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把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国家强盛,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应当归功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一个执政党能否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归根到底看他的执政能力。我们党尽管也犯过这样那样的执政错误,但中国的革命实践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2.
刘金田 《纵横》2013,(9):8-13
毛泽东说,“我们的军队就在人民中间” 群众路线是中冈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什么是群众路线?《党章》里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党对群众路线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郭启才 《攀登》2001,20(7):16-18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把人民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制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化利益。  相似文献   

4.
许顺富 《攀登》2012,(3):47-51
中国共产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为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群众动员方式,即以政治动员,统一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以组织动员,落实群众参加国家建设的行动;以利益引导,激发群众参加国家建设的热情。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精神,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根本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紧紧地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这一切,保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时处理党群关系的最成功的经验。但是,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受着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新的变化。因而,我们应该以全新的视角来进一步密切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6.
郭启才 《攀登》2001,20(Z1):16-18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把人民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制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7.
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核心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核心,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为我们今天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在过去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它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战胜一切国内外敌人。成为举世闻名的英雄的人民军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与过去战争年代相比,人民军队建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如何认识、对待、处理这些新的情况、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抒望 《攀登》2009,28(6):1-4
所谓党的执政能力,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切能力,都是为人民执政;一切能力,都要为人民执政。归根到底,党的执政能力要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来,要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实践中历练,要在严酷的反腐败斗争中提升,最终还要由人民群众来断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过程艰苦。  相似文献   

10.
陈小梅 《纵横》2013,(9):4-7
党的群众路线,概括来说就是指党章中所讲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写入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党的根本大法——《党章》中,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党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一“民为囝之本,同依民而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每一部党章都是一部鲜活的奋斗史,其间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励精图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政治立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迎难而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抱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极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责任。今天,我们党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迈进,必须自觉地以党章砥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保持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遵循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人的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等多种需要共存的复杂体系。人的需要是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着的,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幸福,新形势下,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人的需要是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物质、精神、政治和社会等多种需要共存的复杂体系。人的需要是日益丰富和不断发展着的,正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幸福,新形势下,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始终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韩飞 《神州》2011,(6):66-67
党的建设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伟大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人民群众关心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为此,必须把党的建设作为党的使命,结合时代特点,实现党的建设的与时俱进,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6.
刘芬 《黑龙江史志》2011,(13):52-54
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本文阐述了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时代内涵,并提出了加强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初期,邓颖超和周恩来曾在武汉生活、战斗了10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她和武汉人民一起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在她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王霞 《攀登》2000,19(4):19-22
摘要: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科学论断中贯穿的一个重要思想。这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实现、发展、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郭榛树 《攀登》2000,(1):59-62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已不仅成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而且被载入了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之中,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欲与人治彻底决裂的决心。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心须调整法律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政府不能再继续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也不再仅仅是政府的一种工具,相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必须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惟有如此,才能彻底摆脱人治的窠.真正走上法治的轨道。依法治权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只有依法治权,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在专制社会里,政府及其官员一向处…  相似文献   

20.
关山 《炎黄春秋》2008,(4):77-77
解放思想要不停留在口号上,重要的一点就是顺应民意,尊重、保护和释放群众的创造。而亿万人民的创造一旦得到释放,任何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应该认识和尊重人民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