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红梅 《南京史志》2023,(28):14-16
<正>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是一所百年老校,2012年组建凤凰园校区,以“尚美立人”为办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创新——发展”为主旋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积极打造艺术特色教育品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聚焦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以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师生成长、艺术展演为载体,加强艺术课程建设,提升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促进学生艺术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英 《文史月刊》2012,(Z3):252-252
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期间是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对他们人格、内在品质、价值观、情感知识、能力等诸多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人类精神财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不可忽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汉语课程中不仅学习汉语,同时也在学习涵盖于其中的人文内容。预科汉语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可以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教育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处于转型期的预科汉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侯洁 《神州》2012,(16):284-284
新的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政治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黄嫄 《南京史志》2023,(20):34-35
<正>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笔者所在园“历行”课程植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切实从幼儿生活、幼儿需要出发,让幼儿在亲历、体验中获得素养发展。“历行”课程注重幼儿的亲身参与、实际体验,是根植于幼儿生活的亲历式课程。为了实现“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的教育追求,幼儿园开展基于安吉游戏精神的“历行”课程优化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5.
《人文地理》2004,19(3):77-77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决定于2004年8月7-10日在徐州举行2004年学术年会。会议由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淮海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本次学术年会以“人文地理学学术与教学研究”为主题,内容涉及到人文地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会议的重点将突出:1、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与改革;  相似文献   

6.
王改香 《神州》2011,(6X):69-69
最近几年,思想政治课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进入“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进入开卷考试;课程改革突破偏、难、繁、旧的“包围”走进了新课程。尽管如此,政治课改革还不完善,素质教育仍有障碍;开卷考试存在弊端;新课程实施遇到困难。所以必须“灌输”与探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杨彩霞 《神州》2012,(30):128-128
高职教育使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能型的“技术人文者”的重要阵地。本文将首先阐述一下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再谈一下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姜朝晖 《丝绸之路》2014,(24):73-74
高校课程的安排除专业课程以外,应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因为高校对一个学生的培养从根本上是“谋生”和“立身”两个方面。应试教育使得中学教学中已无暇顾及“育人”,一个学生的弱点,甚至是人格上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渐渐显现出来,这个缺失只能通过后期教育来补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专业,不是说让他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是在越来越深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素质课程的合理安排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书杰 《神州》2012,(13):299-29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先锋。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遵循“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开放的大课程观原则;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冀会民 《神州》2011,(7X):229-229
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影响了教育的实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学习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探索了一条“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王钢 《神州》2012,(7):335-335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垃意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员人文素质必须以阅读教学为根本,教学思维由“作品中心论”变为“学员本位论”,作品解释主体由“公共解释”变为“个人解释”,这样才能形成接受性学习教学方式。学员阅读是为了追求想象的方法,而不是获得虚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唐丽慧 《神州》2013,(1):103-103
中专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一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着人的心理素质。如果把语文教学当成是“熊掌”,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熊掌”和“鱼”能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渗透的重要载体。两者能够进行完美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邹敏 《南京史志》2023,(23):79-8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对话”理念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育理念,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供了新活力。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在课程环境创设中聚焦主题课程目标和本班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做好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引发有效的“师幼对话”“幼幼对话”“自我对话”,创造性地激发幼儿在课程环境中主动学习,建构新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施陈敏 《神州》2011,(10):89-8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界致力改革和优化核心问题,尽管当前作文改革百花竞艳,但仍然陷入“以文为本”误区。本文就作文教学如何体现人文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南京史志》2023,(37):26-27
<正>“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贯穿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思想发展及教育实践。“活的教育”,即“以活的教师,用活的内容和方式,培养活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主张建构和实施“活的课程”。他为此提出为国立人、多元跨界、多样弹性、生动实用、按需设置等课程目标观,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7.
袁春艳 《神州》2011,(9):88-88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过程中,情感发展是最重要的因素。在高中英语的课程改革中也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理科相比。文科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更加密切。高中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综合能力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相似文献   

18.
王娟 《神州》2011,(6X):46-46
人类文化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对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本文对从新课程本身的特征、宏观社会以及学校内部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若干主要因素。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现有的教育体制、改革措施,而且还有执教者的素质及社会环境等。深入探析这些因素,有利于促进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改梅 《神州》2012,(6):109-110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的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0.
曾剑 《神州》2011,(8X):92-93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视程度,对这门课程从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