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甬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代,是交通事业取得突出进步且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的重要阶段。秦汉帝国对于交通道路的经营为交通运输的空前发展提供了条件良好的运输线路。当时除著名的宽广通达的驰道和由关中直达北边的直道而外,又有“阁道”、“复道”、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亭”,是研究秦汉时期地方组织机构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亭”的来源、性质及其作用等,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探讨于后。  相似文献   

3.
汉代文献中常见的"平贾"是由汉代市署机构基于时价制定的一种官定价格,其由各郡的市署机构制定,并在本郡范围内发挥效力。"平贾"的制定周期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缩短,汉初每年的"十月平贾",新莽一季度一修订,东汉则出现了"月平"。"平贾"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商业领域,"平贾"是官私交易中的主导价格,政府会利用"平贾"对民间商品价格进行干预;"平贾"也广泛用于政府财政统计与货币折算以及司法案件中的量刑与赔偿。  相似文献   

4.
秦汉“长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汉四百多年时间中 ,“长吏”的含义有过变化 :秦及西汉时期大致指县令长、丞尉等县级官吏 ,但西汉有时也仅指县令长 ;到东汉时期则转为郡国守相和县令长等地方行政首长 ,而不及其佐官。秦及西汉时期 ,“长吏”还没有完全专有名词化 ,故还有用作“大吏”和“上级官吏”之意 ,到东汉则基本为地方治民长官专用了。而都官长丞和侯家丞自始至终没有被包含在长吏的含义内。这从尹湾汉简所载东海郡县长吏和都官长丞、侯家丞的迁转差异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秦汉简牍中的"居县",通常被认为指当事人当时所在的县。通过对有关记载、特别是新出土资料的辨析可见,"居县"其实是指当事人家乡之县。这个问题的厘清,有助于相关律令、文书文本的解读,并对秦汉名籍管理及相关制度取得更多的了解。兹不揣浅陋,试作论述。在秦汉简牍中,"居县"一词始见于云梦睡虎地秦简,凡三条:  相似文献   

6.
秦汉军中设有"司空"之职,负责行军宿营和攻城、守城作战中的土工作业以及对犯法吏卒的拘禁和审判。战国后期至汉初,此类官职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务部门的"司空"兼任,平时办公,战时随军出征。这是西周春秋大臣身兼民政和军务的延续,也是上古政治及官制重要特点的遗存。战国以降,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逐步确立,施行文武分职。作战部队中的"司空"也逐渐脱离了军政不分的状态,西汉中叶以后改称"军司空"、"军中司空"、"营军司空"等,成为专职军官。东汉以后,军队中的"司空"组织不再见于记载。  相似文献   

7.
秦汉“复道”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汉史籍多处说到“复道”,秦始皇大治宫室,曾“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又“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西汉长安“桂宫周匝十里,内有复道,潢北渡,两至神明台”,“北宫有紫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收"是一种将特定罪犯的子女、妻子、奴婢等没收入官府从事劳役的制度,因此产生的群体被称作"收人"。"收"与"相坐"具有相似的表征,但二者实为性质不同的两种制度。作为官奴婢的"收人"与刑徒隶臣妾的法律地位近似,且与出土简牍中多见的"罪人"同是暂时性、过渡性的概称。伴随法律程序的推进,"收人"存在恢复庶人身份、被出卖为奴婢、入计为隶臣妾三种可能的身份转变。依据现有材料可推知,"收人"在秦汉诉讼程序中的存续时间段是"告"、"论"之间。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史书中有不少关于夜作的记载,大略包含官府驱民劳作,中家以上民户使用私家奴隶劳作,民间的农耕劳作及在农业生产之余自发从事的畜牧业、手工业、副业生产活动,如纺绩、饮食加工等。在夜作过程中,当时主要依靠星、月等天然发光体解决照明问题,有时也要使用灯烛。农耕之余进行的民间夜作遵循一定的时令,多在冬季进行。夜作这一劳动形式的出现,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女子夜绩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10.
“遣策”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古籍中并无“遣策”一词。《辞源》和《辞海》中也没有这个词条。1954年,长沙仰天湖25号墓所出竹简在北京展出期间,叶恭绰先生经过初步研究认为“策中所书名物,大抵皆金属、丝属,其为赠赠遣送之物,无可疑者,因断此项竹简,当即仪礼中之遣策,以覆湘友,皆以为然。”发掘报告中遂称之为“遣策”。此后多沿袭这一名称,把这种记载随葬品的竹木简称为“遣策”。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物周刊》2014,(6):52-55
曾有人说过,士兵和性工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职业,也是最富争议的两个职业。世界各地的性工作者,究竟是在怎样的氛围里工作?  相似文献   

12.
秦汉番禺的南海交通史,从目前已知的古文献记载看,还是空白。但有论者从引述古籍的某些记述对秦汉南海交通作出一些推论。较常见的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美关系正常化45周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秦汉文明展”将于2017年3月27日至7月16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该展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继2004年举办《走向盛唐》和2010年举办《中国元代艺术展》大型展览之后又一次国际文化盛典,亦将是2017年全美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中国文化艺术展览。2016年6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美人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时代位于咸阳与秦东门交通线上的彭城,是秦始皇出行线路上的枢纽性坐标。彭城是徐州治县。秦汉之际,因楚怀王以彭城作为指挥中心,其重要的交通地位更得以显现。于是有楚人起彭城,乘利席卷,威震天下之说。项羽都彭城,是有战略眼光的决策。彭城在两汉交通体系中地位重要。从大彭城的视角看,这里是三辅、三河正东方向的另一经济文化重心。彭城地当东方海岸线中点位置,东海郡武库的规模可以说明其战略意义。在内河水运交通及海路交通系统中,彭城也占据重要的战略坐标点。东汉末期若干强势军阀集团的徐州共争,也说明彭城交通地位的优越。  相似文献   

15.
论秦汉简牍中的“稗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虎地秦简中的"稗官"指官啬夫的佐、史、士吏等职官,地位在令史以下,龙岗秦简中的"稗官"可能指乡啬夫或其属吏,汉简中的"都官之稗官"俸禄为一百六十石,大致与官啬夫、乡啬夫相当。且"稗官"之"稗"在秦汉皆含有"别"的义素,因"别"而产生"小"的意义,"稗官"的使用与秦汉简帛文献"从大数到小数"的称数法有关,这种称数法在汉代之后近于消失,是"稗官"一词不再使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汉书·食货志下》:“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师古注云:“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汉承秦制,只是黄金以斤易溢。即《史记·平準书·集解》引臣讃所云:“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不论《史记》、《汉书》或汉唐时的注家都很明确地指出,秦汉时黄金被法定为“上币”,从珠玉龟贝银锡  相似文献   

17.
成祖明 《历史研究》2012,(4):134-143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是汉代学术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件,其时间问题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争论主要围绕建元元年(前140)、元光元年(前134)和元朔五年(前124)展开。①因诸说都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遂引发了关于"天人三策"真伪的质疑。②然综观以往研究,一个明显的缺憾是诏策贤良文学制度作为董仲舒对策的制度背景,鲜有学者论及。  相似文献   

18.
王子今 《文博》2015,(2):25-31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遣策所列"男子明童"中可见"马竖"称谓。"马竖"身份应与服务于墓主的以养马驯马的僮仆有关。"竖"则作为指称未成年人称谓用字,在秦汉社会比较普及。"竖"又用作成年人贬称。相关现象,有益于说明当时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克强将中非关系置于亚非复兴的背景下,称二者“是文明互鉴的关系”——对国家和文明主体性的强调,贴合了非洲大陆的历史经验,正延续为一种成熟的外交姿态。1964年元旦前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为的是打破外交孤立,寻求非洲新兴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现在一些战国至汉代的墓葬中常和随葬品伴出有一种用竹木片作为记录材料的、写了墓中随葬品名称、数量等内容的清单。它用两种形式记录,或是编联的竹木简,或是单一的木方。它们的名称,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已认定就是“遣策”和“赗方”。然而,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所论,不当之处,敬请大家给予指正。遣策是什么样子?可以说在解放初仰天湖楚简发现以前,一直是不甚了了的,比如清朝有名的学者徐乾学的《读礼通考卷九十七·丧具》里所附的“遣策图”,就是凭想象杜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