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磊 《文物》2011,(4):92-96
解注瓶也称"镇墓瓶"或"斗瓶",是汉晋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品。许多解注瓶的腹壁上都绘有北斗图案,并书有"黄神北斗"、"北斗君"等字样的解注文,用以驱逐鬼祟、护佑生人[1]。原始道教信徒认为,"北斗"有驱鬼辟邪、厌胜禳灾的神奇能力。本文尝试通过对汉代解  相似文献   

2.
王宏 《四川文物》2021,(2):74-81
瓶是常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中的一种器物,出土青铜器中也有若干自名或者被学者定名为"瓶"的文物,但是这些器物要么名不符实,要么形制特殊,并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形制特征。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青铜直颈平肩器,为解决"瓶"的定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器物的形态、功用以及在墓葬中的组合等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证明该类器物应该就是文献中所说的"瓶"。这种青铜瓶目前所见有16件左右,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西汉早期以后,青铜质地的瓶走向了消亡,汉代的瓶多以陶质为主,为生活实用器,往往与井、灶等配套出土。另外青铜瓶在青铜礼器中的地位很高,其在形制上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蒜头壶、青铜锺、投壶、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20,(6)
正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元时期较为流行,且一直流传至明清。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颈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因此它既是酒器,又是不可多得的精美陈设品。所以,这类器物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重造型优美。各个时期的梅瓶,都有着自己的不同风格和特征。唐代的梅瓶很少见。宋代时民间生产大量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口部小,颈部细短,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较小。各地瓷窑都有  相似文献   

4.
魂瓶和灯是古代随葬明器中两种不同的器物,但在引领亡者魂灵升天这一点上又有某些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魂瓶与灯在造型、功用等方面的对比,对涿州东汉墓出土"彩绘魂瓶"的定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传瓶"类型与造型来源记载传瓶的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釋道宣《續高僧傳》:"遂講湼槃傳瓶不失于兹"(1)。由此,传瓶也为唐代佛教所使用的宗教器具。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传瓶,器腹有文字:"□保□□、□□全上着、□待龙一龙三、谁不□对虎凤一保、答还一母在凰虎客、一乡去家"。也证明传瓶应当是保佑灵魂的明器。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白釉双龙柄尊(图一)底部有墨书款识,"此传瓶,有并",与李静训墓葬所出土的传瓶(图二)器形较为一  相似文献   

6.
国宝档案     
《文史月刊》2012,(1):81
乾隆御制珐琅彩捶瓶:高18.4厘米,一对,《乾隆年制》款。瓶上开光窗内四季花卉纹饰绘画,瓶颈的缠枝花卉图案,两瓶祥云瑞蝠相映成趣,相辅相成。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拍品会上,以1.4066亿港元成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咸阳市渭城区东乡新发现的3件东汉时期的镇墓瓶,并对镇墓瓶上的朱书文字"天李子解尸注"和"大一六丁解虚星"含义进行了考证和研究,为了解汉代的道教信仰与丧葬习俗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7,(2)
西岳庙文物管理处收藏的这件东汉朱书镇墓瓶,出土于华阴。本文主要从瓶腹和瓶底的朱书镇墓文和星图入手,结合现有朱书镇墓瓶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镇墓文进行标点和考释,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汉人思想文化、丧葬及"移咎去殃"的镇墓习俗等。  相似文献   

9.
包袱瓶是清人的首创,又名袱系纹瓶、布袋瓶。它创烧于清康熙年间,流行于乾隆和嘉庆时期。其器型通常是在瓶身肩部,装饰一条凸雕的包袱带或束带,再于瓶肩围过来,在中间自然地打个蝴蝶结。而器身饰凸雕的包袱纹褶皱清晰,造型独具特色、颇有创意。且施釉肥厚,釉彩艳丽,褶皱起伏明显、自然,增添了器物的雍容华贵之感。此外"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又因其器型独特,纹饰优美,令其不仅受当朝统治者的喜爱,成为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更成为了后世争相仿制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正>青铜器画中出现的青铜器有鼎、炉、等器形,比较特别的是在香几上放着的炉瓶三事(图二十二)中的簋式炉。《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炉瓶三事指焚香用的香炉、香盒和箸瓶。画中女子手中拿着的是香盒,她正从中拈取香料,另有香炉一,箸瓶一,瓶中有香箸和香铲,与《入跸图》可相互对照(图二十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淮北柳孜大运河遗址出土的"仁和馆"铭四系瓶为切入点,回顾了其研究史,对这种四系瓶的形制和年代进行分析,认为它出现于金代,流行于元代,其烧造的中心窑场在河北磁县彭城镇,流布于冀、鲁、京、皖北、内蒙等省区.作为酒具,"仁和馆"四系瓶上的这种与酒肆有关的名号反映了当时酒肆繁昌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7,(5)
1985年,陕西临潼县庆山寺地宫出土了一件高浮雕人头胡瓶,造型奇特,腹部有六个高浮雕人头,但是它的产地及其艺术内涵迄今无人解读。据我们检测,这个胡瓶是黄铜(铜锌合金)打造的,当即法藏敦煌文书(P.2596)所谓"鍮石瓶子"。这件胡瓶采用鹤嘴流,器型与粟特胡瓶相同,而腹部高浮雕人头像实乃印度教战神塞健陀像。推测这个胡瓶的产地当在粟特与印度之间的罽宾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遗址)。庆山寺地宫出土鍮石胡瓶相当重要,为我们探讨印度教神像影响粟特火祆教艺术提供了又一范例。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作为"海丝"核心区,保存有大量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珍藏在福州市博物馆内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便是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历史的重要物证。一、孔雀蓝釉瓶见证福州与西亚等国的贸易孔雀蓝釉瓶,1965年出土于福州市北郊新店乡莲花峰南坡斗山塔仔里的刘华墓。刘华是南汉国南平王刘隐的次女,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嫁给王审知的次子王延均,唐封燕国明惠夫人,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卒于闽。墓中共出土3件孔雀蓝釉瓶。  相似文献   

14.
丁步平 《南方文物》2014,(4):212-214
<正>在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传统陶瓷器型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陶瓷文化的宝贵资料,"梅瓶"就是其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类,以其历史悠久,窑口众多,造型独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一、梅瓶的起源"梅瓶"一称始于清代,至迟在清代末期已经出现。如清末民初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中指出:"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窄,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余姚市文管会藏有1件内铭"食瓶"的唐越窑青瓷,现介绍如下: 瓶盘口,口大于腹,喇叭形长颈,下腹收敛,玉环底。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外底露胎。胎质灰白,器壁较薄。颈下部置4耳,集两耳于一侧,形似双复系(图一)。腹部阴刻:"食瓶一口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造"(图二)、"平十六郎"(图三)。口沿残,器身下部已脱釉。口径20.5、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 色瓶"、" 公用"等几款新发现的古代瓷器铭文作了分析和考证,为中国瓷器发展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宜均"是指江苏宜兴生产的一种带釉陶器,一般认为从明代中叶开始流行,清代继续发展,其中以乾隆、嘉庆年间宜兴丁山的葛明祥、葛源祥两兄弟所烧造的最为著名。安徽博物院收藏有两件"葛明祥"款宜均器,本文略作介绍,以与同好共赏。一、"葛明祥"款橄榄瓶与象耳瓶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两件"葛明祥"款宜均器,分别是橄  相似文献   

18.
朱江 《文物》1957,(11)
镇江"昭关喇嘛石塔"地方传说市西小码头观音洞,留有三国时孙权与刘备联姻吋建的"石瓶"遗迹,还有"一干一戈",表达"平定干戈"的意思。考。遍查地方文献丹徒县志、京口三山志,均无只有"观音庵"与"昭关"的简记。"石瓶"其实是一座喇嘛塔,建筑在"昭关"项上,全系石料所造。塔高4.58公尺。塔座四叠,上盖复莲台。塔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初平元年"陶瓶朱书内容入手,对其进行研究。认为此瓶并非东汉之物, 而是后人所做的赝品。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5)
<正>"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高29.8厘米清乾隆粉彩缠枝花卉双龙耳瓶,浅圈足,鼓腹,颈部细长配以双交龙耳,唇口微微外翻。器型简洁流畅,尽显富贵典雅。圈足外侧矾红描金绘卷草纹为边饰,瓶腹上下部分以粉彩绘蕉叶纹和如意云头纹为辅助纹饰,瓶腹中心以粉彩绘大朵缠枝花;颈部以粉彩绘缠枝莲纹,口沿外侧粉彩绘如意云头纹。瓶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