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幼儿版画是我们东海县的地方特色,也是我园的特色教学课程。近年来我们尝试着对小班幼儿实物版画材料的利用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项研究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对幼儿版画创作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的,旨在更好地开展幼儿"版画"创作活动,传承版画艺术,提高幼儿版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品质。现将此研究开展的应用价值、实践的活动以及成效等综述如下,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的身体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成长阶段,身体锻炼活动对幼儿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乃至健康的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幼儿园的各种体育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玩了一会儿后就闲在一边无所事事,通过观察与了解,我们发现这是幼儿对体育活动方式不感兴趣的表现。为了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幼儿自我需要,使幼儿想玩、会玩、爱玩,我们提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进行的活动,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渗透了教育的目的要求。田园教育理念则将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将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关注幼儿在情境中的行动,关注有效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幼儿学习。区域活动又叫游戏角、活动角,它的根本特征便是游戏性。它是教师为幼儿自主游戏和活动而专门创设的空间,它既是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平台。对小班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既符合他们活泼好动、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幼儿的数学活动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的过程。通过游戏和自主操作的方式学习数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游戏中的可以操作化的内容,有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以“慧玩”数学区活动为例,谈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数学区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活动区域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特点,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做最想做的事,玩最想玩的游戏。我们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创设了多种特色区域。我园的活动区域包括动手动脑操作区域和发展语言区域。动手动脑操作区域活动中有"拖鞋制作中心""杯垫变变变""小折盒制作区"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版画是融画、剪、贴、印为一体的综合性手工制作活动,既能满足幼儿喜欢动手的愿望,让幼儿从形象和心灵的角度,在玩玩、画画、剪剪、贴贴、印印的版画制作过程中尽情地宣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造型智慧。如何找准版画活动的最佳切入点,让幼儿爱上版画,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区域进行活动,我发现点歌台一个孩子也没有。于是,我轻轻地说:"点歌台谁愿意去玩啊?"没有人应答,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没有听见吧!于是我声调提高一点又说:"孩子们,今天谁愿意去当歌星啊?"这时,文文在超市中举手说":我去吧!"后来有几个幼儿也陆续去了点歌台玩。刚开始,文文等几名幼儿拿着话筒有秩序地上台有模有样地唱起歌来,可是没  相似文献   

8.
正版画是通过绘画、制版、印刷等基本流程来呈现作品的一种绘画艺术,选择"版画"作为大泊幼儿园的特色项目,是因为幼儿具有天生的探索兴趣,版画可以让幼儿在动手和动脑中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一直以来,大泊幼儿园都坚持以幼儿为本,结合版画的育人特点,逐步构建富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版画教育的理论框架、教学内容、活动材料和技法体系。通过借鉴、比较、尝试,不断反馈、调整、研究,初步确立了幼儿园版画教学的活动课题系列,选用和改进了适于幼儿操作的教学工具和材料,培养了一批有版画教学特长的教师,促进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沙子是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很好材料,玩沙活动是我们提供给幼儿最自由、最美好的活动之一,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活动。玩沙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以直接参与的创造性活动,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娱乐性强,可以很好地满足儿童随意摆弄、操作、尝试的活动需求,在肆意玩耍中挥洒儿童的活动天性,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良好发展。我园现在使用的课程是江苏省教研室编著的《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该课程是以主题形式进行的,综合  相似文献   

10.
正《纲要》是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的诸多游戏中,无论是大班的幼儿还是刚进小班学习的幼儿,最喜欢的还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贴近生活、了解生活的重要手段,它能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幼儿对生活的印象,它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我园结合小班幼儿喜爱糖果和喜欢玩"娃娃家"的特点,设置了一个"糖果屋"和"娃娃家"等区域场所,糖果屋分为"糖果加工坊、糖果特卖会、糖果秀、糖果创意师、甜蜜水果茶"等几个区域,"娃娃家"按照家庭的结构配备了不同的家庭设施,设置了不同的家庭成员角色。教师针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具体情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种游戏环境,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内容的相互融合、交互作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支持幼儿经验增长和能力提升,这对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丰富游戏内容,推动游戏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物多玩从同一种玩具出发,变幻出各种各样的新玩法、新创意,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热爱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让孩子对同一种活动器械不断的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开发?一物多玩,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亲子读书又称“亲子共同阅读”,即以图书为载体,以书籍为沟通纽带,使幼儿与家长们一起享受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这也是使幼儿真正喜欢上读书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让爸爸与孩子们共读同一本书,很容易使幼儿们感到读书是一种十分愉悦的行为,从而也更乐于自觉地去完成读书。而透过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成长、学习。共同阅读活动也给家长们提供了和幼儿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也是最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着各种不同的游戏,其中最为熟悉的就是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但是,从现状来看,老师们经常会把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分开,造成了幼儿发展的不平衡。如:大班老师觉得区域活动更为重要,因为个别化的学习性的内容多,而剥夺了幼儿角色游戏的时间;相反,小班老师觉得角色游戏更重要。只有让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相融合,进行互补,游戏中的领域才不会严重失衡,孩子们在游戏中,与材料、环境以及同伴的互动中会不断发展。那么如何让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有效融合呢?  相似文献   

14.
南京实验幼儿园明发滨江分园小(2)班始终注重幼儿个性能力的培养,经常性地开展家园互动、亲子游戏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大大提升了孩子的智力,加深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了孩子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涵英 《南京史志》2022,(27):64-65
<正>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即教育源于生活。在“知行合一”理念的主导下,我园开展了足球特色课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本文从理论基础、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阐述儿童足球课程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每个幼儿都是一本书,幼儿的美术作品向教师展示了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及当时的情绪情感。教师不仅要看到表面的东西,还要关注深层的内容,使自己更了解身边的每个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地发展。因此,在关注幼儿美术作品时,  相似文献   

16.
李艳 《南京史志》2011,(8):50-51
幼儿喜欢涂鸦,版画是适合幼儿涂鸦的方式之一。版画活动能满足他们天生的创作欲望,也是他们迈向成长的表现,更是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萌芽。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幼儿油印版画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油  相似文献   

17.
<正>学习无处不在。对幼儿而言,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他们获得经验与能力提升的非正式学习活动。非正式学习是指包括信息和内容在内的一切事物或者是非正式的人与人的交流,如交谈、讨论等。非正式学习,是指在正式活动教学以外的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学习。身处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就是非正式学习的“代言人”,他们的活动地点与课堂不局限于教室、操场等具有具象化名称的地方。班级的某个角落、区域里某个社会缩影、雨后出现的水洼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体验场。这种“非正式”经验的获得,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身边事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午餐后的时间,是幼儿自主活动或散步的时间,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让他们享受更多的快乐。进入大班后,幼儿的嗓门变大了,也更会自己玩了,想让他们固定地坐在一个地方呆上半小时,是一件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9.
正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在游戏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20.
顾玲洁 《南京史志》2022,(16):94-95
<正>在项目活动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基石,和幼儿共同绘制网络图,并及时把握随机教育,调整实施策略,满足幼儿需求,为幼儿的成长铺路。而课程故事,则是通过对活动内容的梳理和筛选,总结活动内容,反思活动过程和教师行为,帮助教师看懂幼儿,并让下一次的活动变得更好。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求,追随幼儿的探索和发现,及时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项目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活动。本文以探索活动“谁生的蛋”为例,阐述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如何支持幼儿的探索,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