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考古学是以研究“人”为要旨,从考古学与生态环境学双重困惑中萌生出来并姗姗起步的学科,它试图将考古文化放在其生存环境的宏观背景中,通过揭示考古遗物与古气候、植被、地形地貌等一些可以复原的有形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趟开一条接近古人类文化本质特征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化”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样,“考古学文化”也是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因为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古代文化的科学,在西方一些国家,考古学本来就属于人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并构成人类自身区别于动物界、造成不同人们共同体分群之依据的产品的概括。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家所认识的在考古学遗存中所物化的古代人们共同体文化。文化理论是人类学家提出的关于“文化是什么”的种种回答,考古学文化理论是科学的人类文化理论到考古学操作之间的中程。将考古学文化定义于不同的层面或方面以至整体全面,体现了考古学家对共同体文化把握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支配了他们研究古代人们共同体文化所能涉及的部分或全部,直接支配他们在田野阶段对古代文化的哪一类和哪一层材料或“信息”感兴趣;支配了获取这些材料或信息的手段、方法的选用和发展,最终支配了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整体水下。  相似文献   

4.
张敏 《南方文物》2012,(2):43-52,42
“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理论. 提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中国考古学导向更广阔的空间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考古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前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我们解释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从而透古看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一批学者陆续对中国环境考古学史的研究做了工作.周昆叔先生的《环境考古》一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环境考古的研究概况,分阶段回顾了中国环境考古的开创和发展历程,主要通过对实践成果和技术发展的考察,将中国环境考古学分为萌芽、蓄势和拓展期三期.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文化传统──一种尚待分析的考古学现象问鼎,拓古编者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几位青年人组成了一个考古学术沙龙,旨在探讨考古学中的某些理论问题,结合他们的考古实践,分析某些现象,寻求过中源流,力求对当今文物考古工作有所补益.这种精神在现世不能不令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考古学本身和与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进步,一些考古学家对考古学文化的概念提出修正.谢仲礼在《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考古学文化新界说》(以下简称《新界说》) 的文章.提出传统的考古学文化概念只涉及物质文化,而忽视非物质文化.但“物质文化只能是考古学研究的起点”,这与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不大相符.于是他认为:“考古学文化是指在考古发掘和研究中发现之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域内,属于某个人类群体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的古代文化遗存.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反映在物质文化上的非物质文化.”然而,无论是传统观点将考古遗存与物质文化等同.还是《新界说》认为物质文化是考古学  相似文献   

8.
“长江文化”是一个大题目.这里我只想就“考古学与长江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近半个世纪以来,长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十分活跃,发展迅速.从中显现出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千姿百态.换句话说,考古学已经为长江文化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扇探索的“窗  相似文献   

9.
段培斌 《文物世界》2007,(5):23-24,30
考古学中的“文化”不同于一般人文科学研究中的“文化”概念,它指的是一种物质文化,即“在一定时间、地域内,有着共同特征的一群物质遗存”。这就规定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必然是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实物。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考古学应当区别于其他学科,应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否则,研究的方向与目的就会模糊不清,考古学研究也就不能从其学科本身的角度出发去揭示隐藏在物质遗存背后的人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环境考古学     
本文节译自1980年美国出版的《田野考古手册》的第二章,标题为译者所加,此书系考古学家玛莎·朱可斯卡(Martha Joukowsky )编著,是考古工作者必备的指导性书籍,作者长期从事田野考古.足迹遍及欧美、中东、远东等地,并执教于纽约大学.《手册》是她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书中第二章标题为“考古与环境”.环境考古学在中国考古界已愈益受到重视,希望本文能给考古学者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环境考古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然后将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的方案设计,资料的提取、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每一个阶段。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环境考古学贯彻始终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论新考古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宾福德(L.Binford),美国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考古学家.新考古学又称进程考古学,是由宾福德于60年代倡导的,指的是从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研究考古学.这一理论方法对当代西方考古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是宾福德1968年主编的“New perspectives ofArchaeology”一书中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新考古学的思想,对于了解当前西方考古学理论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文章中的观点,我们并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是不可以不了解,这便是译者向考古界同行推荐本文的目的.本文原名“As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基本上按原文译出,在少数地方作了技术性的删动.  相似文献   

13.
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的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入手,分析了学术界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不一致、时代命名与族别命名的交又与相混的现象,以及考古学研究中对考古学文化与族文化的使用现状。考古学文化与族文化密切相关,但二者有许多不同。目前考古学研究对族文化的两种通用方法,应对之作以严格、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一、考古学的历史简况“考古学”一词,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在欧洲,当时只是泛指古代的科学而言。到了近代才把考古学赋予了固定含义。中国的北宋时期,研究“金石学”的著述,可以说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所谓“金石学”,主要是研究钟鼎彝器和碑刻文字。到了清代,除了“金石学”之外,新出现了“古文字学”。到了民国初年,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利用新出土的甲骨文、铜器、简牍、石经和墓志进行了整理研究,使“金石学”和“古文字学”有了新的发展。另外,在清代还出现了“古钱币学”和“印章学”等。尽管有各种学科的出现,但基本上都没有摆脱“金石学”或者称为“古器物学”的圈子。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学家之一,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G·Childe,1892-1957)在考古学理论上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和“城市革命”等学说,而且对考古学本身的概念也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论证,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他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定义和分析.中国考古学文化理论的本源便来自柴尔德.1959年,夏鼐先生向中国的考古学者介绍了柴尔德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以及文化与族的关系等学说,长期以来这便成了我们进行研究的唯一准则.但是,夏先生所介绍的毕竟只是柴尔德文化理论的一部分,实际上,柴尔德的文化观是相当复杂的.从1959年至今已过去了30多年,但中国考古学界对柴尔德的考古学文化理论一直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整体研究,这对于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不揣浅陋,拟在整体上剖析一下柴尔德的考古学文化观,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促进对考古学文化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程一凡 《中原文物》2004,48(2):18-30
考古学中的"动"、"静"、"异"、"同"包括环境和文化两个层面,"静"和"同"表示在一个时期内考古学文化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动"和"异"则为不同时期内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以及考古学文化之间关系的相应变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各个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情况,同时可有效地促进史前社会各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环境考古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青 《华夏考古》2004,(1):90-97
本文讨论了环境考古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如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作者指出了环境考古学是利用考古资料重建古代自然环境和探讨古代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8.
认知考古学     
科林·伦福儒在2005年出版《考古学的关键概念》一书中,将认知考古学定义为从残存的物质遗存中来推断过去思想方式的研究。在这篇文章里,弗兰纳利和马库斯夫妇将认知考古学定义为:对古代文化中所有人类思想产物的研究。弗兰纳利和马库斯是两位杰出的美国过程考古学家,但是他们为后过程考古学认知研究所作的贡献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并在如何构建认知考古学的方法论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认知考古学并非与过程考古学对立,或与主流考古学独立的分支,而是更加全面了解古代社会的一种途径。他们将这个领域的研究对象定在宇宙观、宗教、意识形态和肖像学四个方面,并对这些范畴的研究做了界定。他们也选用了中美洲、缅甸及印度复杂社会研究的案例,为认知考古学如何解读人类行为和思想提供了独到和深入的洞见。他们认为,对古代思想的研究,不能单靠凭空猜想,而应该像过程考古学的实证方法一样做细致、艰巨和严谨的工作。而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这就是需要有可靠的民族志、历史学、民族史和考古证据的支持和佐证,否则这种所谓的"认知考古学"研究与科幻小说无异。他们也否认了某些过程考古学家将意识形态看作是文化副现象、不值得研究的错误观点,他们认为,认知考古学应...  相似文献   

19.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过去20多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环境考古已基本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很多考古学的课题中,而且,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也会伴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更加完善。然而环境考古学本身对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考古学家有坚实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古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如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那些针对考古学研究的古环境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家如果能够初步将古环境复原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考古学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使更多的考古学家掌握基本的古环境复原的方法,本文试图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考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辽西地区的古环境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解读那些像孢粉等的古环境数据,以此推动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考古学文化都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自身封闭的、与外界绝缘的孤立系统.考古学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联系与继承、迁徙与传播的特点,不但决定了考古学文化内涵的多元性,也揭示出考古学文化结构的开放性.就这个意义而言,考古学文化的“漩涡地带”,便是在文化的输出与输入的作用下所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易言之,文化与文化之间,以相邻地域为中心所进行的广泛而且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