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军兴,上海光华大学在成都设立分部。分部校政由光华旧人主持,创办经费多得川人捐助,校董亦大半川籍。光华和教育部部长陈立夫毫无渊源,政府资助不足,学校只得征收高额学费。征费之举引发学潮,川籍校董邓锡侯、向传义等地方势力支持学生,并顺势接管学校。从此,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成为一所地方化的学校,并于其后被改组为成华大学。内迁高校的地方化与地方高校的国立化路径相反,实为地方针对内迁高校或中央反向扩张教育权力之举,研究此一问题足以加深对战时中央、地方以及内迁高校三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西北联合大学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作为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内迁西北地区后组建的大学,存在时间仅一年零四个月。时间虽短,但西北联大鲜明的育人特色、教师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学生笃学力行的个性之美,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由西北联大衍生出的众多高校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迁与战时西南科技文化事业侯德础张勤抗战时期,濒于战火的几十所国立、省立和私立的高等院校络绎内迁,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一次自东向西的院校大转移,成千上万的专家教授、职员工友和莘莘学子,为保存我国高等教育之精华,千里辗转,共赴国难,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教...  相似文献   

4.
中央大学在抗战之初从南京成功迁至重庆,成为全国内迁最为彻底和成功的高校,为学校的重建和发展积蓄了力量。由于校长罗家伦本人的特殊政治身份和人际网络,中央大学迁校的决策过程反映了国立大学、教育部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中央核心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中大的迁校过程也蕴涵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与四川省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后开始着力于重建教学与研究体系,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并调动师生的"抗战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大学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战时背景使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在中央大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体现。  相似文献   

5.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徐国利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向西南、西北及粤赣闽浙等省山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徙。高校内迁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开展抗日民主运动、恢复和发展战时高等教育、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一、高校...  相似文献   

6.
巴斯 《钟山风雨》2012,(1):55-57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一般都采取单独迁徙的形式,如中央大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采取了联合迁徙与办学的形式,先后诞生了几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东南联合大学,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值得关注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汪洪亮著,中华书局2020年出版,28.2万字,68元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导致高等教育与学术地图的显著变化。既有研究大多关注西南联大、西北联大,而对成都华西坝教会五大学(包括东道主华西协合大学和内迁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这个曾被称为"华西联合大学"的办学联合体则较少措意。出于"抗战建国"须认识边疆之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大学师生满怀爱国热情,发动与组织了世所罕见的全国高校内迁运动,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其中有两则“鸡犬不留”的故事,尤为动人心魄。 其一是地处天津的南开大学的“鸡犬不留”。这是日寇暴行的结果。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南开大学师生在校长张伯苓先生的领导下,一贯高举抗日爱国的旗  相似文献   

9.
战时大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时大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金以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曾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灾难,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备受敌人侵略之摧残。然而,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中国的大学教育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战时中国大学教育何以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怎样得...  相似文献   

10.
夏泉 《民国档案》2006,(3):101-104
国立东南联合大学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收留上海内撤的公私立大学学生而筹建的一所高校。由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兼任东南联大筹委会主任,先设校于浙江金华,第二次浙赣战争爆发后迁址福建建阳。浙赣战争爆发导致上海高校师生内迁交通阻断,1943年6月,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东南联大虽未筹建成功,但在我国抗战时期高教史上仍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抗战初期.部分战区人口因受战争影响,不得不从东部向西南、西北等战时大后方迁移的几个具体同题。这里所说的难民.是指除随政府机关、学校、厂矿等有组织地内迁的人口以外的所有战时迁移人口。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可以南京沦陷为界。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难民内迁的路线表现出头绪繁多、缺乏较为清晰的主线的特点,近距离的迁徙比较普遍。到第二阶段,内迁难民群体在数量上大为扩大了,其迁移路径也逐渐从无序中凸现有序。西迁成为难民内迁的主流.武汉成为此期内迁难民的主要集中地,以它为中心,内迁的难民再往川陕云贵湘部赣及两广等后方地区疏散。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一般大学均迁移内地。然而,由于上海地区租界的存在,抗战初期驻沪高校普遍迁入租界办学或仅部分内迁。国民政府教育部通过各种渠道对留守上海高校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孤岛"内行使教育主权。不过,由于"孤岛"环境所限,教育部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贯彻。战时国家高等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之间的关系更显脆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的沟通基本断绝,各大学由于性质不同,面对汪伪政府要求注册立案的压力,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刘晓光 《黑龙江史志》2007,(8):55-55,47
<正>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态势,当今世界的国际化趋势和国内的人才市场需求都促进了科技英语的快速发展。大学英语教育应该在强化学生培养的实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人才对社会有更  相似文献   

14.
罗翠红  胡勇 《神州》2013,(14):92-92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的扩招,同一大学内的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及就业需求,因此分层次次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倩 《神州》2013,(4):114-114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为研究对象,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之学习迁移理论,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面向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影响因素,即: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最后,提出改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学界关于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青年学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些学者着眼于从政府及教育机构的角度来梳理与青年学生相关的诸多问题,比如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学生救济、战时高校内迁以及政府与高校利益博弈,等等。在这种研究中教育政策为研究主体,而青年学生是作为受政策影响的对象而存在。青年学生虽然是受政策影响的主体,但是在研究者的笔下多处于"失语"的状态。另外一些研究以高校或地域为研究单位梳理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活  相似文献   

17.
黄菊艳 《民国档案》2000,(2):95-10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广东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型的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近代化省营工厂,广州沦陷后,未及内迁的省营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荡然无存。战时粤省当局为适应战时需要在后方重建了省营工业系统。1945年粤北地区沦陷,新建的省营工业重遭厄运。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砥柱》一文介绍了敌后各高等院校艰难的办学过程和学生的刻苦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19.
关于抗战时期沿海高等院校内迁入渝,已有不少述论及,但说法不同,互相矛盾。如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一书认为:内迁高校,“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有复旦、交大、东吴、沪江、中央、之江理学院……”而李定开《抗战时期重庆的教育》一书则认为重庆“原有之高等学校15所,其中战前建立的3所,战时建立的12所。  相似文献   

20.
战时四川的农业改良与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伊始,战局迅速西逼,随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和沿海厂矿、学校络绎不绝的内迁,四川成为国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这一形势令本来就欠发达的四川省农业更加捉襟见肘。正是以此为契机,为了响应抗战,缓解军粮民食之需,四川的农业临危荷重,通过改良农业技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是由于农村封建剥削关系依然存在,加上抗战和自然灾害,这些又使得战时四川农业发展极其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