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代以来中国古史学界发展出若干研究出土或传世文书的新学问,时代涵盖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学问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但却并没有形成和建立起自己的"古文书学"。20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些研究甲骨文金文、秦汉简牍、敦煌吐鲁番文书、黑水城文书、徽州文书的年轻学者倡导下,成立了"古文书研究班"。到2012年,召开了第一届"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标志着"中国古文书学"正式成立。"中国古文书学"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年。在5年的实践中,我们对有关"中国古文书学"的成立背景、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性质和特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6月25—27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与会80余位学者提交了60余篇论文,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和文学等方面。本次会议具有如下特色。一、拓展历史文献的范围。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均得到充分运用。黄正建《"中国古文书学"概说》探讨了中国古文书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现状,倡导建立"中  相似文献   

3.
正序言与中国史学不同,日本史学的核心研究方法是古文书学。作为日本史古典派的"古文书学"中存在史料"三分法"的概念,石井进将其分为以下三类(石井进:《"史料论"まえがき》,《岩波讲座日本历史别卷2》,岩波书店,1976年)。1.文书:用于表示发出者向接受者表达某种意愿而书写的文本(古文书学);2.记录:记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古文书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30_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等20余个学术单位的6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就中国古文书学的理论建设、资料发现、具体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中国古文书研究班”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于2013年11月1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是继2012年6月份举办首届“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中国古文书学专题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文本识读与历史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和院校的6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代历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文书这种原始资料的重视。1681年,被誉为"历史考证学之父"的法国学者马比荣(Jean Mabillon,或译"马比昂")撰写了《古文书学》(De re diplomatica,有的学者译作"古文献学",如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提出系统考订古代文书的一系列方法与原则,推动了古文书学的建立,为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的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中心、徽学研究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35位学者围绕中国古代官文书学的界定与分类、官文书的实际应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在中国古代史学界,甲骨文、简牍、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徽州文书等出土或传世文书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形成了"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明清)档案学"、"徽学"等学科。然而,这些学科受限于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及存在形态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的概念与分类标准,始终缺乏一个能够将作为原始文献的古文书与一般编纂的典籍文献区分开来,进而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古文书内在特点的理论体系。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历史学、文献学、档案学等既有学科的相关研究基础之上,参考国外古文书学的理论与经验,建立起跨断代的、涵盖公私文书研究的"中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中国古文书研究班”承办的“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于2012年6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宗教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图书馆、美国达慕思大学等研究院校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世征 《文物》2012,(7):92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抒发审美感受的独特工具,中国书法理论则是这门艺术的内核与根基,因此认真研读古代书法理论,汲取、发扬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实践,当是新时期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本书选择了汉至清末的历代传统名篇33篇,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方面,概括其基本的书学主张,体现了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和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目录学著作对书学著作的著录随着书学文献的不断丰富而发展。论文分析了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历代目录学著作对书学著作的著录情况,勾勒出我国古代书学的发展概况,并力图揭示其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风 《安徽史学》2015,(4):5-12
很早以来,中国人就通过订立契约来处理各种社会经济关系,契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契约形制与语言的变化,说明了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讨论了契约的发现与契约的研究史,提出利用古文书学的方法,对于契约展开长时段、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将会是今后中国古代契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学消亡,其所述历史"神话"被否定,经学作为史料寄身于史学门下。按照中国学术"古今之变"的这一大线索来看,章太炎的"六经皆史"说对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转型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意义。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后世学者基本上按照这一线索将章太炎以"六经皆史"为要义的"古文经学"进行一分为二的评说:一方面肯定章太炎破除由经见道、通经致用的经学思维,将"六经"历史文献化,使儒家六经从神圣宝典下降到了古史资料地位。另一方面,又批评其"六经皆史"之说终未能脱离儒家经学的羁绊,仍为尊经崇圣的观念所困。这样一种以"传统/现代"为框架的二分法往往使我们忽略章太炎"古文经学"形成发展的内在轨迹和自身意图,从而造成对章太炎学术思想的割裂和简化。章太炎的《春秋》、《左传》学是其"古文经学"的主干,最能表现其"古文经学"形成发展的内在自身的思想轨迹。本文试图追迹章氏《春秋》学的变化发展,并以《春秋》学为中心,考察其"六经皆史"说的本意,提示其中值得重新审视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介绍了诸书家的风格、特长,指出晋字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初唐书论,最重要的是孙过庭的《书谱》。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揭示出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实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县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这里,着重介绍《书谱》对书法艺术“表情”本质的揭示与阐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传抄古文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一些疑难形体的释读需直接依靠传抄古文。同样道理,考古资料对古文研究亦有很大作用,本文利用考古所得古文字资料分别考释了"也"、"塗"、"川"、"矢"等字的古文,并解决了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历传东汉蔡邕曾在嵩山石洞学书三年 ,悟出了书法的真谛 ,以《笔论》、《九势》及《篆书势》(含隶书势 )三篇著作 ,第一个在理论上把中国将以毛笔书写的汉字上升为艺术 ,全面地开创了书学理论体系 ,奠定了后来书学理论的基础 ,是中国书学界理论长河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8.
简论康有为的书学维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 《岭南文史》2001,(2):17-19
康有为不仅是近代政治改革家、学者.还是很有影响的书学家和书法家。他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中国书学史上颇具体系、深寓创见的巨碑,将之拟为书学的《文心雕龙》也不为过。“是书于字学之源流正变,鳌然明晰,所论穿穴入微,多惊心动魄之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有为的书学理论贯注着强烈的维新精神,这与他在学术上力主今文经学的经世观念与在政治上寻求变法改良的改革精神是互为一体,一以贯之的。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82年第1期刊登的《山东高唐金代虞寅墓发掘简报》将所出墓志盖上的文字定为"女真文篆字",其实这是唐、宋时一度流行的"古文"。郭忠恕的《汗简》、夏竦的《古文四声韵》都是集录"古文"的字书。今将《古文四声韵》中的"古文"同虞寅墓志盖文对照如下:  相似文献   

20.
“门”的繁体字是“門”.为了字型的匀称和变化,书家往往在右边门下面带上一钩.谁知竟有人为了这一钩送了性命.那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事.京城里有座学府,重新修茸了“集贤门”,需要题写匾额.“书学大家”詹希原的大字被称为“国朝第一”,“集贤门”的匾额自然也非他莫属.詹希原在题写时,照例又在右边门下带上一钩.一日,朱元璋出巡到“集贤门”,抬头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