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拚死吃河豚     
刘兆元 《民俗研究》2001,(1):190-191
江苏近海及扬子江内,盛产河豚鱼,其血液、肝脏、性腺、泪腺中均有剧毒,人若误吃了它,很快神经麻醉,窒息而死。民间有“吃了海豚肉,神仙也难救”,“吃了河豚籽,仙丹难挡死”之谚,谈豚色变。只有那些生活十分绝望的人用吃河豚来自杀,这叫“拚死吃海豚”。然而扬子江上的渔民及两岸的民众,明知河豚有毒,却把它当成是“天下第一鲜”,  相似文献   

2.
闲话靖江人     
陈社 《神州》2007,(12)
靖江原先是长江中的数点绿洲,后来由点及片、与陆地相连,成了岸。是长江养育了靖江、造就了靖江,在泱泱江水的经年濡润下,靖江人出落了。靖江人很会享受生活,衣、食、住、行、玩都能因地制宜、有所讲究。譬如食,绝对一流水平。名气大的就有合称"长江三鲜"的刀鱼、鲥鱼、鮰鱼。"拼死"才能吃的河豚,  相似文献   

3.
无鱼伦比     
整座东京,有超过16万家餐厅,而对于只知道天妇罗与寿司的外国人来说,在繁华的城市深处,隐藏着另一种神秘且令人兴奋的美食——河豚。自江户时期,日本就流传着嗜吃河豚的风俗,惊心动魄的豚肉稍有不慎就会是食客最后的晚餐。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的“蒌蒿” ,有人考证就是柳蒿。柳蒿为菊科植物 ,属蒿中的白蒿 ,略苦 ,味似柳 ,故名柳蒿。柳蒿有解毒作用 ,与河豚同煮 ,可消解河豚之毒。从苏轼的诗看 ,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十分悠久 ,而且范围很广。可要说最会吃柳蒿的 ,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柳蒿芽达斡尔语“昆米勒”。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 ,说“野菜有柳蒿者 ,春日家家采食”。齐齐哈尔本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 ,其食俗受到达族人的影响极深 ,春天吃柳蒿芽 ,早已成为风气。我小的时候 ,经…  相似文献   

5.
《华夏人文地理》2005,(5):35-35
来认识一下红鳍东方豚:一种长着厚厚嘴唇的鱼,具有一副芝加哥黑帮般杀气腾腾的脸孔。在日本,河豚是一道佳肴。但它也可能要人命。那些吃了它的肝、卵巢、性腺、肠子或表皮的人也就吞下了河豚毒素:一种很强的神经毒素,会堵塞钠离子在神经细胞中的流动,阻断神经脉冲的传导而导致麻痹、窒息。  相似文献   

6.
人与生俱来长着一张嘴,从呱呱坠地,到老死入土,其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个不教自会、无师自通的本领就是:吃。我们认其为人之天性,这在两千年前的老祖宗那里,已经告诉我们了。《礼记·礼运》:“钦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说得再简单明了不过。一个是吃,一个是性,是人之本能的两大核心和支柱。然而,诚如人类的性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动物性本能的问题,而是一种十分高级、十分丰富、十分深广和十分具有诱惑力的大幅射面的文化现象一样,人类的吃,如果我们把它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动物性生理本能的话,我们就大错特错了。它同样是一种十  相似文献   

7.
那天,我正坐在餐桌前吃妈妈炒的芦蒿,蓦然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中的“河豚欲上”竞让我想起了龙虾出洞的情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引向了那有趣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粤人吃鼠记     
一说到食鼠,在许多人听来似乎与食蛇一样令人毛骨悚然。认为老鼠这类污秽邋遢之物,一见到就已经倒胃了,怎能还吃得下去呢?事实不然,善于烹饪的粤人,他们无论将鼠肉用来炒、炖、焖,都能烹饪成美味佳肴,餐席上称之“野味”,史家誉之为“家鹿”。  相似文献   

9.
美味炖羊头     
喜欢吃羊肉的人,一定也不会舍弃羊头。羊头,通常有两种吃法:一是炖羊头,一是烤羊头。炖羊头,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述:"羊头毛要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其口内老皮,俱要去净。将眼睛切成二块,去黑皮,眼珠不用,切成碎丁。取老肥母鸡汤煮之,加香蕈、笋丁,甜酒四两,秋油一杯。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颗,葱花十二段;如吃醋,用好米醋一杯。"确然如此,而又不必尽然,可以各随其好。秋冬时节,最是适合于炖羊头了。我炖羊头,特别喜欢选择山羊羊头,觉得它本色,膻味足。去毛  相似文献   

10.
麦蚕     
正"麦蚕吃罢吃摊粞,一味金花菜割畦。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这首竹枝词,描述了旧时立夏日习俗:秤人、食草头摊粞、吃麦蚕。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疰夏病。春夏之交的立夏日,是夏季的开始,所以预防疰夏的活动大多放在立夏这一天。古人认为,从这天起人们将经受酷热的考验,尤其是抵抗力较差的孩童可能会得一种名叫疰夏的疾病。《清嘉录》记:"俗以入夏眠食不服,曰疰夏。"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体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当时的医术难以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于是各地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预防疰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想利用犹太人的资本发展经济以支援战争,为其侵华效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为加强殖民统治,日本政府掀起了向中国东北移民的高潮。在组织日本移民的同时,他们还秘密制定了利用犹太资本来建设“满洲”的“河豚计划”,企图将大批欧洲犹太人移居到我国东北。日本人一直喜食河豚鱼,这项计划如此命名,意为经过日本改造过的犹太人,就像是去毒后的河豚鱼,对日本的侵华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程源源 《风景名胜》2014,(8):146-151
四月赏碧樱,六月食白桃,十月品初雪.以风物为食,感四季之恩,浴自然之气.关西是日本以“阪、京、神”为中心的近畿地区,“畿”即为都城,在镰仓时代之前,这里是日本上古诸神与统治者的都城御所,而声名远扬的关西料理,即诞生于天子脚下,经千年磨砺而愈加精绝.关西以大阪的河豚、京都的京料理、神户的和牛为代表,流传下千年和式饮食的风格和品位:精致、细腻、天然.在这个讲究感官体验的国家,你完全能以舌为眼,以嗅觉与味蕾探路.正如蔡澜先生所说—一选择由淡变浓、渐入佳境地启程;也可选择浓变淡的旅程,像人生那样.  相似文献   

13.
北宋汀州最早出现了"虎耳有缺"的记载,并且将之与老虎吃人联系起来,认为虎每食一人,则耳成一缺。本文试图从环境史的角度提出一种猜想,认为虎耳上的缺口乃"伤口","两耳如锯"则是说此虎伤痕累累。这些都是老虎生存竞争的结果。而老虎生存竞争并在身上留下缺口至宋代时为人所留意,则又与唐宋时期的人口增长,经济开发,以及植被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虎耳有缺如锯也可以视作环境恶化的标志。同时,古人对虎耳有缺的观察及其解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生物知识增长的机制,以及宗教文化在传统中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那天,我正坐在餐桌前吃妈妈炒的芦蒿,蓦然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中的"河豚欲上"竟让我想起了龙虾出洞的情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引向了那有趣的童年。小时候,我很贪吃,龙虾就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记得吃得多的时候,撑得肚子直疼。我想,龙虾这么贵,我何不自己钓几只来尝尝呢?我精心挑选了一根又长又轻的棍子,在一头钉了颗钉子,上头系了根线,绑上一小块肉,看着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15.
“美食天堂”香港有“美食天堂”之称。中国的八大菜系各行其道,越南人、韩国人、日本人、泰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澳洲人等所开的大小餐馆各具风味,真可以说是集天下的“食文化”之大成了。香港人好吃、会吃、能吃、也敢吃。有人开玩笑说,香港人除了不吃四条腿的桌、椅、板凳外,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四条腿、两条腿、有腿无腿的都吃。据统计,香港每年要吃掉2万条蛇,1000吨大闸蟹,消耗掉1.2万吨巧克力和20亿港元的干邑白兰地酒。每年所进口的蔬菜占进口食品总金额的1/4,其中仅西茶就要花掉5亿港元。传统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吃不尽的香港张志和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称,满街的酒楼、餐厅、食档,从清早到深夜,人潮涌动,足见香港人爱吃、会吃、能吃、舍得吃。“苏眉”、“青蜓”、“带子”,听过这些怪名字吗?都是味美价昂的海产。吃海鲜是香港人的一大乐事,亦是外地客游港必不可少的“观...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意义上讲,人类是一种杂食动物,他既吃动物食品又以植物为食。就像其他杂食动物如猪、鼠和蟑螂一样,我们可以把非常多样的物质吃进肚里,用来满足我们身体的营养需要。从难闻的乳腺分泌物到岩  相似文献   

18.
罗布人,也叫罗布泊人。历史上,罗布人“结芦为屋,捕鱼为食”,其住房大多用红柳条和芦苇编扎而成,门用胡杨木拼连。烤鱼吃是罗布人饮食的一种主要方式。他们把捕到的鱼刮去鱼鳞,割成两半,用红柳枝穿好,用火烤熟,然后撒上蒲黄吃。味道十分鲜美。除了吃鱼,他们有时嚼白嫩的芦根,喝玉米面掺沙枣的糊糊,偶尔也捕些兽类吃。穿的衣服一般用罗布麻做成。罗布人就这样在沙漠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武功旗花面     
田云 《陕西史志》2001,(3):61-61
提起武功旗花面,那可是独具风格、名不虚传,别说本地人富有特殊感情,就是外地宾朋食之,也都赞不绝口!往往是吃了一回还想第二回,吃了一碗还想接着吃,少则十多碗,多则二十多碗,民间有“三十碗不过岗”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战后先后活跃在日本文坛上的女作家几近百人之多。日本有四百多种文学奖,据有关资料统计,仅1970年至1994年的24年中,勇摘日本文学第一大奖芥川奖的女新人就达19名,占同期总获奖者54人中的35.19%,颇可见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