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史学的许多名著,如《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撰著时间都历经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有的史家撰史甚至用了毕生精力,如谈迁、章学诚。到近代尽管书写、印刷条件较古人优胜了,但史家呕心沥血、经历许多寒暑始得成书者,仍不乏其例。《日本国志》是近代史学的一部名著,曾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的创稿,是始于1879年。当时黄遵宪作为驻日公使参赞到达日本,亲睹日本明治维新“百度草创,计日程功”的巨大变化,深受启发,决心撰写日本明治维新史以作自己国家的千秋史鉴。他克服了语言不通,资料缺乏,无人襄助等巨大困难,至1882年春奉命调任驻美国旧金  相似文献   

2.
一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的提出 19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世纪初年的十几年中,也就是在清皇朝统治的最后十几年中,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环境也发了重大变化,历史发展的节奏加快了,历史学的近代化历程也加快了步伐。史学上有一件轶事,对于说明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有启发的。这件轶事是——当黄遵宪在驻英使馆任职时,薛福成在驻法使馆任职行将期满归国,这时黄遵宪把《日本国志》寄到巴黎,请薛作序,并致意云:“方今研史例而又谙于外国形势者,无逾先生,愿得一言以自壮。”薛乃为之序,时在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序文称赞《日本国志》是一部“奇作”,“数百年来鲜有为之者”。序文论到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形势和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时说:“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 “富强之机,转  相似文献   

3.
赖贤传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47-49,58
“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草完明治维新史,咏到中华以外天。”这是近代诗人黄遵宪离开日本时,在日本书写《日本国志》和吟咏扶桑风物情怀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黄遵宪《日本国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史学著作中,有一部书曾被“海内奉为瑰宝”,(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誉为几百年来少见的“奇作”,(薛福成《日本国志·序”)这就是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凡四十卷五十万言,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沉睡的酣梦。“强国御侮”为时代之音。黄遵宪所著的《日本国志》使主张维新变法的首领康、梁“至今才了解”“日本之所强”,“中国之所弱”,称之为“海内奇书”。黄遵宪进历亚、美、欧、非四大洲,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其《人境庐诗草》和《日本杂事诗》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是时代之最强音,被誉为“史诗”。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在民族苦难的感召下,一批批有志之士从各种思想中寻找“救国救民”之道。自东汉传人并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无疑也成为众多志士仁人们寻求的目标,其卓有成就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作为康梁同时代的先进人物,黄遵宪反其道而行之,在其作中展现了“排佛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而这一思想又集中在其作中的两处,一是《日本国志》中的《民俗志四?佛教》;二是五言长诗《锡兰岛卧佛》。由于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该思想,因此也往往容易被研究们所忽视。笔试从上述两处对黄遵宪的排佛思想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志》以志书体裁叙述日本史事,成书于一八八七年,是近代中国研究日本史(特别是明治维新史)的一部值得重视的历史著作,对后来的戊戌维新也曾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作者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一八七六年中举,先后随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和坡。甲午中日战后,黄遵宪投身于“变法”活动;晚年闲居故乡,开办学堂,以讲学终年。他的著作除《日本国志》外,另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诸书传世。  相似文献   

8.
1996年公布了康有为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批注,涉及丘逢甲与黄遵宪“争雄”、丘逢甲与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以及“诗界革命”等重大问题。丘、黄“争雄”确有其事,但由于当事人恰当的处理和梁启超的斡旋,终使二人成为朋友,并对“诗界革命”队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这是50多年前,西安莲湖公园中“奇园茶社”的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作当年在撰写此联时似乎就想告诉人们,这个小小的茶社之中将要发生许多“奇乎不奇,不奇亦奇”的故事。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小小的茶社确曾上演过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奇”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所建树的奇功奇勋。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一生始终怀着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政治理想,他年轻时写的《感怀》诗就直面现实和人生,“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他赞扬古代贤人关心国家、挽救时弊:“卓哉千古贤,独能救时弊,贾生治安策,江统徒戎议。”面对封建专制的黑暗的旧中国,黄遵宪在他的一生中(含国内与国外),始终在不停地寻求能疗救祖国的药方,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社会发展体制。这就是“不屑以诗人自居”的黄遵宪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海军长江抗战是国民政府抗日正面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抗战史应该书写的一页。本文拟结合一些史实,对中国海军长江抗战作初步探讨。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即把“富国强兵”、“布国威于海外”列为基本国策,大肆扩军备战。日本是一个岛国,...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是清末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学者、诗人。他于1877年随我国首届驻日公使何如璋赴日本,任参赞官,同时着手撰写《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日本历史文化和明治维新的两部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巨大。黄氏的历史观及其史学理论主张也值得在近代史学发展史上好生一书。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晚年思想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遵宪晚年思想三题左鹏军黄遵宪晚年思想中的三个问题,即他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态度,他对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曾国藩的评价,他在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政治思想之间的选择,对研究黄遵宪其人,尤其是他的思想相当重要。学界对此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结论,比...  相似文献   

14.
“赵宝重兴”,系湖州籍著名实业家、钱币收藏家沈子槎先生旧藏,是闻名泉界的仅见奇品。泉界多将其定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如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第57页:“……又有赵兴重宝(或读为兴赵重宝、赵宝重兴)钱,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惟实物极罕,以至无法对此作进一步研究……”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第827页:  相似文献   

15.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自从经过“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有了显著的发展。为了满足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的要求,明治新政府施行了发展工商业的“产业奖励”政策。它一方面废除了前此在“江户幕府”统治期间内称为“座”及“株仲间”的封建性工商业组织;一方面又着手整顿了幕府末期以来混乱的货币制度;同时又允许农民有选择职业亦即进入城市参加工厂劳动的自由。这些政策,都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  相似文献   

16.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文坛、日本文学家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及对华侵略“国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较早表述对华侵略设想,或为侵华制造理论根据的,是明治维新后在野的一批文人和作家,如福泽谕吉、中江兆民、冈仓天心等。他们的思想是北一辉、大川周明等现代日本...  相似文献   

17.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我省“首善之区”的第一部志书——《鼓楼区志》(以下简称《区志》)出版问世了。这是一部用280余万言记载2000多年文明史的鸿篇巨制,是一部广大编纂者历经5年多、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之作。作为特约编审,本人全程参与了该志的编修,深切感到,修好一部志书特别是一部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8.
“文明开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改变日本人观念的改革运动。笔者认为:“文明”就是一种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相对说来比较先进的社会文化形态;“开化”就是为达到这种“文明”的目标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日本的“文明开化”就是日本人在受到欧美各国文化的冲击时,为保存、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所做出的应变反映和积极进取的行动。从明治维新初期颁布《五条誓文》,到“富国强兵”、“殖  相似文献   

19.
胡宁 《日本学论坛》1991,(2):33-34,46
关松林同志的《试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成功之动因》一文(载《日本研究》1990年第1期),对日本近代的教育体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认为“从明治维新起……随着教育改革的完成,日本的教育实现了向资本主义教育的转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日本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这一点似乎已成定论。对此,愿与关松林同志做些商榷。  相似文献   

20.
泥爱者鉴     
泥爱,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见于明代李贤所著的《古穰杂录摘抄》,其中一则笔记起句,为“士奇晚年泥爱其子”。读到这里,顿觉泥爱二字眼生,但查词书,遍觅不得。明代焦竑所著的《玉堂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