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安荣  严蛟  刘涛 《沧桑》2013,(6):208-211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特别诉讼类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救济环境公共利益,它是原告基于环境和生态自身受到损害而提起的旨在治理和修复已受损的环境的诉讼。当前许多被认定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其实并非真正的公益诉讼案件,众多学者们的环境公益诉讼分为环境民事公益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错误认定,究其原因在于理论界和实务界未合理界定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而将其与环境侵权诉讼相混淆所致。本文在总结各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至2012年公开报道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实际案例加以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2.
所谓异地诉讼是指改变案件的原管辖地,依法移送案件至异地受理的诉讼活动。秦汉时期司法程序的重要原则是"一法行之于一国",异地诉讼即是保障这一原则的重要程序。当时的异地诉讼程序包括"合"与"分"两大方面:将共案但分系异地之囚"合"于一处的司法管辖;在一定条件下将本地之囚"分"于异地审理。秦汉时代设立异地诉讼程序,是防止地方干预司法的重要策略,对维护司法公正与统一的司法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诉讼相比,仲裁在解决民事争议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建立环境民事侵权仲裁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环境民事侵权仲裁的制度设计具有区别于一般仲裁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古罗马的前期,犯罪行为按照“公犯”与“私犯”进行划分,与此相适应,刑事诉讼程序也被区分为基本的两类,即“公犯之诉”与“私犯之诉”。本文以两类诉讼制度、事实为根据分析了古罗马刑事诉讼的动力和诉讼模式的特征,以期对我们今天在不同的诉讼制度之间进行选择与取舍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慧娟  宋亚琼 《神州》2013,(33):231-231
2013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正式施行,新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增设了小额诉讼程序,这意味着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小额诉讼程序之概念和特征小额诉讼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前者与传统的简易程序并无严格区别,我们这里所提及的小额诉讼程序是指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它是指基层人民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的小额法院审理数额较小的案件所适用的一种比普通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的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
王晖 《丝绸之路》2010,(10):101-102
在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中,数额不大的纠纷和轻微权利受到侵害后需要得到救济的情况频仍。我国的民诉法虽对案件审理部分做了简化,但远不能满足对简易民事案件审判的要求,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种与案件类型相适应的新的诉讼类型已进入法学界的视域。本文在对小额诉讼的指向对象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具体建构。  相似文献   

7.
赵旭 《史学月刊》2005,(5):36-42
宋代是诉讼制度大发展的时代,其突出表现是越诉和直诉制度的完备。这些制度无疑为民间诉讼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但由于官僚政治内在的弱点以及贱讼思想的一贯存在,越诉和直诉制度在执行中尚存在种种弊端。另一方面,由于宋代家法的复苏并呈现出新的聚居特点,家法对诉讼的消弭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尽管宋代民间诉讼虽出现了以江西为核心的南方地区多讼和讼学不断发展的现象,但在国法和家法的双重压力下,其发展受到重重限制。  相似文献   

8.
《周礼》"肺石"之制与"路鼓"之制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慧辉 《史学月刊》2007,(6):126-128
直诉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指某些重大案情或冤抑莫伸者,可超出一般诉讼管辖和诉讼程序的范围,直接向最高统治者申诉。关于古代直诉制度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中的“路鼓”和“肺石”之制。《周礼.秋官.大司寇》:“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  相似文献   

9.
倒签、预签提单的法律性质非常复杂,目前学术界存在合同责任、侵权责任、责任竞合等多种学说,但其中任何一种学说均无法单独给予全面正确的解释。这将导致案件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适用等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判决。本文尝试探求对于倒签、预签提单法律性质一种较为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齐慜哲 《区域治理》2022,(6):128-131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确立了自甘风险规则,自助游侵权案件作为一类与自甘风险规则关联性较高的频发案件,其对于此条款的适用首先需从主体资格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对自甘风险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区分,严格限定自甘风险在自助旅游侵权案件中的适用范围,并分情况认定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同时应将自甘风险作为一项免责事由进行适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地方诉讼规则,各地衙门颁行的《状式条例》被印制于状纸之末,重点约束案件当事人审前的各种诉讼行为,包括:远年旧案不得起诉;无证据的案件不予受理;限制老幼妇女等人的诉讼资格;限定状纸书写形式、字数及案情叙述方式等等。《大清律例》主要是关于定罪量刑的实体法,清廷修例大都是针对某一刑事案件定罪量刑产生的实体法补充条款。因此,融汇了历代法律的传统与统治者意志的《状式条例》未能成为国家法典的一部分。这种具有"案件受理规则"特征的《状式条例》致力于实现官方对诉讼秩序的控制,其核心内容大同小异,部分弥补了国家法典涉及规范诉讼的条文甚为零散和简陋的状况。它成为清朝当事人人所必知、影响至广的"诉讼法"。  相似文献   

12.
正封建专权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常常出台一些笼络安抚、听取百姓疾苦的措施,直诉制(上访制)即其中之一。直诉制的意思是,某些重大案情和冤屈莫申者,觉得自己的正当利益被误判而受侵犯时,可超出一般诉讼管辖和诉讼程度之范围,直接向最高统治者申诉(类似"上访"),以达到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深圳市举行的一次城市道路规划听证会,引发出对城市规划诉讼特性的思索。通过将城市规划的一些基本属性与法理结合起来分析,认为城市规划成果以及城市规划制定有着不可诉的特性。依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应提倡城市规划不可诉,这将有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立法创新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4.
寇晓燕 《神州》2012,(28):134-135
非羁押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构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采取不羁押的方式进行侦查、起诉和交付法庭审判的诉讼活动。为提高诉讼效率,减少社会矛盾,针对轻微刑事案件,禹王台区检察院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构建非羁押诉讼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五一广场东汉简中,有十余枚简内容涉及临湘县右仓曹史谢豫上言县廷请求延长雷旦诉张董案侦查期限的文书。女子雷旦控告县狱书佐张董在其丈夫前亭长雷良入狱期间索贿,县廷接到告发后,向当值右仓曹史谢豫下“廷书”,命其进行立案前调查取证工作。因张董拒不承认索贿,无法定案,而县廷规定的侦查期限已近,谢豫于是上书请求延长侦查期限,追加证人。该文书虽有缺简,但构件基本完整,很好地呈现了东汉时期县基层行政文书的基本格式和立案司法程序。文书中的“即讯”指到原告家中讯问诉词。“少”为一种雇佣身份,可能是东汉时长沙地区对“仆”的称谓。“债”通“赁”,“债(赁)某为少”反映的是民间雇佣之事。“效亭长”为“效功亭长”的省称,“效功”是让职务过失者将功补过、以观后效之义。“主人”指出租民房的房主。“爰书”在本文书中指经原告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诉词,推而言之,汉代的“爰书”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的诉讼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16.
王淑红 《攀登》2008,27(4):140-142
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把握不当,就容易造成侵权,尤其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不利于他人名誉权的虚假新闻,会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因而,新闻媒体常常成为名誉侵权的被告。怎样防范才能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这是大众传媒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永红 《沧桑》2010,(3):53-54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诉讼制度的新型诉讼制度,它在我国的确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需要深入细致的理论准备和一定时期的实践探索。针对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存在的诸多障碍,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隐私权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类媒体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案例亦时常见诸报端。目前,隐私权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2009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侵权责任法,并于次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隐私权在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得以确认。作为一种事实(史实)的记录,地方志书也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这是志书编纂时需要审慎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元代文献中,江南地区普遍呈现出"好讼"现象,但相关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主观建构的话语,而非对诉讼状况完全"客观"的记录。在这种话语中,现实司法压力几乎完全转为对民众"好讼"之风的批判,诉讼的合理性以及造成司法压力的根本原因皆被排除在话语之外。这一话语之所以在元代盛行,既根植于元人的"贱讼"观念以及对江南风俗的负面印象,亦是元代国家和江南地方官员应对"滞讼"困境的一种策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元代江南民众的确有以诉讼解决纠纷的倾向和惯习,但诉讼的可能代价又使其不能不有所顾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诉讼通常是两难下的权衡。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隐私权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类媒体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案例亦时常见诸报端。目前,隐私权已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2009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侵权责任法,并于次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隐私权在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得以确认。作为一种事实(史实)的记录,地方志书也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这是志书编纂时需要审慎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