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8月,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召开。开幕式上,当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历史学家阿维耶勒夫人介绍第一次在国际大会上亮相的中国代表团后。大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一位神采奕奕的东方老人健步登上讲坛。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史学代表团团长、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2015年8月在中国山东济南召开,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同时也是首次在亚洲举行。这次盛会的成功中办,凝聚着中国几代史学家的努力与心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能够在中国举行,标志着中国史学界与国际史学界交流的日益深入,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历史学在全球影响的不断扩大。本刊特约请国内外学者,围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与发展、第22届大会的申办与筹备、中国世界史研究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主题提  相似文献   

3.
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80年8月10日至17日在布加勒斯特召开。参加大会的国家有67个,代表约2,600多人。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在团长、考古所所长夏鼐教授和副团长、世界历史所所长刘思慕教授的率领下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中国历史学家第一次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共13人,其中来自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的7人,大学3人、军事科学院3人。  相似文献   

4.
1983年8月,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召开。开幕式上,当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历史学家阿维耶勒夫人介绍第一次在国际大会上亮相的中国代表团后,大历盛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一位神采奕奕的东方老人健步登上讲坛。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要员(院士)、中国史学代表团团长、名历史学有刘大阜。  相似文献   

5.
钱乘旦 《史学月刊》2001,(2):145-150
2000年8月6—13日,我随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奥斯陆举行的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应《史学月刊》编辑部的要求,我把对这次大会的印象记录下来,以向国内史学界同仁汇报。 一概况 国际历史学科大会是由“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Sciences)主办的,每五年一次。本次大会由挪威历史学会承办,是第十九次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是一个世界性学术组织,在历史学界有比较大的权威性。该组织在1898年举办第一次大会,1926年在日内…  相似文献   

6.
德国社会史研究的今昔——德国社会史学家科卡访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8月 31日 ,笔者受《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编辑部的委托 ,在柏林访问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于尔根·科卡教授。于尔根·科卡 (J櫣rgenKocka)出生于 1941年 ,曾先后在德国马堡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美国查珀尔希尔大学学习历史与政治学。他在1973—1988年间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 ,自 1988年以来在柏林自由大学任历史学教授。科卡是联邦德国社会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国际史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0 0 0年 8月在奥斯洛举行的第 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 ,于尔根·科卡被选为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下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学界第六次代表大会于9月15日—18日在扬州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学会负责人、著名历史学家以及近一二十年来涌现的史学新秀共150余人出席大会,江苏省和扬州市的领导也莅临大会。这次规模宏大的中国史学界盛会,是由中国史学会主...  相似文献   

8.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于2000年8月6日至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这届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历史和历史学家经历的20世纪》。根据大会秘书处发布的会议通告,大会讨论的学术内容,有3大课题、20个专题、25个小组讨论会(圆桌会议)题目。以下是48项...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一战"、"二战"期间停办,迄今已举办21届,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历史学国际盛会。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召开,由中国历史学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这一盛会吸引了全世界数千历史研究者参加,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议质量,更充分促进学术交流,大会创新性地在济南、聊城、青岛、淄博、泰安、济宁等地分设会场,分主课进行探讨。8月27日至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淄博卫星会议在山  相似文献   

10.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3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中国史学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千年史学盛会。参加会议的有1800多人,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卡尔·迪特里希·埃德曼著,山东大学课题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基于大量的研究,本书将以1898年第一届海牙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起点,至2000年第十九届奥斯陆大会为结束,重现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同时,本书也会讲述国际历史学委员会的故事。国际历史学委员会是一个由历史学家组成的世界组织,192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目前拥有54个国家委员会和来自全球的28个国际附属机构。卡尔·迪特里希·埃尔德曼作为委  相似文献   

12.
《史学月刊》是建国后创办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在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被中国代表团列为我国七大史学刊物之一,唯一的一家省级刊物,1988年又被“国际图联”收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为了庆祝创刊四十周年,河南大学于3月15日举行  相似文献   

13.
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85年8月25日至9月1日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市举行。中国史学会第一次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团体会员身份派出由十八人组成的学者代表团出席了大会。我们作为中国学者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大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大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感到,大会的学术活动有很多特点,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针对史学的现状及历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于史学品格与历史学家使命的高度,阐释了自己独到的历史观。他认为,史学只有保持独立的科学品格,才能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用;史学家只有保持独立的学者人格,达致“通识”与“圆融”的境界,才能表达对人类历史乃至宇宙生命的终极诉求;中国史学只有在研究视域、研究手段、研究团队等方面全球化、国际化,才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23—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大会云集了来自76个国家的2077名史学研究者,创下了实到参会人数和国家数的新纪录,这也说明了此次大会在国际上的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这次历史科学的盛会上,关于西方古代世界的相关讨论见于诸多主题会议、专题会议、联合会议和附属组织会议等。如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主题会议"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书写情感的历史"和"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专题会议"现代讨论中的古代晚期",联合会议"自然灾害史料编纂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正>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的世纪。人们对19世纪史学极尽赞美,并不是因为它已经竭尽历史研究、历史认识的真理。19世纪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史学在这一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具有完备形态的科学,为20世纪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现实道路。20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李剑鸣详细探讨了19世纪末以来欧美史学的引入对中国史学传统的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中国史学家的“话语权焦虑”。((1)) 这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当代其他非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们是如何撰写历史,特别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历史,考察他们是否也和我们的历史学家们一样面临话语权焦虑问题。不过,恰如当代著名印度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尔在一篇纪念《经济和政治周刊》创办人萨钦·乔杜里(Sachin Chaudhuri)的文章中指出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率领的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了2010年8月22日至2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来自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500多名历史学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与会学者围绕帝国的衰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史学界的一件盛事!中国人曾经撰写了大量的史书,也编纂过许多与史学有关的丛书、类书和其他工具书,研究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比其他国家早得多,可是,并没有产生过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适用的国史大辞典,更谈不上编纂科学的、专业性很强的史学史辞典,直到《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出版,才算有了我国第一部新型的史学史专业工具书。已故史学家、大辞典前总编郑天挺教授生前在一次筹组大辞典编纂委  相似文献   

20.
一2013年7月,笔者参加了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召开的“历史理论与历史哲学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也是“国际历史理论网络”的第一次大会。“国际历史理论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s for Tlieoiy of Hissy,INTH)2012年由根特大学的几位青年学者成立,该组织虽然新成立不久,但发展势头强劲,聚集了世界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历史理论、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的专家,迄今已经举办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四次研讨会计划于2020年在墨西哥的普埃布拉自治大学召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