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沛  迟晓静 《安徽史学》2006,7(1):107-115
在西方政党政治潮流及苏俄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形成了一套颇有特色的"党治"理念,为此后中国国民党执政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党国"体制.1927年4月,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全国统一,中国国民党继续实施其"党国"体制."党国"体制的核心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以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以"党政双轨制"的权力管理体系作为自上而下的行政运作模式.这一独具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西方政党政治理念特别是苏俄政党体制进入中国政坛的结果,也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与西方现代政党体制及理念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理念与利益的分化,"党国"体制不仅形成了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国民党统治体系内党、政、军利益纷争的根源,也由于党、政两条管理系统并存且关系滞碍而导致行政成本倍增,进而演变为中国国民党政治制度上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经历了安全监管与煤矿生产合一、在反复中缓步前进、安全监管独立并逐步深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淹没于生产职能中逐步分离并独立运作,在监管体制、组织和制度机制方面逐步加强,对遏制矿难有了一定效果。但要根本解决煤矿安全事故高发频仍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从本质上考虑"国家—市场—社会"及其与之相关联的"权力—资本—劳动"之间安全结构的均衡发展,即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说到底,是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共同治理、共同监控,"安全民主"与"安全法治"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路径制约着税收管理体制变迁的轨迹和任务。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现实选择,"收入分成"制度构成这一时期最稳定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制度。新时期以来的分税制财政管现体制改革具有创新意义,建立规范的分税分级管理体制是中国当前税收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体制正义论     
沈晓阳 《攀登》2002,21(5):37-41
体制是指社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体制由于其稳定性、综合性、基础性和价值性等特性而构成正义之基石。体制的功能性正义,是指要使体制体现出正义所蕴涵的基本价值目标;体制的结构性正义,是指体制本身具有良好的结构,为功能性正义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结构性的保障。体制正义是功能性正义和结构性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审李大龙先生所著《汉唐藩属体制研究》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系统研究了汉唐两朝与周边国家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建立的藩属体制及其历史演变,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古代外交史、政治史、边疆史、制度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起居注是中国古代官方制度化的、按照日期顺序记述当朝皇帝言行和朝廷政务的史籍,这种记史体制的形成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进程。先秦的记史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础,汉代的"著记"为其前身,而东汉的"起居注"提供了史籍的名称,至两晋形成初步的官方记史制度。从北魏孝文帝定立起居注制度始,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此做出重要贡献,隋唐主要承袭了北朝制度,至唐代确立了理想化的起居注记史体制。其特点是直接的即时记载,奉从据事直书原则,更具备不许皇帝查看的独特性,这对皇权专制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后来各朝代未能完全贯彻这种体制,但也无法否定唐代所确立起居注制度的合理与正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直管县市与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体制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汪宇明 《人文地理》2004,19(6):71-74
中国行政区划呈现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盟)、市-县(旗)、市-乡镇"的多层级状态。调整规模、减少层级、增强活力,是中国地方行政区划体制以及相伴生的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长期战略任务和目标。实施省直管县市体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体制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咸同时期中国独尊的传统外交体制在西方势力冲击下日渐瓦解,它虽给时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失落,但并未阻止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诞生。这一演变不仅导致了总理衙门的成立、向外派使的发生,而且还导致了中国人国家利权、国权等近代外交意识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吴玉梅  张玉英 《沧桑》2012,(6):13-15
北宋前期的统兵体制大致为"枢密院—三衙—都部署"统兵体制,但在北宋中后期,都部署统兵体制逐渐被帅臣统兵体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朝贡制度被认为是古代中国与边疆民族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交往的惟一持久而普遍的关系,但却忽视了这一制度本身的发展特点,尤其忽视了朝贡制度在明清两代的差别。本文认为,清代虽然延续了明代的朝贡制度,但实质已经转化为一种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政治方式,剔除了明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之间、中国与西洋诸国之间形成的藩属关系,且朝贡中的贸易性质也远不同于明朝。本文对学术界混淆朝贡体制与朝贡贸易体制的观点进行了批驳,阐述了清代朝贡体制的地位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于民 《安徽史学》2007,(2):10-19
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财政收入领域,英国财政体制完成了从中世纪"王室财政"体制向近代议会财政体制的转变.转变取决于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王室财政"体制的财政收入构成主体是国王的正常收入,而议会财政体制的则是议会税收收入.构成主体的转换以内战爆发为契机,集中发生于复辟时期.  相似文献   

12.
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实现全民医疗保障倡议到奥巴马政府通过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新医改法案,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已历经百年。医改经历的一个世纪,正是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百年。迄今为止,美国医疗体制形成了以私有为主、公共为辅的"双轨"制,但医疗保障至今仍未覆盖全民。美国医改历程的最大特点是漫长曲折,充满争议,这是由于美国人的价值取向不同、特殊利益争夺和医疗体制本身的复杂性所造成的。目前虽然奥巴马的医疗体制改革已取得法律成果,但反对落实新医改法案的争辩还时有发生。由此来看,美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步克 《史学月刊》2008,2(2):29-41
所谓中国古代"冠服体制"的变迁,主要是指其分等分类样式及其在历代的变化.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其设定为"自然分类"、"职事分类"、"场合分等"、"级别分等"等概念,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历朝冠服及服饰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样式以及冠服体制的表述形式.其结论是:周朝冠服体制特点,主要是"自然分类"和"级别分等"的结合.汉代冠服体制的特点,是其"自然分类"和"职事分类"相对突出;其时冠服的分类功能强于前朝后世,其分等功能弱于前朝后世.魏晋以后,冠服体制的重心日益向"级别分等"和"场合分等"偏转,服饰元素的等级规划日趋繁密.越是到历史后期,冠服之分等的功能越强.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由此种视角的研究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波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使波兰的国家体制实现了平稳转轨。波兰体制转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规定"改定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育"。高等教育纳入战时体制,一方面适应国家战时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一方面培养了大批军事、医疗人才,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才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清代广东体制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雯 《清史研究》2006,24(2):82-96
起始于乾隆二十二年的广东体制是清朝在广州地区的一项针对外国人的体制,海内外学界一般视其为一项闭关的限制贸易体制,但笔者通过对广东体制的再研究,认为广东体制应是一项旨在有效管理外国人的对外政策,其目的在于整肃边境口岸广州的秩序、进而维护中国东南沿海的秩序,而它产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前后的国内背景是清朝正发动着旨在解决西北边患问题的准噶尔战事,由此表明以藩封体制为依据而设定的对外政策往往与解决国内重大问题的国内政策存在着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南唐方镇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方镇体制军事特质的丧失,因此南唐方镇的体制实际上已不再是原先的军政体制,而是一种新的民政体制。决定南唐方镇体制崩解的根本因素是安定战略。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在政治体制方面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30年代河南宛西地区的乡村建设与山东邹平和河北定县的乡村建设相比,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实施了以自治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良。地方自治派领导乡村建设,是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体制改良包括建设各级具有政权性质的自治组织、调整地亩和赋税体制、改革民事诉讼等。体制改良既是宛西地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创造了条件。宛西地区的乡村建设之所以成效显,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趋势的需要,消除联邦集权的必要和借口,维护自己在联邦体系中的地位,美国各州自19世纪末期开始了州际合作的努力.除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联邦宪法赋予的签署州际协定的权利外,各州又相继发展出了统一州法和组建行政协作组织等州际合作的新模式.通过不断加强州际合作,各州逐渐构建起一个"没有华盛顿的联邦体系",缓解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止住了联邦权力扩张的势头,推动着美国联邦体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朝着"以州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两权分立的总统制式的分权制衡宪政体制。在实践中,临时政府与参议院之间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矛盾冲突:借款事件和定都之争,但两次冲突都在体制内较好地化解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基本架构和运作是良好的,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