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小东 《安徽史学》2007,(1):99-105
刘铭传以武将而跻身于封疆大吏之列,其一生之建树重在“事功”而非“理论”。正因为如此,他虽然也曾就海防及其相关问题有过全面系统的论说,但其认识水平显然不及同时代之佼佼者。关于台湾在中国海防中的战略地位,他也是在领导抗法保台、建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的,并以首任台湾巡抚之地位不遗余力地将其思想主张付诸实践,开创了包括海防在内的台湾近代化新局面。刘铭传加速台湾建设、加强台湾海防的初衷是为了抵御日本的侵略,不料数年之后,台湾竞因北洋海防的崩溃而落入日本之手。这绝不是刘铭传个人的悲哀,实乃国家民族之大悲剧。  相似文献   

2.
李细珠 《安徽史学》2016,(2):137-143
刘铭传的台海防御观不是孤立的台湾海防,至少涉及如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台湾海防与中国东南海防的关系,从台湾在东南海疆的位置,考察台湾对东南海防的战略意义;二是台湾海防与福建海防的关系,从闽台行政与地缘关系,考察闽台战略防御的相关性;三是海防与陆防的关系,从台湾防务的布局与内部结构,考察台海防御的整体性效用。刘铭传的台海防御观,是在日本和西方列强武力侵略的刺激下,立足台湾及台海地区,关照中国东南海疆,应对外敌入侵的积极防御观。  相似文献   

3.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陈瑸先后主政台湾、福建,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担任福建巡抚。其在灵活处理台湾海防与海禁的关系中,表现出极强的海防意识,并找到了有效的应对之策,清廷对其提出的策略多有采纳,对制定台湾海防策略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学界研究其治闽、治台期间事迹,多褒颂其为官之操行,甚少涉及其在台湾海防方面的功绩与贡献。通过梳理其主政期间所采取的海防之策,以及其对清廷海禁政策的灵活处理,可窥探康熙年间台湾的海防与海禁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进一步理清台湾陷入两难困境的背后原因:一是与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有关,二是与全国边防体系的部署有关。  相似文献   

4.
无论在世界现代史,或是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时,少不了都要提到“田中奏折”。“奏折”中关于“要征服全世界,就必须征服中国,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征服满蒙”的话,是日本实行对外侵略的大纲。正是按照这个纲领实施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一个时期以来,国外史学界以“奏折”某些文字上的差错为实,否认这个“奏折”的存在,说它是伪造之作。我以为,说清“田中奏折”一事,可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何谓“田中奏折”?要全面而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从“奏折”的产生过程和实行的实际情形才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刘铭传以武将而跻身于封疆大吏之列,其一生之建树重在"事功"而非"理论".正因为如此,他虽然也曾就海防及其相关问题有过全面系统的论说,但其认识水平显然不及同时代之佼佼者.关于台湾在中国海防中的战略地位,他也是在领导抗法保台、建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的,并以首任台湾巡抚之地位不遗余力地将其思想主张付诸实践,开创了包括海防在内的台湾近代化新局面.刘铭传加速台湾建设、加强台湾海防的初衷是为了抵御日本的侵略,不料数年之后,台湾竞因北洋海防的崩溃而落入日本之手.这绝不是刘铭传个人的悲哀,实乃国家民族之大悲剧.  相似文献   

6.
张繁 《巴蜀史志》2005,(5):37-39
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边疆海防处于严重危机的形势下。清朝疆臣之间就国防战略部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有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在这场争论中,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以大局为重力排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首的重“海防”轻“塞防”及以湖南巡抚王韶等人为首的重“塞防”轻“海防”的主张,总揽全局,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并重”的战略思想并积极将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出现了一批研究海防地理的著名学者.他们认真总结了明代抗倭海防斗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加强岛防,这是一个重要进步.他们认识到了台湾、澎湖等岛屿对于祖国大陆所起的“屏翰“保护作用和国际海上交通的枢纽地位.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西方的冲击,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西方殖民者在亚洲地区的侵略活动,呼吁加强海防.这些认识为清代前期的海防兵力部署和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洋务派主要人物。同治六年(1867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8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入台湾时,奉命入台巡视,以钦差大臣衔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调兵遣将部署海防战备,以实力挫败日本侵略野心。他致力于台湾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9.
姚依  弓凯婷 《福建史志》2022,(3):16-21+71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海防事业的实干家。1874年5月,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抗倭,并为巩固台湾海防采取了诸多举措,其海防经略思想可为新时代我国海防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娜莉 《神州》2012,(24):235-235
蚶江鹿港对渡碑即《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位于石狮市蚶江镇原蚶江海防官署遗址。因碑文明确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而被称为“蚶江鹿港对渡碑”。它是清代蚶江与鹿港对渡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全国唯一记载闽台对渡历史的碑刻,极具历史价值,199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
福建船政在同治五年(1866)创为,有其时代先进性。本文试从加强海防建设方面对福建船政创办的积极意义进行阐述,福建船政局的建立对加强包括台湾在内的东南沿海防务有重要意义,而且福建船政局的设立还有“护商”、“辑盗”等作用,促进东南海及台湾的飒交通,保障海途顺畅,对促进台湾开发建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澎湖群岛位处台湾海峡,包括64个岛屿和许多岩礁,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320公里。其地理位置险峻,在东南沿海众多海防要冲的岛屿中,“最险要而纡回则莫如澎湖。”自古以来,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人口流动中,其联系大陆与台湾的枢纽作用,无一岛屿可以替代。本文拟从军事上对澎湖的海防枢纽地位,以及在闽台海防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奏折是臣工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文书,中间不经任何人开拆直达皇帝。清初奏事,本公事用题,私事用奏,后因奏折既机密又能速达,故而改题为奏。奏折经过皇帝用朱砂调色之红笔批示后,称朱批奏折。光绪朝奏折现存于世的约计18万件,其中2.3万件保存在台湾,已于1973年影印出版,全套16开本26册;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汉文光绪朝奏折约15万件,其中朱批奏折约10万件。这些朱批奏折经过4年左右的编辑,采用了较先进的影印方式出版,名为《光绪朝朱批奏折》,全书共120册,是反映光绪朝历史状况的第一手材料,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08,(9):158-160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上了一道奏折.请求慈禧太后“训政”,于是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关于这份奏折的出笼.人们怀疑它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太后党的一个阴谋。  相似文献   

15.
沈葆桢是晚清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能吏名臣。他曾以翰林出任江西广信知府,升任江西巡抚。后在闽浙总督左宗棠推荐下,担任首任船政大臣达7年之久。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略者以台湾高山族居民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捍然出兵侵台.占领台湾琅峤牡丹社等地。清政府急命沈葆桢以“钦命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务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前往台湾巡防。沈葆桢赴台后,积极备战.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卫措施,争取军事上的主动权,迫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与清廷谈判、撤兵.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同时又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9·18”、《田中奏折》与王艹凡生潘昌龙对于“9·18”及田中奏折的探讨,已历经多年了,大是大非问题已然明确。不过,还有许多细微之处,在研究中尚未顾及。本文想就王艹凡生与“9·18”和《田中奏折》的关系提供一些线索和想法,同时提请人们对王艹凡生、谢...  相似文献   

17.
也说朱兰奏“刻玉为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钱币》2008年第一期载文披露了咸丰元年十月詹事府少詹事朱兰的一件奏折,朱兰提议就新疆所产之玉分割运京,刻玉为币,以解财政困难。奏折后面有咸丰的朱批“户部一并妥议具奏”,文章并说,“从现存清代档案中未能查出‘具奏’的记载”。其实户部还是“妥议”了的,在文档中可以查得出来。  相似文献   

18.
对於清代同治末年光绪初年“海防”与“塞防”之争的性质问题,在一些近代史著作和论文中,已有所评述。一度是“派系斗争”说较为流行,将这场争论视为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军阀,与以左宗棠为首的湘系军阀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爱国与卖国之争”说盛行,认为“海防”与“塞防刀之争,不是一般的策略分歧,而是维护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之争,“实质上是爱国与卖国之争”。也就是说,主张“塞防”者是爱国的,而强调“海防”的是卖国了。这些看法是否确切?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钓鱼台群岛是中国领土 ,早在明朝已有明确证据。至清朝 ,中国政府清楚列明钓鱼台是台湾的属岛。康熙六十年 (1 72 2年 )清政府指派首任巡台御史黄叔考察台湾后撰写的《台湾使槎录》报告内之“武备志”就记述了 :台湾岛西部“北有山名钓鱼台。”从地理位置看 :钓鱼台群岛位于中国东海边沿 ,地质上与东海和台湾岛同属一大陆架 ,距台湾东北仅 1 2 0 ,而距日本冲绳却有2 0 0 ,中间尚隔 2 0 0 0米深之海沟。故 1 871年的《重纂福建通志》 ,就把钓鱼台群岛列为台湾府噶玛兰厅 (现在宜兰县 )之“海防要”。就是到 1 885年 ,日本政府命令冲…  相似文献   

20.
[按]本书是清乾隆年间毓奇、福康安、鄂辉等大臣奏折底槁抄本,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原书共收奏折底槁五件,这里只选三件,对研究清代前期政治、经济和清王朝的统治政策有一定价值。毓奇在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四年任清王朝漕运总督。这期间,他多次具折陈事。这里所选的是他众多奏疏中的一件,对我们认识清代前期的潜运有一定帮助。福康安等《请募熟番补屯丁并陈善后诸事疏》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失败后,上奏乾隆帝的。奏疏的要旨在于“习戎事,除奸民,清吏治,肃邮政”《清史稿·福康安传》。因此,这件奏折对我们了解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