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文斌 《百年潮》2002,(1):23-27
耀邦同志离开我们12年了.12年来每当忆及他在中共中央党校的日日夜夜,就想把那些令人感佩、使人受益的历历往事写出来,与读者分享,以慰思念之心.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曾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党中央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人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适值徐特立140周年诞辰之际,回忆他鲜为人知的往事,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勤俭节约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住在北京,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他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  相似文献   

3.
沈黎明 《文史春秋》2009,(12):48-50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4.
《往事不忍成历史》最近正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阎仲川之子阎明,削笔细写其父与林彪及“四野”的种种旧事,述及“一号号令”内幕、毛泽东与林彪的恩恩怨怨、林彪坠机以及珍宝岛背后的中苏冲突。有人说,《往事不忍成历史》是红色版《往事并不如烟》,阎明是红色章诒和。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说,这是一本对得起先人、同辈、后代的书。  相似文献   

5.
一人老了,总爱回首年代久远、缀满岁月沧桑的往事。年已85岁高龄的老红军陶立功这辈子有两件事刻骨铭心。1933年7月,陶立功在贵州沿河县参加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从此,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几十年的戎马生涯。这是第一件事。1938年底,陶立功在河北省阜平县,有幸向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学习,聆听了他的亲切教诲。这是第二件事。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谈起两件往事,老人总是心潮澎湃。二贵州铜仁地区德江县煎茶镇是陶立功的老家。他三岁失去父母和奶奶,是姐姐和哥哥在苦难中…  相似文献   

6.
陈小丽 《百年潮》2008,(6):46-51
黄炎培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诤友。他亲手创建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的民盟、民建并任两党派中央第一任主席。他与毛泽东的延安对话被称作“黄氏周期率”,至今仍不时被人提起。近日,黄老的儿子黄方毅先生向我们讲述了黄老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在这些往事的片断中,让我们一起追寻黄老曾走过的路、曾有的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春末夏初,风清云淡。循着一股金银花的清香,笔者走进了瑞金市沙洲镇七堡村的一座百年老宅,百岁老红军兰益山就住在这里。笔者看见他时,他正坐在院子里的一张竹椅上,细心地挑拣着簸箕里的金银花。只见他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视力尤其惊人。看到笔者过来,兰益山十分兴奋,不经提问,自己便滔滔不绝地说起发生在贵州遵义的往事。其记忆力之好,思维之清晰,叙述之条理,让人不禁啧啧称奇。说起长征途  相似文献   

8.
包中 《贵阳文史》2004,(3):10-14
谢老孝思先生是我伯父包北弘之爱生,父亲包净六之挚友。在我小时,他常来南京我家,以后天各一方,直到1956年父亲曾去苏州与他会晤。“文化大革命”后,谢老多次返乡,我均去拜谒,主要聆听谢老深谈“达德”传统、贵州教育、父辈往事、苏州园林、贵阳发展,议“达德”恢复,开会  相似文献   

9.
马伯贤  徐刀 《环球人物》2013,(14):79-81
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吃最大的菜,喝最烈的酒,交生死的朋友身材高大,皮肤白净,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一举一动斯文儒雅,怎么也想象不出,眼前这个人是写打打杀杀的黑道题材小说的。2007年,他的《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以下简称《东北往事》)在天涯社区连载,成为网站创立近  相似文献   

10.
正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明末清初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世称"王船山""船山先生"。作为一代名儒,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永生难忘的浴火重生之地却是广西永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王夫之生死与共的郑氏亡故,勾起了王夫之对往事的回顾,想起他与郑氏成婚之初劫难接二连三,夫妻二人"已旦夕作同死计矣"的情景,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真实的笔触叙写了笔者1992年陪同赵朴初赴河西走廊参观考察的往事。文章字里行间 ,流露了笔者对赵朴老的敬仰、爱戴及对他仙逝的悲痛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3日,是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回忆起陈省身先生回故乡浙江嘉兴与我14次见面交谈的往事,禁不住潸然泪下。陈省身走了,但他的“数学之美”必将世代相传。  相似文献   

13.
故乡行     
刘太行 《文史月刊》2002,(11):48-49
本文是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将军为本刊写的专稿,深情地记述了太行之行,客观地叙述了他出生太行,又被背到延安的真实情况,澄清了一段被编造的往事,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每一想起沈从文先生,伴随往事浮上心头的,是他那令人终生难忘的话:“人既必死,就当于生存时知所以生。” 写作课 早在中学时代就读过沈先生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景色以及他传奇般的生活历程,使我心驰神往,思慕不已,而有缘相识,则是我在西南联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那时他在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香港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的文章,里面居然提到久已销声匿迹的武汉诗人周弃子。文中对周推崇备至,说他和高阳是“求之当世,何可多得”的“一代才人”。阅后不禁勾起了我对周弃子当年在汉口写作《紫阳桥曲》一诗而风靡一时的往事回忆。 30年代初,周弃子在武汉市已是颇有名气的诗人。我虽未曾与他谋面,但常在报刊上读到他的作品,久已心仪其人。他所作的旧体诗清新俊逸,读之韵味隽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1934年间,他的一首长歌行《紫阳桥曲》在报端发表,愈加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众口传诵,在江…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梅志将她的回忆录题为《往事如烟》,而章诒和女士怀念她的几位前辈之作则名为《往事并不如烟》。其实两人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苦难的往事,希望它能如逝去的岁月般地、如烟云般地逝去。可是,这又怎能做得到呢?何况,那些往事也不应该被忘掉。列宁曾有过这样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还有一位哲人也说过:“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大意)看来,大家都必须时常打开记忆的闸门,将往事钩沉出来,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才能进步,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才能永不再重演。日前,林贤治先生再三约请我…  相似文献   

17.
华楠 《百年潮》2003,(2):36
我和梁必业同志相处40多年,他是我的好领导、好老师.当我突然得知他不幸去世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悲痛、惋惜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一些往事也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1976年1月,正当"四人帮"猖狂时,叶帅找我谈话,他称赞说:"梁必业同志肩膀硬,是个好同志啊!"  相似文献   

18.
正杨勇将军百年诞辰那天,我是在缅怀他的戍疆生涯中度过的。往事穿过悠悠岁月,他从时光隧道深处迎面走来,清晰依旧,鲜活如初。1958年冬天,我在露天电影中第一次看到杨勇上将。电影内容是杨勇司令员率领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凯旋回国,周恩来总理同首都几十万群众在北京火车站迎接,其场面之恢宏,官兵之轩昂,气氛之热烈,令人至今难以忘怀。那是一个崇尚英雄、激情涌动的年代。电影在学校大操场放映,平日空旷的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9.
正世上事,有的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就说这西来镇吧,让我不由想起一段往事,可算是与其有缘。我是长江南岸镇江市人。镇江之东,也有个西来的名字,叫西来桥,是被一条小夹江从陆地划入长江,形成的一座江中绿洲。那年,应西来桥镇领导之邀,我去参加那里举办的长三角舞龙大赛。晚餐时,邂逅长江北岸西来镇的一位副书记。一江之隔,一字之差,我很是好奇,便向他了解西来镇的一二,时间仓促,蜻蜓点水,皮毛而已。  相似文献   

20.
杨扬 《神州》2008,(8):21-23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曾是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凝聚着无数人的青春和奉献,这里珍藏着太多人的眷恋和感伤。肥沃的黑土地倾诉着无尽的往事.走进他,让我们尽情感受历史的沧桑与辉煌。开荒序幕徐徐开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