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敏霞  何炳武  王京阳 《文博》2005,(5):104-107
一碑刻,即含有文字内容的石刻,是历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碑刻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碑刻又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碑刻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相似文献   

2.
胡静 《丝绸之路》2010,(14):32-34
酒泉地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北要塞,散布其间的碑刻、摩崖、钟铭、题壁等,以详尽的记述向人们展示了这片土地饱经风霜的历史。这些碑文不仅具有深刻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表忠观碑》是浙江著名的古代碑刻,是苏轼全面公正评价“天堂杭州”奠基人吴越王钱镠的历史见证。在西湖历史文化遗存中,《表忠观碑》又是动荡时间最长、搬迁次数最多的古代碑刻。作为表忠观的至宝,却长期与表忠观分袂别离,此中缘由与境遇在历代文献资料中罕见记载,后人评说又各持己见,令人迷惑。本文试图从《表忠观碑》历史变迁的角度为其正本清源,以期真正体现该碑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河东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碑刻将碑身、碑文、书法三者完善结合,是雕刻、文学、书法艺术的综合体现,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3,(1):126-126
江南大学金其祯研究员用十余年时间著成107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碑文化》,2001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对学术最大的贡献是将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碑刻单纯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或考据学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飞跃,而且拓展了碑刻的研究领域,揭示了碑刻的文化内涵,使碑刻作为一门文化史上的新兴学科昂首立身于学术之林。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碑的起源一直阐述到现代碑文化,既是一部碑刻本身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反映碑刻与人类历史相关的关系史。下篇为碑文化专题论述,多角度的探讨了碑与…  相似文献   

6.
康永萍  李俊义 《满族研究》2023,(1):37-44+66
辽宁北镇庙内现存元明清三代碑刻共56通,其中元代碑刻12通、明代碑刻15通、清代碑刻29通。庙内碑刻多数记祭祀之经过,此外还涉及封山、修庙、游山等诗文、纪事,为还原与解读元明清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实地调查北镇庙现存元明清碑刻,现场拍摄原碑及拓片,集中说明庙内现存碑刻信息,遵照原碑,比对众方志所著录的北镇庙碑文,集中汇校,查缺补漏,尊是黜非,继而探析碑文之意,发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俗宗教是在民间信仰、民间宗教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一个学术概念,指民众日常生活中制度性宗教之外的各种宗教信仰和习俗。碑刻民俗宗教文献是以石头为载体的民俗宗教记录。作为一种历史书写,与历史本相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关系是其史料价值探究意义之所在。作为一类出土文献,它具有文献和文物的双重属性。明清以降雁北关公庙碑刻无论从碑刻书写范式及撰述意图,还是文物特点和背景,都具有真实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尤其是其文物史料价值,对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志远 《风景名胜》2020,(3):0153-0153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大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民居。其中,山东民居是北方民居的典型,传承着齐鲁文化,反映出齐鲁大地的人杰地灵和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9.
大理地区历史悠久,碑刻资料众多,内涵丰富。而其中的水利碑刻资料,作为珍贵的"同时资料",佐证着大理地区的历史文明。近年来,随着大理地区自然灾害多发,人们对大理地区古代水利碑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本文从史料价值、社会功能和法文化研究价值三个方面对大理古代水利碑刻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徐州地处江苏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带,中原、齐鲁、江淮之交,是淮海地区最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徐州为上古九州之一。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此交汇,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徐州地域文化内部也有不同特色,其西北部丰县、沛县2县,紧邻河南、山东,更多的体现出了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的特点,又是汉高祖刘邦故里,带有鲜明的刘汉文化印迹。而其东部邳州市、睢宁县、新沂市  相似文献   

11.
碑刻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最原始的记载,而且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民风等密切相关。利用碑刻资料来研究历史,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傅衣凌教授倡导以来,至今已经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山西省陵川县保存了从五代以来大量的碑刻资料,这些碑刻记载了陵川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笔者有幸参与三晋石刻陵川卷的编纂,因此现就以商业和宗教信仰两方面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2.
卞利 《文献》2002,(4):225-233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的徽州山区,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厚,这里不仅保存下来的文书文献资料汗牛充栋,浩若烟海,而且散存于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绩溪、黟县和祁门县)城乡各地的碑刻资料极其丰富.这些碑刻文字所反映的徽州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领域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徽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过去从未引起过徽学研究者的注意,有些碑刻因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还正在受到不断的毁坏.因而,开展对包括碑刻在内的徽州文化遗存的调查与研究,不仅有为徽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作用,而且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抢救徽州文化遗产的意义.于是,本着抢救和积累徽州文化遗存文字资料的目的,我们对徽州碑刻资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的长安是唐朝的首都,因为唐朝经济发达,国际地位崇高,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也为后世遗留了数量众多的唐代碑刻。在唐代碑刻中,包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可以作为现代人对唐代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从唐代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术界针对关中唐代碑刻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来看整个研究工作缺乏集中性与系统性,还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关中唐代碑刻的具体分布特征及其所具备的史料价值,旨在为揭示关中唐代碑刻的具体价值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少林寺院内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刻,充分肯定"三教"、"九流"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所有遗留碑刻甚至文献记载中可谓首屈一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它也是反映明朝宗室朱载堉人文思想的珍贵资料,与其他崇佛抑儒、崇儒反佛论者相比,其思想性高于艺术性.碑刻图赞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和认识,具有很高的意趣和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15.
山东青州范公亭公园内的<表海亭诗>残碑,长期以来不为世人关注.其实,这是金代第一书法大师任询的一块传世碑刻.残碑诗、跋堪称宝贵的书法、珍贵的史料,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和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传播和保存文化的特殊社会文化载体,本文对苏州碑刻的介绍正是要突出其重要的史料、艺术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傅华墓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北朝时期墓葬,一次性发现的三尊大型石俑,材料优良、雕刻精细、保存完整,既有当时上层主流文化的体现,又兼具地域文化的特色,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和艺术价值,对研究南北朝时期山东的人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间古籍可分书籍、文书、碑刻、讲唱四人类,王要记录百越民族历史、土司制度、民间风俗掌故等方面內容,是研究广西民族历史、风俗等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学术、经济和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碑刻是中国传统金石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赡,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和载体,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原始文物,故深为历代学人所重视,探颐索隐,遂成专学。  相似文献   

20.
杨榕 《文献》2006,(3):113-126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尤以庙碑为主,反映出戏曲碑刻与宫庙的密切关系.它们出自历史上地方戏盛行的福、莆、泉、漳等地,是研究福建戏曲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