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最早是在本世纪初由日文译成中文传入我国的,到了20年代,则被大量地直接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一百多年前,年仅20岁的泰戈尔面对英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鸦片,并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的罪行而怒发冲冠,他在《婆罗蒂》杂志发表著名论文《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译《在中国的死亡贸易》),文中说:“英国坐在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胸脯上,把病菌似的毒品一点一滴注入他健全的肌体和灵魂,推着他走向死亡。出售毁灭一方获取暴利,另一方损…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3,(12):48-48
(伦敦)孟却斯德《保卫报》登载一文,论中国麻醉品问题,谓“鸦片与其所提炼之麻醉品,目前制造中心乃在沈阳,及其他伪满洲城市、冀东以及天津之日本租界等地。其在天津日本租界内,均有出售,且取价低廉,供给极为便利。中国在其本国辖境内,虽严禁鸦片,  相似文献   

3.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豪,作家、社会活动家,有“诗哲”的美誉。徐志摩(1895-1931),二、三十年代最出色的新诗作者。这两位不同国籍、年龄悬殊的诗人,怎么会成为忘年交呢?共同的艺业,是泰戈尔老人和青年徐志摩产生如父子般友谊的基础。泰戈尔是五四以后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译最多(达300余种)。他曾两次到过中国,结交了好几位文坛好友,其中结交最早,感情最深的当数徐志摩。而徐志摩对泰戈尔更是敬如天人。自1928年至1930年,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任教。他生…  相似文献   

4.
一、鸦片的流入贵州鸦片的流入,约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史料记载,早在唐朝,鸦片(罂粟)就作为名贵药材板有限地流入中国境内,初始并无作为烟用。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在对华贸易的同时,也开始将鸦片作为“药材”向中国输入,实际上已不是药用,而是供给病民吸食。由于当时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鸦片输入量受限,价格也昂贵,能吸食的仅是达官显贵,豪门商富等特权阶层。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占领了孟加拉后,便强迫当地农民扩大鸦片的种植,先后获得了在印度的鸦片专卖权和制造鸦片的垄断权。他们将…  相似文献   

5.
林辉 《福建史志》2002,(2):44-45
真正意义上的鸦片走私始于1796年(嘉庆元年),因为这一年嘉庆皇帝颁旨,查禁鸦片从外洋输入,禁止国内种植罂粟,并决定从关税表中剔除鸦片一项。中国早期的鸦片走私主要集中在广州附近,特别是在零丁洋面上。但自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走私开始向福建沿海发展,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即1823年和1832年。鸦片走私会从广州附近转向福建沿海,主要是英国在印度实行的鸦片政策导致鸦片滞销需拓展新的销售市场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刘红艳 《丝绸之路》2011,(12):40-41
泰戈尔访华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思想文化界影响深远。本文主要概述了当时中国文学思想界名人对泰戈尔访华的各种反应,并运用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原因作了总结和批判性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微博历史     
正泰戈尔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改革家,曾在其家乡推行乡村建设计划。1924年访问中国时,他还专门赴太原,欲在中国推行其计划。"山西王"阎锡山在接待泰戈尔时,当场便同意把太原晋祠一带划给泰戈尔做实验基地。终因时局动荡,计划未能执行。  相似文献   

8.
宁军 《文史精华》2006,(4):56-60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在他的故乡圣地尼克坦(亦称作和平乡), 建立了一所实践他教育理念的印度国际大学。于是,这个小小的乡村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之乡”。在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里,有一个唯一的外国学术机构,那就是中国学院,是在中国官方与民间热心人士支持下建成的。泰戈尔为  相似文献   

9.
正鸦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抹之不去的魔影,它像一条妖艳的"美女蛇",一边翩然起舞,一边肆意地向国人的身心喷吐毒素,给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造成了深重灾难。一、民国社会吸食鸦片剪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国内吸食鸦片的人已经很多,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更加无法抵挡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入鸦片。尽管清政府在王朝覆灭的最后一刻还在高喊着禁烟,但是鸦片烟一直都没禁掉,百姓公开吸鸦片,一些官员也偷偷吸食。  相似文献   

10.
洋行之王:怡和洋行 1827年,一个叫威廉·渣甸的英籍随船医生被他的雇主英国东印度公司解雇了。公司给了他两箱鸦片作为补偿金。长期随船走水的威廉·渣甸深知鸦片在中国的市场,于是他带着两箱鸦片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11.
《南方人物周刊》2013,(30):18-18
近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向一个中资财团出售飞机租赁业务的交易几近停滞。这是近年来第三次中资竟购此类资产遭遇失败。如今当中国的财团出现在竟投会上,人们更多报以怀疑而非喝彩。  相似文献   

12.
印度伟大诗人、哲学家泰戈尔(1861—1941),被世人称为诗圣、诗哲。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园丁》、《拾果》、《新月》、《吉坛迦俐》等著名诗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诗集多赞颂大自然,他创立大学,亦授课于森林之中。当甘地宣布对英国不合作时,他即参加,并把自己的称号勋章还给英印政府。他的为人是严正而富有正义感的。泰戈尔的思想和诗集,当时对我国文坛影响很大,有很多文人学者崇拜泰戈尔。如当时北大出身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冰心(谢婉莹)女士以及徐志摩先生为中心的新月派、受泰戈尔的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13.
南迪可以被看作是今天的泰戈尔,一个更为复杂和细腻的泰戈尔 阿希斯·南迪以一种非表演的方式,从各个方向展示了他的独特。 当他在上海美术馆和复旦大学做完两场演讲,学生们说:“他很棒!”学者们叹服:“中国若有这样的思想者,大幸。”  相似文献   

14.
胡岩  周新 《中国西藏》2014,(5):74-77
阿奇博尔德·斯蒂尔(1903-1992)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中国的一名美国记者,其在中国的阅历富有传奇色彩。来华之后,他先是在1930年代初前往中国东北地区采访报道。抗日战争初期,他目睹了日寇在南京进行的兽性屠杀,并且成为向世界报道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西方记者。  相似文献   

15.
"特货"即鸦片谢觉哉在日记中多处提到中共在延安时期经营"特货"、"种某物"等。"特货"就是鸦片,证据如下:其一,在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用"特货"指代鸦片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普遍用法。在贵州从事鸦片生意18年的商人伍效高,回忆自己经营鸦片业的经历,就说到"续办特货。……代理……鸦片购销业务"。(《近代中国烟毒写真》下卷,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早在本世纪初就由日文译成中文传人我国。到20年代,则被大量地直接翻译介绍,他的作品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感情.早在1881年,泰翁于其《死亡的贸易》一文中,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在自任校长的印度国际大学中特设中国学院,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井区热情接待来访的中国学者和艺术家。他曾无限深情地说:“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中国人!”1924年4月12日,应中国大学者梁启超、蔡元培之邀,泰翁率领由国际大学教授、梵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毒品史和禁毒史的研究始于鸦片战争时期,其中有些著作已成为今天的研究者们时常征引的史料。但总的来说,对中国鸦片、毒品史和禁烟、禁毒史的系统完整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近年来,朱庆葆、蒋秋明、张士杰三位先生合著的《鸦片与近代中国》(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苏智良先生的《中国毒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和王宏斌先生的《禁毒史鉴》(岳麓书社1997年版)等著作相继出版。他们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使中国毒品史和禁毒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由于对鸦片战争研究的重视,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前夕的鸦…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初春,一位访问延安的法国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傅连暲同志曾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时,感到十分惊讶:一位英国教会精心教育与培养出来的“上帝之子”,居然会走上一条革命的道路。童年受洗傅连暲,字日新,1894年中秋节那天出生于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中,傅连暲排行十一,他前面的十个哥哥姐姐,因死亡、丢失、送人,仅存留了五个,但即使这样,家中生活仍是日见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傅连暲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政府统治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英法等列强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他们在中国各…  相似文献   

19.
再过两个多月,我国政府就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令炎黄子孙欢欣鼓舞。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之际,回忆英国霸占香港的历史,颇有感慨。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它以海盗式向外侵略而闻名于世。早在18世纪,英国商人找到了对他们最有利的特殊商品—鸦片,把它作为掠夺中国财富、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英国自18世纪20年代向中国贩运鸦片。到1838年,达到40200箱。大批鸦片输入中国,使英国侵略者获得了暴利,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害,激起人民群众极大的愤慨。面对严重的鸦片侵略和人民群众的激烈的禁烟要求,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逐渐形…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由向中国输入鸦片逐步发展到在中国占领区大量种植鸦片,1936年前后蒙疆地区被强迫大面积种植罂粟。1939年到1945年,日军和伪政权通过调整鸦片政策,实行清查制、“大鸦片政策”,致使蒙疆地区鸦片烟毒极度泛滥。日本侵略者利用毒品这把双刃剑,在把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大烟鬼”、亡国奴的过程中,不断膨胀着长期占领中国、奴役中华民族的狂妄野心。一方面制造着荼毒生灵的罪恶渊薮,一方面满足着侵略者掠夺占领的强盗欲望。日伪在蒙疆推行的毒品政策,是蒙疆烟毒的祸根,是日军在精神上侵华、彻底灭亡中华民族“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