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廷 《百年潮》2007,(8):39-42
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经验不足、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我国依靠自身力量,建成了这一工程,令世界瞩目。丹江口水利枢纽兴建于1958年,1968年建成拦洪发电。1973年全部竣工。我当时作为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水利枢纽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丹江口水利枢纽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2.
唐宁 《江汉考古》2005,(1):97-97
受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在湖北省物局领导下,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核查编制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水库淹没区湖北省物保护专题报告》于2004年月11月中旬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约在公元前11世纪末,楚国于丹阳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尽管存在不同的声音,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这座丹阳城极有可能就在今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内。2005年10月,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正式开工,有关古楚王国发祥地及楚文化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无锡市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丹江口库区鳖盖山墓群进行了发掘,发掘出2座战国墓葬和24座汉代墓葬,为研究江汉地区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由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移民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正文约68万字,附彩色图版24版,定价258元。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  相似文献   

6.
<正>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由于丹江口水库将于2014年10月蓄水,正常蓄水位会由海拔162米提高到172米,为了在蓄水前多抢救一些被淹没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资料,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丹江口库区对海拔172米以下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工作。我们有幸参与了这次调查,深切体味考古人的生活。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2010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大坝加高工程,对属于未来淹没区的浙川下寨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晚期遗存.尤其是石家河文化墓葬出土玉石钺和王湾三期文化灰坑出土的骨雕龙,为比较重要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正>1958年9月,为支援丹江口水利工程和湖北省西部地区的工程建设,同时改善鄂西北粮食外运的交通条件,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面貌,中共湖北省委决定修建一条从汉口到丹江口的地方铁路,即汉丹铁路。这一铁路,按一级干线铁路设计,全长412公里,但由于未能列入国家计划,主要依靠湖北省自筹自建。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丹江口库区移民与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又是我国环境脆弱贫困地带之一。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库区移民的过程,移民对经济开发的贡献,库区经济开发的层次和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指出移民的经济开发既有导致环境恶化的一面,又可优化环境。从而为库区移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孙逊 《世界》2014,(1):170-171
我是一个喜欢背着行李走在路上的人。城市的钢筋混凝士森林总让我感到慌张和冰冷。曾经有幸跟随探索频道拍摄纪录片,从丹江口大坝一路北上,沿着连绵不绝的人造水渠探访南水北调工程。也曾经随盾构机深入地下,报道京沪高铁的修建。很遗憾,所有这一切神奇的经历只有我自己去感受,没有能和妈妈一起分享。而这次终于能带着她一起上路了。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申明铺东遗址文坎沟东地点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龙山、西周遗址和东周、汉代、六朝墓葬,其中东汉时期砖室墓6座,出土随葬器物47件,为研究丹江流域东汉时期的墓葬形制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电厂解列 1972年7月27日10时7分,当时发电量居湖北之首的丹江口水电厂(以下简称丹江电厂)发生事故。正在向鄂东方向输送18万千瓦电力的丹汉1回线上的一个保护开关误动作,使得丹江电厂瞬间与全省电网解列(与电网断开),对武汉、黄石地区的供电骤然减少,电网出现剧烈振荡,周波、电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和2013年3月至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单岗遗址先后进行两次发掘。在第一次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屈家岭文化的文化特征与年代以及聚落布局与结构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回顾丹江口工程兴建走过的艰辛历程,情景历历在目。当年10万建设大军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下,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聪明才智,修建了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坝锁二江(汉江、丹江)、成两库(汉江水库、丹江水库)、跨三省(湖北省、河南省、陕西省)的大型水利工程。现在烟波浩淼、水天相连的人造海洋——丹江口水库已成为南水北  相似文献   

15.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当代中国一条水的生命线。工程从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汇聚而成的丹江口水库取水,穿越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经河南、过河北到达北京、天津。其中河南不仅仅是干渠流经的完整省份,而且是库区淹没的重要部分。2005年至2012年,河南省组织力量对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沿线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座城市数百处古遗址进行保护,发现、发掘各类遗址265处,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由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移民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本,正文约75万字,附彩色图版28版,定价268元。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存。《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四卷)共收录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  相似文献   

17.
一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我接手搞三峡工程是1958年成都会议以后。那时中央发了一个正式文件,即《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这是经过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通过,5月份发下来的。长办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组织实施,于当年9月我担任长江三峡工程设计领导小组组长,要求两年之内提出初步设计。原来我是负责丹江口电站设计的。我接受这项工作不久,正遇上苏联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工程截流,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由李锐带队,我是成员之一,赴苏参观截流。当时,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对国内三峡水利枢纽很关注,1958年11月中国驻苏联大使馆…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县试点移民搬迁启动前夕,南阳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我从内乡县政府调任浙川县政府县长。随后的三年多,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亲历了那一个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也耳闻目睹了在移民迁移安置中广大移民乡亲、移民干部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英雄壮举。这段经历虽已过去三年多了,但那一幕幕用汗水、泪水和血水交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岭墓群Ⅱ区的83号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出土鼎、罐、瓮、壶、仓、灶、井等陶器和铜盆、铜甑、铜釜、铜五铢钱、铜兵器、铜车马器、铁剑等随葬器物99件,年代为西汉晚期,为汉墓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炮火刚熄,中共中央一纸命令,把一位挥师征战的将军调到了长江边,毛泽东、周恩来派他来管理长江水利。从此这位多年鏖战沙场的军人,便改行当起了长江大总管,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双目几近失明。他,就是被人称为“倔老头”的林一山同志。此刻,他对我谈起周恩来生前对三峡工程的关注,那无尽的话语似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环顾林老居室的四壁,我似乎置身在水的世界。西墙并列悬挂的荆江分洪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陆水试验坝、葛洲坝工程等巨幅彩照,记录着林老为中国水利事业40年奋斗的足迹。引人注目的是单独悬挂在东墙的那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