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翠莲 《文物春秋》2000,(3):4-9,,3,
一、尧方头遗存分析尧方头遗址位于太行山东麓地区的中部,是1998年夏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发现的。①其文化内涵比较单纯,基本属于同一时期。该遗址发现的遗迹现象较少,仅有圆形和椭圆形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其中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数量最多,其次为泥质黑陶、夹砂黑陶、夹砂褐陶和泥质褐陶,夹砂和泥质红陶极少;器表以绳纹为大宗,约占整个陶器群的80%左右,其中又以中绳纹为主,粗绳纹次之,细绳纹较少,旋纹加绳纹和附加堆纹加绳纹等复合纹饰较为常见,素面和磨光约占15%左右,此外还有少量的划纹、乳丁、旋纹和印纹等;器类以平底器和三足器…  相似文献   

2.
桦树河口遗址位于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桦树村,该遗址可分为二期,一期遗存发现有一段基石遗迹,出土的遗物多是在基石堆积的缝隙中获取,主要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夹砂黑褐陶和黄褐陶,手制,烧制火候较低。二期地层中出土了少量遗物,主要是陶器和铁镞。初步推断,遗址一期文化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二期相当于汉代。  相似文献   

3.
该遗址位于广西贵港市上江口村郁江边。1996年发掘,堆积共3层,可分两期,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发掘证明了一期遗存早于二期遗存。前者出细长、厚体的石器,陶片以夹粗砂的红褐陶、红陶为主,胎较厚,饰绳纹,可见罐、釜类;后者出宽短、薄体的石器,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新出胎薄的夹细砂黑陶和泥质红褐陶,除素面外,见拍印曲折纹等,有鼎、甑等。二期新出双肩石器和南传的陶鼎,文化面貌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家庄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王家庄村东北,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以珍珠门文化会泉庄类型遗物为主,同时也发现了龙山文化、东周和汉代遗物。珍珠门文化陶器的典型特征为夹砂红褐陶,部分羼石英、云母,纹饰以素面为主。这是迄今所知分布最为靠南的一处珍珠门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5.
历年来,嵊县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器,现将其中较重要的器物按时期介绍如下:一、早期陶器和原始青瓷全县发现了近10处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战国的遗址、遗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陶器,要算是黄泽镇光明村窑厂出土的三足釜.此釜口沿宽平,束颈,斜直腹,大圜底,圜底下有扁宽形三足.胎料为夹砂陶,胎质粗糙,器体厚重,是较原始的新石器时代炊具.  相似文献   

6.
试论白音长汗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在白音长汗遗址南部发掘7座房址,其中6座属兴隆洼文化,1座属红山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具有兴隆洼文化一般特征,均为夹砂陶,不见泥质陶,筒形陶罐腹壁较直,纹饰多为组合式。但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遗存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兴隆洼遗址的兴隆洼文化比较,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7.
200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诸城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房址和灰坑等遗迹,采集或征集到陶釜、盆、钵,石斧、磨盘、磨棒等遗物。陶器绝大部分为夹砂红褐陶,不见泥质陶。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鲁东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完善和后李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境内陆续发现了建新北、大岭下及鲍付沟西遗址。石器有大型打制石铲、磨制石斧、石刀、石剑等;陶器多为黄褐色泥制夹砂陶,手制,以刻划纹为主,由刻划纹再组成弧线纹、复杂网格纹及横"人"字纹,还有少量篦点纹、戳印纹。这几处遗址均具有新石器向青铜文化过渡的特征,其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  相似文献   

9.
2005年木沟遗址试掘中,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将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陶器全部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素面占绝大多数;石器有穿孔石刀、刮削器等。晚期发现一座浅穴式房屋基址,陶片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素面为主,出土磨制和打制石器若干。早期遗存与横栏山遗址出土器物十分接近,年代应相当;晚期遗存与大石墓中出土器物相似,时代应在春秋至两汉末年。  相似文献   

10.
正1958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1959年春即组建汉水考古队,对陕南汉江上游的汉中和安康两个专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7处[1],其中李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的标本很为特殊。1960年和1961年即对李家村遗址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1135平方米,出土了一批以泥质内黑外红陶圈足碗、夹砂灰白陶三足罐和泥质黑陶平底钵为特征的类型品[2],引起考古界的注目。1961年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棲木沟遗址试掘中,根据地层和出土遗物,将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陶器全部为夹砂陶,以灰褐陶为主,素面占绝大多数;石器有穿孔石刀、刮削器等。晚期发现一座浅穴式房屋基址,陶片以夹砂陶占绝大多数,素面为主,出土磨制和打制石器若干。早期遗存与横栏山遗址出土器物十分接近,年代应相当;晚期遗存与大石墓中出土器物相似,时代应在春秋至两汉末年。  相似文献   

12.
以近似英文字母F形纹饰为显著特征的夔纹陶类型遗存在两广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仅广东省就已发现此类遗存100多处①。近些年广东博罗银岗遗址的发掘证实,以夔纹陶为典型代表的银岗一期遗存从地层关系上确要早于以米字纹陶为代表的银岗二期遗存,这是十分可喜的收获②。但是一些研究者将夔纹陶遗存的年代断为“大体为西周至春秋,有的延至战国早期”③,保守一点的估计也认为“这类遗存或墓葬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最晚不晚于战国早期”④。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考虑到夔纹陶类型遗存属两广青铜文化的重要阶段,弄清其年代对建立可靠的两广地区…  相似文献   

13.
蔡坡遗址     
蔡坡遗址,位于永济县首阳乡长旺村东北约2公里处,距县城25公里。 蔡坡形成一条沟壑地带。东临中条山,西靠黄河。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这里考察,在断层处发现有薄厚不等的灰层17处,大底小口灰窝状7处。同时,还发现有磨制石器刀、斧、锛之类。日用陶器有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这些陶器上往往有显明彩绘几何图案。  相似文献   

14.
藕塘遗址位于奉节县安坪乡藕塘村北,今隶属于藕塘村三组和五组.遗址地处长江南岸的三级阶地上,海拔在140~150米左右.199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峡考察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发现中小型石制品4件,并确认这是一处原地埋藏的、遗存比较丰富的地点,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小石器类型文化遗存.2006年3~4月,为配合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山西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钻探与发掘,揭示出这是一处以打制、磨制石器和夹砂、夹炭陶器为主要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相似文献   

15.
珲春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发源于通肯山的珲春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贯全境。在珲春河两岸分布着许多古代文化遗址。 1972年春,吉林省博物馆对珲春河两岸进行了考古调查,在珲春河中、上游发现了分别以夹砂红陶、打制石器及夹砂褐陶、磨制石器为主要文化内涵的遗址和墓葬址五处。即:闹枝沟遗址、高家炉遗址、汉水坪墓葬址、南团山遗址和一松亭遗址。并对南团山、一松亭两处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现  相似文献   

16.
新密李家沟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堆积下部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典型细石器与局部磨制石锛陶片共存;中部则发现以压印纹粗夹砂陶与石磨盘等为代表的早期新石器文化;最上部是典型裴李岗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7.
郧县李营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地层堆积共分五层,发现二里头时期灰坑46个,灰沟8条,出土二里头文化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极少青铜器。出土陶器以生活用具为主,少量工具,主要特征为夹砂灰陶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罐,鼎、盆等共计13种。根据陶器特征,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年代属于二里头文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8.
圜底器和圈足器陶器群是昙石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在以釜为代表的圜底器系统下,昙石山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五件陶鼎。本文通过归纳昙石山遗址陶釜和陶鼎数量的悬殊对比,结合陶鼎对陶釜器形的模仿等因素,认定三足器的造型来自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比昙石山文化与牛鼻山文化器形相似的陶器群,昙石山文化三足器的文化因素可能来自牛鼻山文化。陶鼎的文化因素体现了昙石山文化与同时期其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17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龙川县的山中埂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古代遗迹16处,出土一批陶、石器遗物.遗址可分为两组不同的文化遗存,第一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虎头埔文化特征;第二组为春秋时期.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粤东北地区的考古资料,对认识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20,(4)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口簧及三足瓮、敛口盉,年代应为公元前1900年以后,而非公元前2000年前后。口簧还见于陶寺遗址J401,测年数据早于石峁遗址出土口簧,因而"石峁遗址所在的中国北方河套地区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的观点不确。石峁遗址应当区分为三个时期的三类文化堆积,但这三类文化堆积并不是石峁遗址的全部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