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舒华 《文物》1977,(12)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生于北宋庆历五年乙酉,卒于崇宁四年乙酉(1045—1105年)。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后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除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哲宗时为秘书省校书郎,曾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书成,升为起居舍人。绍圣初,章惇、蔡卞等得势的一党,说黄庭坚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日录》与《神宗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录》是王安石在熙宁年间执政时私下记录的君臣奏对之语 ;在绍圣年间由蔡卞纳入史局用以重修《神宗实录》 ,从而得以流布于世 ,也成为新党“绍述”的重要凭据 ,对北宋后期政治影响甚大。宋徽宗即位不久 ,陈、杨时等对《日录》进行批判。他们的批判 ,对揭露蔡京一伙假绍述以行其私不无积极意义 ,同时也暴露了党争的面目。史家的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大量征引《日录》进行补缺、考异 ,同时又完全赞同陈说法而大量征引。这就把《日录》推向了被审判的位子。南宋再次重修《神宗实录》 ,是站在元祐史官的立场上。元修《宋史》沿用重修的《日录》。  相似文献   

3.
黄庭坚宜州书艺略记祝万里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别署山谷道人,后多称之为黄山谷或者山谷先生。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生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治平年间中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再迁吏部员外郎.崇宁二年(公元110...  相似文献   

4.
正《明史·瞿汝稷传》载:"永顺土司彭元锦助其弟保靖土司象坤,与酉阳冉跃龙相仇杀。汝稷驰檄元锦解兵去,三土司皆安。"(1)校勘记云:"冉跃龙,原作‘冉御龙’,据本书卷三一二及《明史稿》传一八六《酉阳宣抚司传》、《神宗实录》卷五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曾公亮身经庆历新政、熙丰变法,有丰富的仕宦经历,更兼文辞出众,流传至今的有《武经总要》等名著。学界对曾公亮进行  相似文献   

6.
《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朝》取材考燕永成《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李焘修撰的一部北宋编年体通史,起建隆迄靖康凡一百六十八年,九百八十卷。又有《修换事目》、《举要》和《总目》,通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千卷《长编》中,李焘用功最勤的是治平至靖...  相似文献   

7.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是现存宋诗中唯一一组“本朝《实录》”的“读后感”,可视为简要的北宋“党争诗史”.其作者应为刘克庄,而非通常认为的项安世;“本朝史”一辞在此专指宋代官修诸朝《实录》,而非泛指一切关于本朝史事之官私史籍、笔记;刘克庄因担任实录院检讨官、国史院编修官之机会,加以自身的写作习惯与政治际遇,遂有此作.  相似文献   

8.
吕夏卿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郭锋吕夏卿字缙叔,北宋仁宗、神宗时人。原籍泉州晋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京城开封。《新唐书》重要编修者之一,入书局十年,除参与整比是正各种唐代史料工作以外,主要执笔编撰《新唐书》四表中的三表:《宰相年表》、《宗室世系表》和《...  相似文献   

9.
崔富章  郭丽 《文献》2007,(3):59-62
北宋名臣、名相韩琦(1008-1075),安阳人,历事三朝(仁宗、英宗、神宗),十年辅相,功在国史.封魏国公,谥忠献,赠魏王.琦卒后二十天,门人王岩叟"悉所闻见者,叙而次之,以为公《别录》"(《自序》).  相似文献   

10.
吴明明 《炎黄春秋》2003,(4):68-70,75
公元1074年是北宋的熙宁七年,正忙于变法的王安石碰到一件麻烦事,一个本来由他奖掖提拔的看城门的小官郑侠要和他的变法过不去,画了一幅《流民图》进呈天子神宗,说变法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6,(12)
正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元节刚过,暑气消歇,贬谪徐州的苏东坡(1037~1101年)仍挥汗为好友王诜(字晋卿,北宋大画家、驸马)新落成的书斋作《宝绘堂记》(又名《王君宝绘堂记》),起首便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莘县宋塔出土北宋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巍 《文物》1982,(12)
1968年,山东省莘县宋塔内出土北宋写本《陁罗尼经》一部,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五部。这几部佛经的写印时间,写本定在宋真宗以前;五部刻本中最早者为仁宗庆历二年,最晚者为神宗熙宁二年。这些北宋佛经大部分保存完好。佛经用白罗纹麻纸写印,纸厚而韧,帘纹约两指宽。因塔内潮湿年代久远,纸色微黄,而墨色青纯,非常醒目。写本陁罗尼经放在木匣内,出土时纸墨如新。现依年代顺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交子,通常“每四年两界”。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发行第1界起,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第24界止,都是如此。《宋史》卷181《食货志》、《文献通考》卷9《钱币考》二载:熙宁“五年,交子二十二界将易,而后界给用已多,诏更造二十五界者百二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史籍浩如烟海,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历史巨著。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宋仁宗时中进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纂《资治通鉴》(原名《通志》)。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曾被贬宫陕西。熙宁四年(1071年)起长期住在洛阳,全力编纂《资治  相似文献   

15.
正在标点出版中的《续资冶通鉴长编》(下称《长编》),是南宋初李焘编纂的关于北宋一朝的编年史著作。原来总卷数为一千零六十三卷,包括《举要》六十八卷,《总目》五卷,《修撰事目》十卷。今标点所据是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并参校它本厘析而定的五百二十卷本,缺神宗、哲宗两朝的一部分和徽宗、钦宗两朝全部,尚存近五百万字。在有宋一代浩繁的史著中,是节以史料丰富、考证详博见称,实为我们研究北宋历史的一部宝贵文献。本文拟对《长编》作者及编纂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同时希图澄清一些有关史实。  相似文献   

16.
在宋元传记资料中的夏竦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英宗忌惮仁宗旧臣,为援引亲信张本,在《夏竦神道碑》中塑造了东宫旧僚的夏竦形象,并对《仁宗实录·夏竦附传》的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夏竦在对夏问题上与神宗开边之策不合,导致了神宗时期《两朝国史·夏竦正传》中夏竦形象的“奸邪化”,而此时曾巩在《隆平集·夏竦传》中塑造了别于国史的夏竦形象,却秘而不宣。王称在《东都事略·夏竦传》中将夏竦与庆历诸君子的矛盾描写得更为丰满。元朝史臣对《两朝国史·夏竦正传》作了细节修改,最终形成《宋史·夏竦传》。了解夏竦的形象塑造及其政治文化背景,既可重新认识夏竦及仁宗政局,也可观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马玉臣 《史学月刊》2003,(3):118-120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宋政府为推行常平新法,于各路首次派遣了提举常平官。对此,不少史书予以记载。但是,或语焉不详,或传抄舛误,提举常平官差派具体时间问题,存在着很大差异。梁太济、包伟民和龚延明三位先生较早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宋史食货志补正》和《宋代官制辞典》二书中,作了一些考证,提出了各自见  相似文献   

18.
杨勇军 《清史研究》2012,(2):99-111
《满洲实录》是记载满族先世源流及清太祖努尔哈赤事迹的官书。本文考证了《满洲实录》的前身《太祖实录战图》的来历以及与太祖实录的关系,澄清了《太祖实录战图》是一本没有文字的图册。还考证了《满洲实录》成书的时间,并从文献记载和历史事实两方面,指出《满洲实录》83幅插图当中,前6图是乾隆时期所补绘。另外,本文还论证了《满洲实录》中清高宗题诗注文所言"实录八册"为《太祖实录战图》八册,而非后世学者以为的《满洲实录》八卷。在以上考据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在史学界揭发《满洲实录》是一部清高宗亲自参与作伪的伪书,并分析了清朝统治者作伪的动机。最后,鉴于《满洲实录》是一部伪书,本文还重新评定了《满洲实录》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唐书",对于校勘整理《旧唐书》及其它唐史文献,都有重要价值,但是对其所属性质,各家说法不一,或认为都属刘昫《旧唐书》,或都属唐代旧本国史实录,或认为两者都有。由唐代各种文献和宋人校勘整理的实际情况看,"唐书"应当是一个通名,既包含了《旧唐书》,也有唐国史实录、《通典》、《唐会要》,甚至唐代杂史笔记的内容在内。对于"唐书"性质的考察,还可以进一步深入为对整部《太平御览》征引前代文献的考察,从而进一步认识北宋馆阁校勘活动的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朝会是古代朝会中最为隆重的仪式,凸显出以皇帝为绝对核心的礼仪构造,其仪制分为朝见仪与宴会仪,前者体现君王威仪,后者凸显君臣融洽。通过《文献通考》、《宋史》等基本史料,可以梳勒出北宋大朝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太祖太宗时期、仁宗天圣年间以及神宗元丰年间。史述之"详"点明了北宋大朝会的重点所在,"三阶段"以外的其他各朝也并非可以忽视;史述之"略"则为考察"三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整体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史述的详略,可以更好地考察北宋大朝会发展的较为全面的分期形态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