义,可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局部调控阶段(19世纪末期—1929年),全局调控阶段(30年代—70年代),再调控阶段(70年代后期—90年代)。调控机制内容庞杂,本文篇幅有限,仅为基本历史发展过程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重新认识金融资本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汉 《史学理论研究》2012,(1):29-40,158
本文批评了把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而不是资本主义三种形态的错误认识。通过翔实的经济史资料,本文说明随着欧洲大规模跨国商业和早期银行家的出现,金融资本和资本投资就随之出现。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扩张中,资本输出很早就已开始,在英国,早在19世纪20年代,资本输出额就超过了商品输出额。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公国,在历经四代公爵扩张之后,形成了庞大的领土联合体和巨大的财富,以其卓尔不群的实力占据欧洲舞台,左右欧洲局势的发展。然而在查理公爵(1467-1477年在位)试图夺取王冠、创建欧洲中部王国时,却遭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共同制约:第一个层面即意识形态的非正统性难以激发起早期现代国家的民族感情,非领土型发展所造成的局限性不能与中央集权国家对抗,经济富裕带来的生活奢华之风、宫廷艺术的繁华奢侈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内在属性与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相冲突;第二个层面则源于外部因素,当时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博弈不允许公爵建立一个横跨法、德的强大中部王国。因此,伴随早期现代国家的出现,中世纪晚期的勃艮第公国湮灭于历史长河中,成为封建主义完结的悲惨象征。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起源及现代经济发展初期的政治前提问题——兼谈中西前工业社会的性质王加丰在资本主义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研究中,我们的注意力长期以来都集中在经济前提上,政治前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有意无意地把政治前提均看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产物。这不仅无益...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资本主义史文集》何顺果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该书是作者关于资本主义史的论文结集,共收入19篇论文及附录5篇编译资料,涉及有关资本主义史的若干重大专题,并在时间和内容上涵盖了几乎整个资本主义史。文集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关于"资本主义"的定义;二、资本主义萌芽及其背景和命运;三、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类型;四、重商主义、特许公司和个案研究;五、奴隶种植园、"再版农奴制"庄园及东亚经济转型;六、美国崛起、高科技与全球化。论文选题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三大基本学派的区别问题、社会经济生活商品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关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俞政 《史学月刊》2003,(8):54-59
严复的社会起源说总共包括三部分,即君主起源说、求存合群说,“群肇于家”说。前者配合维新运动,否定君权神授,具有积极意义。次者探索初民合群的动机,后者阐明家庭是社会的起点,各有合理成分。但在实际上,前者和后者并不一致。前者是西方契约理论影响下的产物,而后者却是冲破契约理论的锐利武器。总之,严复的社会起源说与他对西方契约理论的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视角、新观点──评《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徐祥生欧洲和整个世界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是当代国际史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沈汉和王建娥两同志合著的《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形态学的考察》(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相似文献   

15.
袁荳 《神州》2014,(3):30-30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民族形象的代表,其动作简单生动,即能形象的反映土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又带有浓厚的地域舞蹈色彩,舞曲节奏鲜明,动作简单易学。对于动作特点的分析主要从土家摆手舞的历史和动作起源、基本动作特点和表演形式动作特点三个方面了解摆手舞的特点,了解摆手舞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大众性质。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若干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陷阱:一是承认欧美社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还将继续出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却在主观上设计避免在中国出现同样性质的阶级斗争;另一是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割裂的。从认识论来说,承认欧洲的阶级斗争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主观上要去防止中国资本主义过程中产生阶级斗争,则是唯心主义的。从孙中山主观上防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阶级斗争看,他在阶级斗争认识论上是二元论。他在民生观上也体现了这种二元论,唯心主义色彩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文化与文明>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3篇论文,分别代表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三个过程.其目的是通过探索文明的起源来研究文献以前的历史.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宏观上描述了中原地区原始文化与辽西地区原始文化的发展交往,迸发文明"火花";并围绕陶寺文化的形成及对后来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三阶段的思想,为创建他的学说体系,即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阶段的三部曲和发展模式的三类型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即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 对英国乡村中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研究,过去往往偏重于圈地运动和租地农场的兴起,而对乡村工商业与英国早期近代化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则重视不够。本文拟以15至17世纪英国乡村工商业的发展为主线,探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其早期近代化道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不同意美国学者关于美国史学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并认为班克拉夫特是美国史学史发展第一阶段最杰出的代表。班克拉夫特从当时欧洲文化中汲取了两大精华: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浪漫主义,前者主要取自德意志,后者主要取自英法。他鉴别吸收欧洲史学方法和理论,是以新英格兰精神,即资本主义精神为依据的。他的宗教信仰是惟一神论(清教),思想走向是扩张主义使命观,治史目的是为年轻的共和国呐喊。这既是他史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他受后人推崇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酋邦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酋邦之概念自从美国学者奥伯格(K.Oberg)于1955年根据他对中美洲低地土著社会的民族学研究提出酋邦(chiefdom)这一概念以来,酋邦迅速成为原始社会演变、社会复杂化机制和国家起源的重要研究领域。70年代以降,酋邦进而成为国家和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要对象,并被剑桥大学的柯林·伦弗鲁(C.Renfrew)称为史前研究的“新概念”。自50年代以来,对酋邦这一概念及其社会形态的探讨主要是在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三个领域里进行的,并在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美国人类学家弗里德(M.Fried)从人类学理论上给酋邦社会所下的定义被大部分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