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文从"华侨文学""华人文学""华族文学"三个阶段,梳理了菲律宾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蕴含的文化认同进行分析,并从中透视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的嬗变。菲律宾华人的称谓经历了从"华侨"、"华人"到"华族"的历史演变,这是菲律宾华人从移民群体向定居群体转化的结果,也是其客观社会身份和主观认同变化的结果。20世纪以来,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嬗变过程,由"地域乡愁"转到"文化中国",直至"文化融合"。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菲律宾华人的文化认同仍然处于演变与形塑的过程中,其文化认同的后续嬗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荷兰华人后代佛教徒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宗教信仰方面如何对融入当地社会和保持祖籍文化认同进行选择与平衡。结果显示,在融入和认同方面,华人后代(或称华人第二代、华二代)是一个特殊群体。与其说他们传承了具有族群特色的中国佛教,不如说他们选择了佛教这个世界性宗教下的大乘佛教。荷兰华人后代的佛教信仰是个积极的选择和建构过程。他们融入荷兰社会的事实,促使他们在宗教实践中淡化族群文化特色,以本土联系为导向,扎根荷兰本土,推动全球性佛教文化的建构。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叠合身份认同模式:荷兰人认同和佛教徒认同为主;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的分离;族群认同相对弱化、全球组织成员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侨情的深刻巨变,华侨华人的认同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的发展激发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论文认为,除了中国的发展这一宏观背景外,全球"汉语热"及华文教育的复兴与发展、侨务部门开展的中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居住国对华人贡献的肯定等因素,都推动了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论文提出,海外华裔的文化认同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如何增强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的中华文化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侨华人二三代已成为神户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他们虽有归化的倾向 ,他们的文化认同虽呈多元化 ,但是 ,他们仍然有中国人意识 ,主要认同中华文化。而且 ,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年轻的并不比年长的明显减弱。认为华侨华人二三代已经认同所在国文化的说法应当仍有商榷的余地。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认同中华文化的原因很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日本社会的歧视或不平等对待。该原因在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  相似文献   

5.
论文利用巴斯的族群边界维持理论分析了华人族群性的多个层面,并从原生性华人族群性、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语言和风俗习惯、民族主义等方面,考察了印尼华人不同层面族群性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印尼华人族群性的行为体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21世纪后,印尼华人族群性的复苏,不仅是华人被压抑的族群认同的外在表现,更是华人追求享有与其他族群平等权利的重要体现。这种"再华化",与20世纪初以中国为中心、视中国为自己归属的"再华化"有本质区别。现在大多数印尼华人都已加入印尼国籍或出生于当地,在政治上认同印尼。华人文化的复苏和华人意识的觉醒,是为了凸显华人与其他族群的边界,表明华人族群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诉求。其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在印尼生存发展,而不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再华化"。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40年中,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已在不同程度上适应并融合于他们的居住国社会。然而,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仍在怀疑它们的华裔公民多半首先是华人,其次才是忠诚的公民。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同化被认为充其量也只  相似文献   

7.
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经过世代繁衍生息,逐步融合于当地社会。但各国、各地华人的融合程度、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保留程度、对本民族的认同程度等是大不相同的,马来西亚华人形成了较成熟的华族。本文认为: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着该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存在下去,只有从整体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持而言,民族母语教育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8.
政治认同不仅包括国家认同,而且包括对政府与统治者的认同,把加入国籍看作是政治认同的唯一标志是一种不完善的认识。影响政治认同的因素复杂多样,涉及到认同动机、过程,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认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关键原因在于其认同动机的复杂性和过程的艰难性,而且对华人而言,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受到一定怀疑。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传承华人身份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情感纽带。论文指出,自1896年起,作为华人民族性的重要表征,庆祝春节已成为纽芬兰华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当地社区所关注。在庆祝春节过程中,纽芬兰华人不断重新认识、理解和定义自我的族群身份,通过各种文化实践,应对和适应变化中的北美社会和历史语境,创造性地将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和所处地方社会的现实经验进行改造和融合,构建了既尊重传统又反映现实的属于主体自身的文化意识和身份认同。论文认为,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融合所形成新的文化样态,是建构跨越种族、民族和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石,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族裔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客观反映马来西亚华人在语言和认同等领域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基本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吧巴和诗巫等地的华人认同情况.在语言方面,华人子弟在小学阶段大致打好华语基础,同时保持华人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华语和华人方言的使用占优势,但在商业和职业范围,马来语和英语的使用率有所增加.经济生活方面,华人发扬了传统的奋斗精神,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认同方面,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远远高于对中国等其它对象的认同.结果显示:华人既保持华人性而又能动地适应国民规范;华人以民族语言维持传统文化的族群社会功能,扮演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形成了本身的"华人文化圈"并进一步孕育着华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东南亚至少有15个郑和寺庙和近30个有关郑和的传说。它们反映了早期南洋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与当地妇女的通婚、华侨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的桥梁作用。东南亚华人纪念郑和活动的特点是“四个结合”,即将纪念郑和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定居国文化相结合,与宣扬祖籍国和定居国的友好关系相结合,与发扬华人创业精神相结合以及与争取华族正当权益、促进族群和睦、繁荣当地经济相结合。虽然郑和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但海外对郑和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因此,在海外全面、深入地介绍郑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现有关于华人跨国网络的研究,为我们描绘了华人网络的三张面孔,即作为“文化载体”、“社会纽带”和“经济圈”的华人网络。本文从空间的角度,对以上研究进行了补充。它以香港及其邻近的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移民经验为依据,在检讨了滨下武志、王赓武和和斯金纳等人有关中国社会经济地理、文化中心和市场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东南亚华人网络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国际大都会为中心,形成了“去中心”、“多层次”和“多维度”的钻石型网络结构。在该模型中,华人网络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面向获得了互动和统一。若干类似的子网络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全球华人网络的宏观地域系统。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宜兴外销茶壶应市场需求,销往东南亚及欧洲。销往东南亚的茶壶应不同文化传统而发展其当地特色,也反映了华人在东南亚之饮茶文化;销往欧洲的茶壶,风格大异于内销茶壶,且促成了欧洲瓷器的创制。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信仰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又对文化适应的其他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 ,不能不研究他们的宗教信仰。本文分析三种类型的宗教信仰者的文化适应情况 ,他们分别是 :华人穆斯林、华人基督徒、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笔者发现 ,三种类型的宗教信仰者 ,其文化适应的方向是大相径庭的 :华人穆斯林文化适应的方向是本土化 ,华人基督徒文化适应的方向是西方化 ,华人传统宗教信仰者文化适应的方向是中华化。东南亚华人如果要保持中华文化 ,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提倡信仰华人传统宗教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宋蕴璞《南洋英属海峡殖民地志略》一书为主要研究材料、槟榔屿华人移民社会中的华人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宋蕴璞笔下二十世纪初期的槟榔屿华人及其中的知识分子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在发起、推动和参与建设学校、发起书报社、筹办报馆、参与社团等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及他们漂泊海外的情感归依进行了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6.
印尼的五月骚乱突出了东南亚华人问题。反华排华一直是东南亚的普遍性现象。导致东南亚地区华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受冷战格局和所在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东南亚的华人问题,华人本身、所在国、中国及国际社会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南亚华侨问题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中美对抗格局的形成,使原已存在的东南亚华侨问题更加复杂。美国旋即从遏制中国的角度介入该问题,并制定了详尽的政策。例如,鼓励台湾当局争取华侨支持;排斥中国在华侨教育中的影响;鼓吹“中国威胁论”,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充分发挥香港在华侨政策中的独特作用;等等。1960年,美国又根据形势发展,调整了它对东南亚华侨的政策。但是,不管美国的政策如何变化,其遏制中国的基本目标却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8.

Locally made ceramics from Islamic sites in Ethiopia have been neglected in most archaeological studies, which tend to privilege imported Middle Eastern and Chinese/Southeast Asian ceramics. An assemblage of the local ceramics from the important trading site of Harlaa, in eastern Ethiopia (mid-six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AD), is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The study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these ceramics as chronological markers, and for understanding regional and long-distance contacts, cultural innovations, processes of Islamization, and foodways.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Dai ethnic minority in Dehong Prefecture, 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southern China and Myanmar.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include: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built forms, identifying the hybridization of ideal Dai pattern-built forms in Southeast Asia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 Chinese, and discussing the continuity and change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The field methods include a physical survey of 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Dai living as rice farmers in lowland geographies,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hous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local informants about the dynamics of changes under socio-political constraints in China. Th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and knowledge about 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architecture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 base of Southeast Asia is relatively modest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vertheless, Chinese energy and mining companies have been investing heavily in the region over recent years, in comparison with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state-backed companies from other Asian countries. This paper applies a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field of business studies to analyze why the scale of China’s eng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has become so great and how the motivations vary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ergy and resource industries. The motivations for these activities reflect a mix of corporate and state objectives. Corporate objectives include securing energy or resource supply chains, increasing or diversifying their asset base, and enhancing their profits or market share. The motiv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range from straightforward support of the companies for the purpose of industrial strategy and security of resource supply, to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nd regional strategic positioning.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s of the oil and gas, hydropower, and mining industries arise from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f each market, both within China and globally. Southeast Asia has the twin advantages of geographic and apparent cultural proximity to China. Nevertheless, inexperience and a desire to catch up with their international peers have resulted in companies applying low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in some high profile projects. The subsequent disputes, together with the current low level of resource prices, may constrain the further growth of Chinese investment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