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火是水西彝族历史上颇有影响和具争议的名字。在汉文史志记载中,济火因佐诸葛亮南征有功而受蜀汉政权册封,“令世长其土”,从而开创了水西安氏家族。然而,济火是谁?佐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的又是谁?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认识。考证清楚济火的问题,对正确认识水西彝族历史乃至整个彝族的历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牵涉到古代彝族的迁徙、彝族历史的分期断代等诸多问题。正因为如此,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原所长余宏模先生才由衷地指出:“对济火其人的判断,又涉及到研究彝族迁徙、分期的历史科学结论。”①在我从事彝语文教学多年…  相似文献   

2.
“帐中坐叱山川走”的奢香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奢香(?─1396)是我国西南边陲贵州著名的彝族女土司。明朝初年,她承袭丈夫霭翠之职,任贵州宣慰使后,为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西南边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明廷敕封为“顺德夫人”,故世称为“奢香夫人”。一、遐荒水西,心向中央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奢香所属的水西水东一支,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其远祖源于古代氏、羌的一支,后辗转来到贵州西北部。三国时,其先人济火(一称济济火,或称火济)便因协助蜀汉丞相诸葛亮擒孟获有功,被封为罗甸国王。其后裔如唐朝之阿佩、宋朝之普贵、元朝之阿画,也都是在各代开国之…  相似文献   

3.
古代贵州省有两个罗殿国:一是诸葛亮征南中.牍蛮帅济火为蜀军积粮通道、助擒益获有功.受封为“罗殿王”,统治水西一带地方;另一个是在唐朝中后期,彝族的另一支“于失部”首领阿佩‘被唐武宗封为“罗殿王”.统治南、北盘江两岸一带地区。公元548年(南朝梁太清三年),东魏降梁将领侯景叛乱,宁州(今云南曲靖一带)梁朝刺史徐文盛以“勤工”之名调至湖北江陵,彝族结踱乘机占据宁州,出兵进取夜郎郡地,即夜郎山以南地区,管辖夜郎县(今贞丰、册亭一带)、谈指县(今晴隆一带)、漏江县(今普安一带)等地,归顺西魏反梁。迫使梁朝…  相似文献   

4.
贵州宣慰府     
《文史天地》2010,(10):F0004-F0004
贵州宣慰府 位于贵州大方县城北郊螺蛳塘畔慕俄格古城内,始建于蜀汉时期,是水西彝族古罗甸王执政时的王府,亦称“九层衙”。明朝洪武年间成为著名女政治家、彝族首领奢香夫人摄政时的府邸。整个建筑群占地一百余亩,气势磅礴,“一场八院九层”浑然天成,风格独具。  相似文献   

5.
春节,元代水西(黔西北地区)彝族酋长,顺元路亦奚不薛总管府总管阿里之妻。文武兼备,有胆有识,在协助其夫治理水西期间成就卓著。阿里去世后,春节于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摄总管职。她亲握政柄后,勤于军政,宽赋爱民,扶持农牧,安定社会,深得百姓拥护。大德五至七年,她团结周边部族,反抗元军暴虐,迫使元廷罢征“八百媳妇国”(在今泰国,当时是一部落名称);为保卫水西,同元军进行40余战,失败后英勇就义。对这位彝族巾帼英雄,由于封建统治阶层的仇视和历史偏见,不论在《元史》或有关地方史志中,均未给予正确记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试论明代“水西”的政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在今贵州境内,大、小土司数以十计,其中,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是当时著名的“四大土司”。历史上的所谓“水东”、“水西”,是以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分界的,鸭池河以东一片谓之“水东”,鸭池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则谓之“水西”。不过,“水西”的概念后来起了变化,演变为一个特定政治区域的名称,即彝族安氏贵族统治的区域。“水西”之地,大抵在今大方、水城、六枝、纳雍、织金、黔西、金沙各县及毕节、息烽、修文、清镇、平坝、普定的一部分,因前八县地是“水西”的本土,史称“水内”,而后  相似文献   

7.
黄成松 《神州》2013,(36):12-13
《蛮洞竹枝词一百首》是贵州西部地区著名地方志《大定府志》收录的反映水西地区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诗歌,作者是清乾隆年间举人、黔西学政余上泗,其内容大多是记载当地少数民族如彝族、苗族、仡佬、仲家等的生产生活和民族风情。这些诗歌优美生动,至今毕节地区还有传唱,是研究古代水西地区少数民族民情、文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奢香夫人逝世60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我省大方县举行。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议,我首先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完满成功。奢香夫人是一位彝族出身的伟大的女政治家。她身居边陲却胸怀远大。在短短的一生中,她以水西土司这样一个地区民族头领的身份,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为水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纵观她一生的功绩,应当说,奢香夫人不仅是彝族的杰出女政治家,而且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杰出的女政治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有名的女政治家。她们…  相似文献   

9.
火的圣典——凉山彝族火把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彝族的先民们认为火是太阳的延续,火象征勇敢、激情和光明。千百年来,火寄托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他们而言,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宇宙人文论》是一部珍贵的彝文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它是以古代彝族哲学家布慕笃仁和布慕鲁则两兄弟对话的形式写成的。这部著作,据1939年抄本确知是来自贵州大方。大方从唐代始便是贵州彝族罗殿国水西王国的统治中心,至宋代后,国力甚强,势力范围包括今叙永、威信、镇雄、毕节、黔西等联接川、滇,黔的地区。罗殿水西属于彝族“六祖”的第六支系德施氏。书中对活的两兄弟,又是第五支系德布氏的濮吐珠液家,在今贵州境内北盘江上游,即兴义、兴仁以至普安一带。唐时,岁殿国王曾一度整理、规范彝文。宋人范成大说:“罗殿、自杞等以国名,……亦有文书公文,称守罗殿国王”。(范成大: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古水西彝族人民的丧制,历来都是采用火葬的。据清道光年间的《大定府志·疆土志》载:彝族人“将死,著衣蹑草鞋,屈其膝,以麻绳缚之。乃杀羊取其皮,既死,  相似文献   

12.
在浩若烟海,奇葩争艳的彝族文学百花园中,流传着一部脍炙人口的英雄史诗。由于地域的不同,方言的差异,致使源于同一母体的史诗,出现了不同的称谓:在金沙江两岸、大小凉山幅员广阔的彝族地区,史诗被称为《英雄支格阿龙》,又名《支呷阿鲁》,在贵州水西古“罗甸王国”的世袭领地上,广大彝族人民则以《支刮阿鲁》来命名;而在乌蒙、哀牢两大山系的彝家山寨中,史诗又以《阿鲁举热》的名称广为流传。由于以《英雄支格阿龙》为名的英雄史诗流传地区  相似文献   

13.
明代贵州宣慰使“赐姓安氏”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洪武五年(公元1373年),水西上官宣慰使彝族阿者统治家族“穆”陇赞霭翠,来朝贡马,表示内附,明朝中央仍以霭翠世袭贵州宣慰使职。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又诏令“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使之上”,这是明朝中央政府为了稳定水西,安抚西南,争取进军云南,统一全国版图的重要决策。而霭翠和奢香夫妇生前一直也是忠于明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对开发水西和建设贵州都作出过积极贡献。明朝中央政府对霭翠、奢香夫妇多所赏赐封赠,但对霭翠并无“赐姓为安”的记载。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载有关精翠事绩,一直是用…  相似文献   

14.
张艺 《风景名胜》2016,(7):148-153
中国人自古对火的崇尚,在彝族的火把节上有着淋漓尽致地体现,对于凉山彝族人而言,自汉唐起沿袭一千多年的火把节就是他们的“春节”,是他们最为传统的节日.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举行(一般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除家中、田中的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所写《象祠记》中的象祠遗址,近日在黔西县被正式发现。《象祠记)是王阳明先生著作中的一篇重要文章,选入了《古文观止》一书,其开篇句就说“灵博之山,有象祠焉”。据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所注和贵州《大定府志》所载,“灵博山在贵州黔西县境”。据此,黔西县组织有关专家多方考证,发现灵博山就是该县素朴镇内的“麟角山”,因山下多住彝族人民,彝语又称“山”为“博”,故又叫灵博山。“灵博山”原本建有以纪念传说中舜皇帝之弟“象”的祠堂,为当地彝族先民世代供奉,后于清初吴三桂剿水西时毁掉,于…  相似文献   

16.
播勒和水西一样,它是一个以彝族为中心的宗法组织,同时是一个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组织,它曾割据一方,对今安顺地区各族劳动人民的先民进行残酷的奴隶式压迫与剥削,并与中原政权相对抗。随着客观形势的向前发展,逐步由独立到半独立、直到最后消亡。  相似文献   

17.
贵州有水东、水西之称,据考始于宋朝末年彝族额果濮贤以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水西两个部分。明初,水东、水西仍以鸭池河为分界,河西属安氏、河东属宋氏管辖。洪武五年(1372),元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顺元宣抚使罗氏与同知宋氏蒙古歹入附,明王朝仍让他们以宣慰、同知原官世袭,赐蒙古歹名钦。宋钦的夫人叫刘淑贞,非常贤惠。幼时曾读书,深明事理,除了操持家务、抚育儿女,还辅助宋钦处理公务。刘淑贞是贵州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她胆识超群。明洪武初年,贵州都督马烨(人称“马阎王”),“启衅立功”,以达到其“代以流官”、“郡县其地”、邀功朝…  相似文献   

18.
王洪伟 《旅游》2007,(8):86-89
彝族支系一阿细人是一个祟尚火的民族。他们认为: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熟食。驱走了凶猛的野兽。而且。他们刚一出生就在火塘边进行命名仪式,列离别人世时也有香火陪伴一生都与火结缘,所以,他们把火尊为神。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的这一天,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方圆百里彝山中的阿细人都要举行祭火仪式,而红万村的祭火仪式更为隆重、神秘和精彩,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狂欢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彝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六千三百多年以前,彝族的先人重黎和吴回就是颛顼和帝喾高辛时期的"火正",即司掌心宿大火"光融天下"的天文历法大臣。从此中华传统天文历法即四分阴阳历便成了彝族同胞的一门家学,一直传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奔放的歌舞精彩迷人,神秘的祭火活动撼人心魄,这是火的圣典,这是阿细"部落"原始激情的豪迈释放——神秘的阿细祭火节。火神的后裔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