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长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史研究专家,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早期擅长于治华侨史、南洋史地,这方面的成果收于200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李长傅先生论文选集》。后期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和一些历史地理古籍整理注释工作。特别是在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学方面建树更为卓著,这方面的学术成果《李长傅文集》最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作为“名家文存”出版了。全书共汇集先生41篇论文。分有4部分:“地理学概论”部分收有论文10篇,“中国区域地理研究”部分收有论文…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全面地利用了考古发掘成果论述了日本列岛与大陆文化、殷文化与吴越文化及太平洋群岛文化的关系,在六十年代曾是一篇著名的论文。事隔二十多年后,其中某些论述已显得陈旧,但就论文整体来看仍不失为研究中国东南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这儿,我们摘译了至今仍有价值的一些论述,奉献给读者们。本文原载日本《民族学研究》第25卷第1—2号。  相似文献   

3.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40万字)一书于199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华社会科学基金1992年立项资助的研究项目,在成书之前,作者已就这一专题发表了20余篇研究文章,从而为完成这一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域文化的研究是历史研究非常重要的方面,但近数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相对冷落。近年来才出现重新繁荣的趋势,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均较前有所突破,但仍然有不少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入进行,《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的出版,当有益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文化上承…  相似文献   

4.
由河北省历史学会主办、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先秦两汉赵国历史文化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9—30日在邯郸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省社科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保定学院、衡水学院、许昌学院、邯郸市文保所、博物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学者。会议共收入论文70篇,主要围绕先秦两汉时期赵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从八个方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一书,是河北学者孙继民、郝良真等先生通力合作,积十余年之力完成的一部独具特色的学术专著,被李学勤先生誉称为“我国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项新贡献。”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赵文化研究起步比较早。上个世纪之初,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率先喊出“史界革命”口号之后,不久,也就是1 90 3年,他即发表了《赵武灵王传》,开启了赵文化研究的先河。一百年来,赵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从早期的以赵武灵王研究为中心,发展到中期的侧重考古、调查工作,再发展到后期的展开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学 《敦煌学辑刊》2005,4(4):169-177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文化昌盛。为推进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于2005年8月1至4日在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有来自12个省市区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59篇,其中,民族古文字与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有23篇,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论文有23篇,敦煌学及其它方面的论文有13篇。本文对这次学术会议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东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1):120-122,149
2004年12月21日至22日,“高句丽文化的历史价值”中韩学术讨论会在中国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高句丽研究财团联合主办,来自中、韩两国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10篇。会议在友好合作、坦诚相见、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进行,发表的论文具有学术前沿的水平和诸多创新内容,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8.
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秦汉历史地理研究》(2004年12月出版)一书,是徐卫民长期研究成果的汇总。本书共由40余篇论文组成,其主体内容集中在秦汉都城、苑囿、园林、宫殿、建筑、关中地理环境的研究方面,约有30篇,另有关于秦人物和文化方面的论文10余篇。这些论文分散看都单独成篇,合在一起则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学术整体,特别是对都城、苑囿、园林、宫殿、建筑、关中地理环境的研究,集中以后,就是秦汉关中历史辉煌的复原。纵观本书(以下简称《研究》),有如下几点值得称道。第一,从方法上看,《研究》将考古成果、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有机结合。关…  相似文献   

9.
由张宪文、陈兴唐、郑会欣编辑的《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最近已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它是编者从中外学者向大会提交的93篇论文(学术报告)中精选而编成的。该论文集共收论文(学术报告)70篇,集中探讨了民国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对外关系及人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属于民国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论文,对如何开发、利用和收集民国档案,怎样进行民国档案史料的编篡与研究,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属于民国史研究方面的论文,一方面评述了近  相似文献   

10.
唐嘉弘教授从事民族史研究和先秦史教学40年,是我国在民族史、先秦史这个领域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最近,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古代民族研究》一书。全书精选了他的28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他和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教授合写的),约40万字。这是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了在2005—2012年间发表的关于龟兹石窟的文章,以龟兹石窟为主题,分为龟兹石窟壁画风格研究、龟兹石窟艺术研究,龟兹石窟文化源流研究、龟兹石窟壁画的佛教思想研究和龟兹石窟与其他石窟相比研究等方面,梳理龟兹石窟研究成果。这篇论文便是龟兹石窟文化研究综述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元史研究会牵头和倡议、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和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元后期政治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8-11日在安徽阜阳正式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元史学术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国内著名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专家50多人,大会共收到中外学者的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国际关系、思想、文化、宗教、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多方面问题,体现了当前国内元史学术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由林其锬教授主编的《五缘文化——寻根与开拓》一书,近期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五缘(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文化研究自1989年林其锬教授提出和倡导以来,已经走过二十余年,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书正是为纪念五缘文化研究二十年而集,共40余万字,收录了30多篇论文,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五缘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赣州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三十一届年会"于2010年10月15—17日在江西赣州召开,会议由赣南师范学院承办。会议共提交论文九十余篇,分赣州及江西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承宗著《江南文化与经济生活研究》,50余万言,最近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结合江南地方特点,对近代与六朝两大时段不断进行探索的一本自选论文集,凝聚了著者20年的研究心得,反映着著者20年“走过的学术道路”。该书虽然是著者从其20年来发表的论著中选出38篇自“认为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汇编成集的,但又非单篇论文的简单拼合,而是一本有关江南文化的自成体系的论著。首先,对于江南文化作了明确定位。从区域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江南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把它纳入长江文化这种大区域文化的框架中去进行研究。从文化区域的划分来…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以来中国人口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史研究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1995年以来,该领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一些关于中国人口的通史、断代史、区域史著作纷纷出版,一大批专题论文频频问世。初步统计,三年共出版有关论著8部,发表论文150篇。现将这些重要成果介绍如下。一、论著及总体研究1995年以后中国人口史论著出版较多,其中不乏精深之作。由葛剑雄主编,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分著的六卷本近300万字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系统的中国移民史,该书论述了自先秦时代至20世纪40年代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7月 2 8— 3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河南省安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 0 0 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 ,出席此次学林盛会的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的海内外学者 1 30余位 ,此次会议的论文已先行结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收入论文 99篇 ,会议期间 ,又陆续收到 1 0余篇论文 ,论文总数达百余篇。这里就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讨论内容作一简述。甲骨文方面。学者对花园庄东地甲骨占卜主体“子”的身份展开了热烈的…  相似文献   

18.
伊芙琳·莎卡基达·罗斯基(EvelynSakakidaRawski)教授,在其最近的主席演说《再现清代》中,抨击了“汉化”的论点。这一论点最初是我在1967年一篇题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的论文中提出的。罗教授曾坦白承认,她的这篇论文是建立在广泛搜集“最近的第二手资料”基础上的。其文主张“新的学术研究的一个显著成果,就是抛弃了汉化论和汉族中心论,而赞成这样一种帝国缔造的模式,它强调汉族帝国与内陆亚洲非议民族之间文化联系的重要性。”这里,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罗教授错误地以为我1967年的那篇论文是亚洲研究学会的主席演说,…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和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一7月6日在哈尔滨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共提交了55篇论文,反映了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次研讨会中,各位代表集中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兹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有着同一祖先的赵秦两国在文化特征上确实具有一致性,原因是秦、赵共处法家文化圈,与东部的齐鲁文化和南方的楚文化有着根本不同的特征.大力吸收赵文化的秦不仅战胜了赵国,而且实现了统一全国的目的.秦国把赵地法家思想在治国中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两国都具有功利、务实的特点,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如果说有不同,那么只是存在表现程度上差异.赵秦文化以其独特的特质在中国古代社会诸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区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本文对秦、赵文化的联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