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流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掌握政治权力的精英阶层的循环和流动。中外学者将目光首先投向科举考试所造成的精英循环和社会流动。由于单位选择的差异,学者们对于"家世"在社会流动中的影响有不同的评估,但家族社会地位的维持,最终取决于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所取得的名次以及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各个时期科举考试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涉及相应历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布、考试录取配额制度等更加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辽、金、元王朝大多维护其本民族上层的特权,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原有的社会流动机制,甚至使社会分层趋于固化,应该通过长时段的研究来评价其对于明初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行7—20世纪初中国社会流动的研究,如果能深入挖掘史料,建立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研究视野从科举之内扩展到科举之外,全面客观地评价社会流动的积极成就与负面效应,则对那一时段中国社会的理解必将得到深入。  相似文献   

2.
<正>《唐五代科举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金滢坤教授新推出的又一部深入探究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的著作。全书分上、下编,上编《科举考试制度新论》主要围绕科举考试内容变革和建立公平机制而展开,下编《科举与社会变迁管窥》主要围绕科举对童蒙教育、清望官选举、铨选制度、入幕、婚姻观念以及藩镇割据、党争等政局变化的影响而进行,全书凡30余万言,重点探讨了18个问题。虽然不能反映唐五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全貌,但却抓住了唐五代科举考试中为学界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科举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鲜  相似文献   

3.
<正>科举是明代社会的大问题。其一,在明代,科举是绝大部分人从政的必由之路;其二,科举是社会流动的阶梯,培植了一个相当人数的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士绅阶层;其三,从社会影响的广度看,除极少部分贱民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科举在明代是相对公平和开放的。因此,对于明清科举制度的研究,近百年来研究从未间断。近十余年来,受益于大批明代科举史料的影印出版,学者对明代科举的研究兴趣日趋浓厚。关于明代科举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1年2月,545页中国是科举大国,前后实行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影响中国社会至深且巨,因而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成果源源推出。然而,与科举几乎具有相同功能,某些方面甚至具有科举所没有的功能,并影响到科举作用的发挥,在明清中国的社会流动中极为重要的捐纳制度,却殊少有人研究。  相似文献   

5.
《孝经》与清代政治文化有着密切的互动影响,其具体表现之一即《孝经》与清代科举考试的关系。自顺治帝将《孝经》纳入科举考试,以论体出题从而衍生"孝经论"的科举文体。这一科举文体成为清代科举选才的一个特殊标准,历经数朝的变动与争议,最终在乾隆末年退出科举乡、会试。探究"孝经论"的衍出及其流变,既可以展现清代统治者宣扬"以孝治天下"的用意,也有助于全面把握清代科举选才取向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6.
设官任职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员的选任制度直接影响着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政权的统治能力,因此这个问题历代都是很受重视的。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以科举考试为主要选拔官员途径的时代。科举取士制度减少了士族门第、父祖官位对选官权的干扰,使选官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测试标准,有利于从更广泛的普通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观价值取向。朱元璋与孟子在政治文化即政治法理观与政治伦理观方面的矛盾,促使其删削了《孟子》将近一半的内容而成《孟子节文》。《孟子节文》从根本上说是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矛盾与调和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在朱元璋时代发生的变异。它作为学校教材和科举考试内容在明初通行17年,影响了一代士人,到永乐九年被废止,说明政治文化受政治主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福建莆田科举考试的辉煌时期。本文通过考察大量方志资料,分析了莆田科举兴盛的5个特征,并指出了宋代莆田科甲鼎盛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风习俗等综合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明光 《文史春秋》2013,(11):24-26
桂林古代科举考试业绩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如科举三鼎甲人数多、科举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等。而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地区在经济作物的种植、手工业和商业方面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当地科举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闽西客家地区经济生活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许多人因“家贫”、“业儒不就”等原因纷纷放弃儒业、举业而从事工商业,明中后期该地区的科举及第情况比明初明显衰退与此不无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闽西客家人从事各项生业积累了相当的物质财富后,便纷纷投向族人和乡人的教育,扶持和资助家乡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从而促进清代闽西科举的发展。但由于闽西南北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扶持和资助家乡士子科举的力度也就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闽西南北部科举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中华帝国晚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和转化,认为明清科举制度是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智识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政治交汇点,它支持了前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再生产。文章进而指出中国传统学术和科举制度的终结,及其被现代教育所取代的历史复杂性。科举的终结,更意味着连接传统士人价值观、帝国的文化活力和精英士绅地位之间的社会文化纽带的解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很多依附科举考试而存在的行业,科举走报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科举走报起源于唐,发展于宋,至明代臻于鼎盛,逐渐形成了以乡试、会试和殿试为中心的三类走报,并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明代酬赏报录人的费用,随时间、地域以及士子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以福建为例,各府州县大致经历了从明初数两到嘉靖、隆庆之际数十两,万历、崇祯时期数百两的变化过程。科举走报刚兴起时,走报者索讨赏金的数量在可以承受的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然至晚明,走报者的索赏费用大幅增加,远远超出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科举走报也因此演变为明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弊害。  相似文献   

13.
“科举”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 ,即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 ;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 ,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进士科举不始于隋文帝时而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炀帝始建进士科时并未予以特别的重视 ,进士科举的重要意义是因后来它在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上影响日益重大而为后人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4.
元代江浙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它是元代汉族文化与蒙古等民族文化交汇的一个重要契机,以行省为单位的乡试,是从元代开始发展的,是科举制在省区范围内的组成部分。元代乡试与汉唐两宋有所不同,它不仅是会试、御试的必要阶梯,且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与文学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并对时代的文学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13~14世纪元代江浙行省制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社会层级、文化的多元复合建构,全民服役和君臣关系主奴化。本文对元代江浙行省乡试对明初科举的概况、社会意义、运作程序等,作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清季捐纳保举滥行,造成正途入仕周期延长,使科举考试对乡村士子的吸引力大为降低。科举停废虽导致传统意义的“士”阶层消失,但多数旧学出身者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分化组合,直至清末民初仍然占据社会权势的重要位置。清廷虽为士子多方宽筹出路,可是无法遏止中年士人文化心理的失衡及青年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刘大鹏和朱峙三两位乡村士子的日记,为考察科举停废对士子命运与乡村社会的实际影响提供了生动的史料。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文史天地》2006,(10):57-59
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唐人入仕的途径主要是流外入流、门资入仕与科举考试。其中以流外入流而入仕者为人所轻且很难升迁,而以门资入仕仅限于高门子弟,因此科举便成为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唐代科举考试不断发展,除了录取规模扩大和录取人数增多外,还打破传统士  相似文献   

17.
从甲午战败到辛亥革命爆发之间的十七年,是中国社会政治风云变幻的重要时期。由于阶级的分化和社会的发展,清末社会出现了北洋集团、立宪派集团、革命派集团和满清亲贵统治集团等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政治集团。正是这些集团的政治发展和力量颉颃,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由于政治机制的运行受到社会政治规范和民族普遍政治心态的影响,本文引用了政治学中“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所谓政治文化是指一国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特定政治行为模式,它包括该国社会成员中所盛行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价值观和政治  相似文献   

18.
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很大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它始于顺治朝,完善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滥于咸丰、同治两朝,终于宣统朝。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吏的四个重大途径,存在了两百多年,对于清代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晚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捐纳制度有很大的弊端,并间接导致清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枪替"就是雇人代考,替人考试的人就叫"枪手"。 "枪替"自唐朝开始出现,直至清末科举考试结束,1000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可以这样说,它伴随着科举开始而开始,又伴随着科举结束而结束。  相似文献   

20.
徐志明 《丝绸之路》2011,(24):42-43
自隋炀帝开科取士到清光绪帝废科举,在科举考试中通过作弊以取得功名这种行为一直贯穿于1300年的科举史。本文主要对科举考试的作弊方法和作弊工具以及对科考作弊的防范与处罚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