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冯允 《环球人物》2013,(14):74-75
一位老人为防儿子,把房产证拴在腰上整整6年上午9点,北京西城区西郊民巷73号门前,延伸出一条长长的队伍,排队的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在等待着进入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处进行遗嘱登记。自今年3月21日,中国首个公益遗嘱库——中华遗嘱库在北京启动试点以来,这个一向安静的小门小院就  相似文献   

2.
周苍柏(1888~1970年)系中国第一代银行家。曾任湖北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副主席。周小燕,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大师。此稿写于1985年。我父亲周苍柏去世15周年了。15年来,我深深地怀念着他。虽然他曾经是银行界实力人物,可他身后没有留给我什么财产。他留在我记忆中的,是他那颗热烈纯真的爱国忧民之心,是他那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3.
5月24日,父亲去世一周年,母亲去世是在5年前的9月11日。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我去看望姑妈和舅舅,他们是父母那辈还健在的亲人。姑妈姑爷两个88岁的老人住一间约15平米的小屋。83岁的舅舅起居条件宽松得多,却是出租屋。他们高寿且生活能基本自理,除了严谨的生活规律和子女牵挂,更是一种在平淡与清静中修练的福祉。  相似文献   

4.
5.
历久弥新的记忆——写在敬爱的父亲薄一波百年诞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小莹 《百年潮》2008,(10):23-31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我始终未能接受爸爸已经远离的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总想向他老人家叙说;读书看报时,遇到他关心的新闻报道或他感兴趣的文章,也总是习惯性地想要留下,准备讲给他老人家听。爸爸的音容犹在眼前,对我们的教诲也言犹在耳,但是,我总感到倾自己之全力,即便只是再现我们子女眼中的爸爸,也是难以做到的,也许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仅记录下一些往事的片断,以表达我无尽的怀念。  相似文献   

6.
李本  孙善国 《黑龙江史志》2013,(15):329-330
2001年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该法第八条和第十三条规定了遗嘱信托制度,这标志着我国遗嘱信托制度在立法层面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惜的是,该法关于遗嘱信托制度的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笼统和抽象,甚至有些条文和其他法律存在逻辑上的冲突,因此很难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遗嘱信托成立要件问题、遗嘱信托生效要件问题、遗嘱信托存续时间问题、信托财产权属不明确问题、遗嘱信托缺乏税法设计问题、受托人和受益人权利义务问题和特留份问题,本文就结合国内外理论和立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几条拙见,以期有利于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闫晗 《南方人物周刊》2011,(13):102-102
U2的波诺说,少年时期,父亲总是试图把他扫地出门。波诺17岁开始玩朋克摇滚,回家晚,他父亲常会“端着重武器在楼梯上等着”。某次,波诺和人吵架,那帮人用纸巾包着鸡蛋砸他家的车。他爹拿着武器冲出来——看到这里,我才知道“重武器”原来不过是一根铁棒。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意志     
2012年10月19日,我的父亲陈加云以86岁高龄去世,他死于胃癌并扩散到肝癌……癌中非常凶险而又有剧痛的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9月上旬发现胃癌到老人家去世,他竟没有叫一声痛,甚至没有哼一声,我至今无法想象那时他的痛苦。我跟一位战友谈及此事,战友感慨地说:你爸爸有钢铁般的意志!  相似文献   

9.
习远平 《百年潮》2013,(11):16-21
父亲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品格     
2002年夏季,与任何夏季没什么两样,可它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因为我亲爱的父亲就是在这个夏季走完了他平凡和充满激情的一生。5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断萦绕在我的眼前,给我带来太多、太多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账本     
在父亲斑驳的书柜里,一直珍藏着一撂撂账本。里面记录着父亲漂泊异乡17年勤耕苦做的难忘经历,是我们一家矢志不移艰苦奋斗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     
严谨 《南京史志》2014,(5):19-19
我认识他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我和他展开了无数次“腥风血雨”的战争。他生气的时候总是用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眼神审视我;他最生气的时候会用最无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罚跪”让我三思: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跪过三次,比起弟弟小错大错不断跪过的次数,我真是庆幸自己犯过的错可谓屈指可数:然而每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数学在重要的考试中挂彩了。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亲万里是个健康老人,年已85岁,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气色很好,真可谓鹤发童颜,他走起路来从不用拐杖,也不用人搀扶,而且走得很快。前几年外出参观访问,日程安排很紧,警卫秘书都觉得累,但父亲却少见倦态。他脑子清晰,许多事情都过目不忘,至今读书看报看电视都不戴老花眼镜。和别人谈话时,他总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一语中的,虽不能说妙语连珠,却不乏幽默和风趣。  相似文献   

14.
我必须在孩子出生前,为他起名。这样,第一眼见到他时,才知道怎样呼喊他。如果你只笼统叫一声“儿啊,乖乖”,整个病房的人都会转过头,略带嗔意地问,“谁叫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我受老爷子影响最深的,一是喜欢简单的生活,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一些人”我们家老爷子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我从小就住在北三环西路。除了上学,生活基本上就局限在院内。5岁开始踢球,除了训练,很少有时间能够出这个院。  相似文献   

16.
秦邦宪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而提起他的俄文名字博古,大家就较为熟悉了。  相似文献   

17.
快,快,快……吃大锅饭的岁月里,我的父亲担任着生产队长,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用这句响亮的口头禅,督促着、提醒着、鼓动着那些社员们。  相似文献   

18.
在故宫“景仁榜”1964年的捐献名录里,有一个不被大家熟识的名字——尹润生。遗憾的是,在2005年故宫博物院编写的《捐献铭记》一书中,除了这个名字,却再找不到这位当年的藏墨大家尹润生所捐赠的数百件墨品中的任何一件。  相似文献   

19.
文远 《丝绸之路》2014,(23):22-25
2013年深秋,夕阳的余晖下,有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如雕塑一般,伫立秋风中。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了沧桑,流水般的岁月无情地在他那绛紫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痕。已是90岁高龄的他,目光依然深邃,神情专注地凝望着远方。  相似文献   

20.
父亲走之前,他的妻打电话给我。我和外婆赶去医院看他,他已经说不出话了,着急地舞着手。他的妻明白他的意思,忙去买来纸和笔给他写字,可他只能写下一堆连笔划都算不上的线条。他的妻眼泪扑簌簌落下,昨天还能写,今天就连字也写不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