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谢兴鹏     
不知道北川人意识到没有.谢兴鹏遇难是北川人的重大损失。我2007年参加过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试设想,没有谢兴鹏,会有全国、全四川那么多有名的专家到北川聚会,为北川“扎起”?试设想,没有谢兴鹏,北川“大禹文化故里”的确认。会得到全国历史学、民俗学界那么多专家的坚决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必须在孩子出生前,为他起名。这样,第一眼见到他时,才知道怎样呼喊他。如果你只笼统叫一声“儿啊,乖乖”,整个病房的人都会转过头,略带嗔意地问,“谁叫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神州民俗》2010,(9):56-56
我姓鸡,请帮忙起个名吧 给儿子征名结果是:“鸡蛋”、“鸡低批”、“鸡屁股”,这名字怎么叫得出口。 有人姓鸡,他为儿子的名字愁坏了。他在网上发帖,“我姓鸡,孩子该叫什么好?”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小时候,家里人看他样子蛮灵泛(湘方言,机灵),但到底聪明不聪明呢?他们决定一试。4岁那年,父亲曾麟书叫夫人江氏煮了5个鸡蛋,让一个女佣吃了一个,然后叫着曾国藩的乳名:“宽一,刚才我煮了5个鸡蛋,现在只有4个了,肯定有人偷吃了,你能查出是谁吗?”曾国藩略一思考,说:“这个容易,看我的好了。”他端来一个脸盆,又倒了几杯茶,把家里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见那个女佣吐出的茶水里有鸡蛋黄粉,于是指着她说:“就是她!”  相似文献   

5.
2006年初夏,我去纽约参加一个会议。住进酒店房间时,已经有了一位住客,长得眉清目秀,白白净净,举止斯文。他伸出手来自我介绍:“我叫潘国平。”这不就是40年前在上海家喻户晓的潘司令吗?在这里遇到他,我有点吃惊。  相似文献   

6.
黄渤已经21年没换手机号了。算出这个数字,他长长地“啊”一声:“真的?我都没想过,这么长时间了。”1993年,黄渤才19岁,在老家青岛买了第一个手机号和第一个手机一那时它还叫“大哥大”。  相似文献   

7.
1948年底,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平津战役仍在紧张地进行。 当时我家住在汉川南河渡。一天晚上,突然有个乡亲跑到我家对我父亲说:“时师傅,我托您帮忙救个人啦!他是国民党的逃兵,东躲西藏蛮长时间了,要是被抓回去就活不成了,好造孽哟!”我父亲问:“怎么救?”他说:“您打行炉天天早出晚归把他带着,就说是自己的儿子,躲过这阵子就让他回家。”我父亲就一口答应了,叫他把“逃兵”带来。 “逃兵”个子高大结实,黑黑的面庞,圆圆的脸,一口外地话很难懂。他说他姓龚,叫德盛,湖北宣恩人,二十多岁,是在田里插秧时被国民…  相似文献   

8.
林向 《巴蜀史志》2013,(6):48-49
初识伍松乔先生是2012年9月下旬,在北川新县城举行的一个学术讨论会上。会间.我读到了他的报告文学力作《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这是一部关于“5·12”特大地震以后的北川人是如何在国家、全民的支持下,从痛楚到奋起,从个人心灵的医治到羌族文化的复兴.从家园废墟的清理到新城镇的建设.如何实现“凤凰涅椠”“浴火重生”的近40万字全景式的巨著,给人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我来到塔拉瓦,一个宪兵把他的马借给了我,我骑马沿着东海岸行走,这里没有几个欧洲人。在珐诺,突然听见有一个当地人友善地叫我:“嗨!给人画像的人(他知道我是个画家),来和我们一起吃些东西吧。”我跳下马,他将马拴在一棵树上,我跟着他走进一间屋子,好几个男人、女人和孩子围坐在地上抽烟聊天。“你要去哪里?”一个40岁光景的毛利女人问道。  相似文献   

10.
郝建国 《百年潮》2011,(4):25-29
18岁参加解放军时,我曾问过战友:政委为啥叫“政治委员”,什么叫政治?当时,战士们文化水平低,大都讲不出个道理来。有一个老兵向我解释:凡是革命队伍中的大事都归团里、师里、军里的政委管,因此“大事”就是政治。我又问:什么是“大事”?他说:众人的事、  相似文献   

11.
“皖南事变”中项英被叛徒杀害一事 ,人们十分关心。他究竟是被谁杀害的?他的贴身警卫人员 ,为什么要向他开枪?“那个叛徒的结局如何?他的遗体在哪里?”这好像是一个谜。项英遇害的地点 ,是在安徽泾县濂长坑一个靠近山顶端的山洞里 ,这个洞叫蜜蜂洞。1981年前后 ,我在皖南花了6年时间 ,沿着当年“皖南事变”的作战路线跑了几趟 ,许多地方都到过了 ,就是没有到过蜜蜂洞。山洞只有两间房大 ,石缝里有点潮湿 ,还生有几棵虎昌 ,又瘦又小。这是一个无人区。蜜蜂在山坡上采花 ,在洞里酿蜜 ,因此叫蜜蜂洞。项英被杀 ,就在这个洞里。安徽有…  相似文献   

12.
安娜     
龙丹 《南方人物周刊》2011,(33):112-112
那时费翔的歌正风靡校园。刚报完到,一名男同学在寝室引吭高歌,“安娜,每次我都这样呼唤你……”过了一会儿,有人敲门。一女生问:“刚才是谁在叫我,有什么事吗?”大家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不是有人叫安娜吗?我就是。”  相似文献   

13.
《上海滩》的编剧,在香港电视圈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见证了香港电视的兴衰浮沉。差点就发达了 “行内人都叫我‘岑公’。”岑国荣说,“岑公”何以为“公”?他解释:香港电视编剧行当里的老行尊。  相似文献   

14.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舁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徽。”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其见面。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春 《纵横》2010,(2):38-41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间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徽。”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毛主席就厌恶见到江青。”这话白纸黑字明白无误地出现在一本很有影响的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口述历史”的书中。他这样说,人们能够相信吗?如果这样,谁叫江青当的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即便别人提名,毛泽东能批准吗?在江青身边工作人员一次聚会时,我说:我们作为江青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证明这不是事实。我们很多人都看到了,  相似文献   

17.
李辉 《名人传记》2018,(1):66-73
时间过得真快.没有想到认识冯骥才先生已超过三十年了。他送我的第一套书是《冯骥才选集》,时间为1986年7月7日。我们熟悉后,我不再叫他“冯先生”,而是叫“大冯”,一直叫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接到北川中学刘老师的短信:“杨记者您好,请问您和陈光标熟悉吗?”其时大小媒体正在集中报道全同道德模范陈光标的先进事迹,我回复说:“知道此人,但并不认识啊。”半响,短信再次响起:“我在网上看到陈帮助特困的消息,想为我妹妹留下的两个女儿争取点。我现在已是山穷水尽、负债苦撑。唉!”  相似文献   

19.
棕榈汕之梦     
在西菲塞拉利昂,我开始了与曼迪人朝夕相处的生活。 来到南部博城的托瓦马村,先去拜见酋长。他不在家,我遇到一个叫马瑞安·纳比欧的女人。她会说英语,主动过来搭话:“我能帮你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再返京钟     
我告别刘邓首长,走出司令部不多远,就碰到几个熟人,他们亲热地和我握手,打招呼,把我让进屋。一进门,就看到郑绍文同志在打电话,他把电话筒一抛,跳过来抓住我猛摇道:“哎呀,老谢,你还活着呀!”的确,从中原突围到南下,经过激烈残酷的战斗,老同志能再相见,其高兴激动之情可想而知。谈了几句话后,他跑出去了,一会儿又风风火火地跑进来高兴地对我说:“我给你找一个好地方住,去江汉军区供给部,那里有马骑。”原来江汉区党委和江汉军区的机构已经组成,只等命令一下,就开过平汉线,重返江汉。我在供给部见到了部长张旺舞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