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云龙 《丝绸之路》2004,(11):59-60
说到热,人们马上会想到广州或海南岛,其实夏天中国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个神秘的“火洲”,还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怪事”呢! 国内罕见的奇特房屋 夏天进入吐鲁番盆地,第一眼看到的,是东西绵延上百公里的火焰山。那赭色的砂岩,重峦叠嶂,在烈日映照下红光灼灼,烟云缭绕,远远望去,真像熊熊燃烧的大火。  相似文献   

2.
哪里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不,确切地说是艾丁湖湖底!近日,由《中国国家地理》携手雪花啤酒主办的触摸中国之“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极限探索”活动结束了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考察,对于中国“热极”的认知有重大突破,其考察成果完全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述,“破旧立新”。  相似文献   

3.
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素以干旱、酷热闻名于世,故有“火洲”之称。游历火洲,一眼就能看到这儿的水总是秘密在地下流淌着,而在地面却难以见到水的踪迹。地道似的暗渠,就是闻名遐迩的“坎儿井”。 坎儿井使水在地下穿穴而行,有效地防止了水的强烈蒸发,保持着水量稳定,故被来此地观光旅游的人们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奇迹。时至今天,它仍然不失为火洲──吐鲁番的一大名胜。 可是,谁是此地创建坎儿井的英雄呢?据史书记载,1000多年前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吐鲁番就有坎儿井了,并且说是从内地传来的。可是,是谁传的,却没详尽的记载。也有…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喜欢春暖花开的春天,有人喜欢凉风习习的秋天,还有人喜欢冰天雪地的冬天,而我却喜欢五彩缤纷的夏天。夏天是炎热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烤着大地,它把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小草们都耷拉着脑袋,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小动物们也怕热,各个都在家睡大觉呢!只有知了天天叫来叫去,仿佛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夏天的太阳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变成了电闪雷鸣……夏天是快乐的。游泳池里,孩子们玩得可开心  相似文献   

5.
火洲记趣     
吐鲁番热冠华夏,千百年来举世闻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称这里有一座“炎火之山”,“投物辄燃。”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羁旅此地写道:“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明朝诗人陈诚衔令西使,在这里留下诗篇:“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元朝官吏更是将吐鲁番比作“火洲”。清人肖雄有诗句:“高昌炎热绝无俦,赢得元时号火洲。”诗中的高昌是座古代名城,就坐落在吐鲁番盆地的中部。 曾是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的吐鲁番,因其地势奇低,气候奇热,又有一条奇特的火焰山,极富魅力。加上历代…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新疆最低的盆地,也是我国陆地最低的盆地,又是世界上最低的大陆盆地,其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米,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部山脚下,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70公里,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 吐鲁番盆地为什么比海平面还低,这有它地质上的成因,就其地质构造而言,天山是一个古老的山系,在其形成和不断发生变化的数千万年里,自然界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随着北面天山急剧上升所产生的强烈褶皱和线状隆起,同时,不断发生盆地沉降作用;盆地底部沉积着深厚的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盆地东接哈密 ,西通天山南麓各绿洲 ,北达乌鲁木齐 ,是通往南北疆的重要孔道 ,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十七世纪准噶尔贵族叛乱 ,其头目视吐鲁番为命脉之地 ,对吐鲁番维吾尔人进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 ,“分住十七城 ,服属于准噶尔 ,岁有纳输”。“每年纳布袍二百五十件 ,白布二百十五匹 ,棉花二百斤 ,葡萄四十担”。还要受准噶尔贵族驱使 ,服各种劳役。吐鲁番盆地的维吾尔人对准噶尔部暴敛掠夺十分怨恨。康熙五十九年 (172 0年 ) ,清军第二次进击吐鲁番盆地时 ,辟展、鲁克沁、吐鲁番回部首领相继归附清军 ,吐鲁番额敏和卓率部归…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夏天,同学们肯定把它和热连接在一起,恨不得立刻把夏天给变没了。但是,夏天的美食却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呢!先说说冰淇淋吧,它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消暑的食品,而且它的味道也值得一提呢!但是,不要吃太多,不然你的胃就要抗议了。再说一说夏天的烧烤吧,晚上乘凉散步时经常有人在烧烤店里买个五串、十串等东西吃一吃。闻  相似文献   

9.
我爱夏季     
正夏之晨夏天的早上,一缕阳光照了进来,让睡意沉沉的你完全清醒。洗脸、刷牙后,吃上麦香的面包,喝上一罐冰凉的绿豆汤,我估计所有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太爽了!"夏天的早晨是这么美好吗?夏之午夏天的午后让人们热得受不了。它不管我对它的咒骂,还更强烈地发出它引以为傲的小火花洒照得我大汗淋漓。旁边几个小孩子更叫起来:"太热了,回家开空调去!"夏天是如此勃发的吗?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08,(8):5-5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的触摸中国之“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极限探索”活动考察队赶赴新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然极限考证。新疆云集了诸多的“中国之最”,这次的主要考察目标剧立于吐鲁番盆地的“热极”、“风极”和“谷极”。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8.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19.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