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东北叛党投敌集团”,是“文化大革命”中阴谋家康生一伙炮制的一桩假案。康生一伙为打倒一批原籍东北的党、政、军领导干部,蓄意把“七七”抗战之前成立的中共外围组织──东北救亡总会,颠倒黑白地诋毁为“东北帮”、“东北叛党投敌集团”。原总会领导成员,都被打成叛党投敌分子,不少人被迫害致死。1967年4月29日被逼服药自杀身亡的原中央调查部常务副部长邹大鹏,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曾长期在邹大鹏同志领导下工作,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关于康生炮制“东北叛党投敌集团”和邹大鹏之死的一些情况,作简要回顾,以示对老领导邹…  相似文献   

2.
成龙 《攀登》2006,25(6):138-141
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关系的研究是国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文革”的起因、社会后果以及否定“文化大革命”与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构成了国外“文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文革”结束30周年之际,探讨国外关于“文革”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反思“文革”教训、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吸取历史教训以及坚定改革信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刘国新一、“文革”史研究的一般情况(一)“文革”史研究的起步国内对于“文革”史的研究起于何时,看法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10月就开始了。当时,一大批亲身经历“文革”的人开始讲述自己在“文革”中...  相似文献   

4.
文革期间,浙江诸暨发生过两起无中生有的大案。一起是1968年,发生在诸暨县新壁公社的“反共特卫大队浙南革命人民造反队A号57支队”反革命集团案,牵涉到8个公社,3个单位,63人;一起是1969年安平公社、和济公社的一起名为“反共救国军四明山挺进纵队”反革命集团案,先后涉及11个公社51个大队和单位,391人,其中公开隔离审查138人,未公开审查的253人,审查中程度不同被吊、打的105人,拘留审查4人,自杀2人。两起案子,不但都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假案,而且都是威胁诱套、逼供刑讯、屈打成招的冤案。  相似文献   

5.
“文革”前,张春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资历、人望俱不足道。在“文革”中,张春桥青云直上,一下子跻身中国政坛最高层,成为“中央文革”副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在“文革”十年的政坛上,张春桥高居“中央首长”之位,翻云覆雨,兴风  相似文献   

6.
涤生 《湖南文史》2010,(3):40-42
王力、关锋和戚本禹曾是“文化大革命”中响当当的知名人物。然而,当真理最终战胜虚妄,理智最终战胜狂热,“红色风暴”过后,他们的人生结局究竟如何呢? 王力:“中央文革”第一号“大笔杆子” 王力在进“中央文革”之前,就写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中央文革”成立时,在“中央文革”内部,关锋、戚本禹、姚文元的地位要比王力低,因此说当时的王力是“中央文革”第一号“大笔杆子”,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7.
一位退休副市长凭借个人良心和声望创建了中国首个“文革”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力维持,困境重重。像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政治压力、个人良心、现实利益、乡土逻辑、宗族传统、法治观念在这里较量着。捍卫者对“反思文革”也有不同理解,他们相互审视对“文革”的反思本身,是不是摆脱了“文革式”思维  相似文献   

8.
“文革”经过30多年的沉淀,人们对这段历史已级逐渐淡忘了。那些曾经在千家万户中随处可见的“文革”间的工艺品、宣传品、日用品绝大多数已被毁损、抛弃或流失。可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一股收藏“文革”文物热。人们热衷于收集毛主席像章。语录、邮票,但也有人目光转向“文革瓷”,北京古玩城拍卖行的副总经理耿金友先生就是收藏“文瓷”中的一位佼佼者。“文革瓷”是指文革期间生产制作的、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生活及工艺陶瓷品。这个时代的瓷器在设计制作上很少考虑艺术美感、装饰效果,而是刻意追 求政治主题和思想内容。题材多为毛…  相似文献   

9.
封佩玲 《炎黄春秋》2004,(11):49-53
“文革”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是充满血腥、荒唐的一段历史,我们这些从“文革”走过来的人有责任阻止它的重演,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文革”的丑陋和邪恶记录下来,留给后代,从中接受教训。“文革”荒唐事比比皆是,我写下几件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许微不足道,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些荒唐事的可笑、可气和可悲。这些事,儿辈或许多少知道一点儿,孙辈可能完全陌生了,一定以为奶奶为他们讲“天方夜潭”的故事,故而把这些血泪斑斑的残暴行为命名为“文革逸事”,让后人来评说吧。  相似文献   

10.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忠于革命,功勋赫赫,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终被残酷地迫害致死,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桩大冤案。但历史最终对他作出了公正的评价。欲知详情,请惠阅《“文化大革命”中的贺龙》一文。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1999,(12)
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196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来到国防科委机关任参谋工作。自此,我们一直共事了十多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机关,其中有十年是在“文革”的岁月中度过的。李敏在“文革”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我对李敏的认识也是从“文革”前后开始的。“文革”之后,李敏和我谈起她从学校到国防科委机关后的这一段工作经历,使我对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人,都有对那个时代的个人理解。今天写“文革”,绝大多数人都把自己说成受害者,鲜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曾加害于人。本文从北京女中学生的视角,回忆了“文革”中北京第一起打死人的事件。审视历史,反思既往,但愿“文革”这样人为的灾难永远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力平 《文史博览》2013,(11):64-64
“血腥”和“愚昧”是“文革”的两大特点。十年浩劫,满是荒唐,“打鸡血”便是一例。一边是大破“四旧”封建迷信,一边却又迷幻于“神水”、“圣水”、“打鸡血”、“喝胃宝”、“甩手疗法”等“神奇”、“科学”和“专业”的“养生绝招”,“文革”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4.
1973年1月,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王良恩在遭受诬陷和批判中自杀身死;文革后中央曾专门下文为王良恩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然而对于这桩本已清楚的冤案.却一直众说纷纭,甚至在死者辞世几十年后还有人指责他是“林彪的人”。那么,王良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围绕这一案件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5.
手头有一张“文革”期间拍摄的黑白照片,是我与已故中顾委常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镇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留念。照片虽已微微发黄,但照片上那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以及黄镇那将军大使的风姿都还依然清晰。每当我打开相册,审视这张照片时,黄镇在“文革”中历经劫难和一身正气的抗争情景,就像影视一样,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1966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代,这一年全国爆发了长达十年的“文革”运动。那时,黄镇是我国首任驻法国大使,我是留法学生。在“文革”浩劫中,黄镇身在国外,可也未能幸免。在留学生归国参加“文革”…  相似文献   

16.
多少干部和知识分子“文革”中上过干校,个中酸辛皆有体味。“文革”前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文革”后任总编辑的李庄撰写的这篇文章,既描写了他所在干校的众生相,又记下了他自己的委屈、迷惘、深思和领悟。通俗如话的文字,貌似随手拈来的所闻、所见、所感,留给读者的却是为人、处世、立业、治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丁戎 《沧桑》2009,(2):15-16,37
1975年,邓小平以迥异于“文革”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迅速扭转了中国铁路长期混乱的状况。但随着邓小平政治生涯再度面临考验,同样的措施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效果就不再明显。说明在维护“文革”的前提下,邓小平进行整顿的可贵和扭转“文革”造成的混乱局面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丁龙嘉 《炎黄春秋》2012,(10):15-21
2012年4月8日,"文革"中蒙冤遇害达1.7万多人的假案"赵健民特务案"的第一蒙冤人赵健民,走完了人生之路。我之于赵老,虽属晚辈,但相识达30个春秋,相知亦有所了解。回顾他的百岁人生,可以归纳说为民族为大众做出了十大贡献。他自青年时为追求公平正义、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加入中共、投身革命后,于1933年7月山东省委及  相似文献   

19.
“文革”期间京剧遭受严重破坏 “文革”十年,京剧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我们这些京剧演员则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革”爆发,天下大乱,形势失控。280万解放军官兵受命于危难之时,以“三支两军”形式介入地方运动之中,由此卷入“文革”政治漩涡达6年之久。如何看待:“三支两军”,中央虽已有定论,但多数人对解放军在这6年的作为、作用及影响仍不十分清楚。《“文革”中的“三支两军”》一文概略地叙述了这一历程,对那特殊年代解放军的特殊作用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