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我第三次走新藏线。新藏公路是目前连接新疆南疆和西藏阿里地区的唯一一条边境公路,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达坂16个,冰河44条,穿越无人区几百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  相似文献   

2.
这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它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全长2170公里,翻越16个冰大坂,涉44条冰河,全线经过的大部分地段为"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这就是新藏公路,也被称作国道219线。  相似文献   

3.
这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它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全长2170公里,翻越16个冰大坂,涉44条冰河,全线经过的大部分地段为“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这就是新藏公路,也被称作国道219线。  相似文献   

4.
我写西藏人和西藏事益西单增1942年12月21日晨,我出生在海拔4000米的一个牧场上。据母亲讲,由于我的瘦弱,所以生我时并不感到艰难,比生我两个哥哥轻松多了。那个地方人们叫它稻坝,是甘孜州乡城县的一个牧区。我生长的环境,除了帐篷便是草地,高耸的雪山...  相似文献   

5.
冈底斯赏月     
徐广泽 《丝绸之路》2003,(10):55-55
从南疆军区所在地喀什到藏北高原上的阿里分区,必须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国海拔最高、路线最长、路况最险的新藏公路。在这上千公里的“天路”上,有四座名的大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玛拉雅山;有十多座名的达坂:库地达坂、麻扎达坂、奇台达  相似文献   

6.
西藏修志工作基本情况汇报西藏自治区马建国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疆,边境线近4000公里,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人口239.3万,藏族占96.3%。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7.
边吉 《中国西藏》2005,(3):71-74
中尼公路是西藏的第一条国际公路,到目前为止,也是西藏唯一一条国际公路。这条公路从西藏拉萨到尼泊尔王国的加德满都,全长1036公里。其国内段拉萨到中尼边界约827公里。说起这条公路的建设,前后经过了10多年。1951年3月动工修筑了拉日公路,1955年10月20日竣工通车,结束了日喀则地区无“公路”的历史,开辟了日喀则地区公路建设的新纪元。1955年以工代赈修筑了日喀则至江孜的公路,1955年10月通车,全线长90公里。1956年修筑了拉亚公路,全长547公里。1958年修筑了日定公路,1960年修筑了拉孜至普兰的拉普公路。  相似文献   

8.
视点与资讯     
《中国西藏》2003,(1):76-79
青藏铁路完成投资64亿青藏铁路建设进展迅速。到2002年10月24日,已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达到国家批复概算的24.5%,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青藏铁路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112公里,其中多年冻土地段约600公里,海拔高于4000米的地段960多公里,总投资262亿元。2001年6月29日开工典礼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举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  相似文献   

9.
王辉 《旅游》2001,(11)
在云南、四川、西藏交界处 有一 方神秘的上地, 那里高原、雪山、 峡谷、森林相间, 藏民世代在此守候家园, 那里也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 2000年10月16日。云南自由之族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六人骑山地车从中甸出发,驶向这片向住已久的土地! 10月16日(中甸)-10 月20日(乡城)221KM 第一天就在中甸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上骑行, 每辆车的负重都有20多斤, 这的确让我们觉得有些吃力。秋天的草原金黄一片, 白云被高原的气流吹得如丝如带。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海拔3575米的巴叉 口,看着前面要经过的莽莽群…  相似文献   

10.
西藏的自然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自然区域郑度雄伟壮丽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作为主体的西藏约占整个面积1/2。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有大片区域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人们常把它视作地球的“第三级”。然而高原所处的中、低纬的地理位置,使它形...  相似文献   

11.
西藏的土壤     
西藏的土壤李明森西藏幅员辽阔,地形起伏大,生物气候条件复杂,因此,土壤类型多样,计有28个土类、67个亚类,是我国境内土壤类型最多的省区;尤其是地势高亢,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与高山占据土地面积的86%,成为我国高山土壤主要分布地区。多样化的土壤类...  相似文献   

12.
青藏公路,全长11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处海拔达5231米,年平均气温摄氏零下5度,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50%,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可是我们的养路工人,40年如一日坚持在这高寒缺氧的地方。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条国道上劳作,才有今天西藏的繁荣与发展。」l,京至拉萨109国道,象一条彩edto带穿越“生命禁区”,把祖国内地与世界屋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记者慕名到109国道青藏路段沿线采访,那些40年如一日坚持在这高寒缺氧地区的道班工人所表现出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使记者感到了极大的震撼。正是他们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13.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14,(2):93-95
2013年,西藏交通运输系统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规模进一步提升,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70591公里,呈现出拉林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墨脱公路全线建成通车,219国道新藏公路全线黑色化,318国道川藏公路病害整治突破施工技术难点,公路建设融资途径不断拓展等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藏》2004,(5):2-7
1954年12月25日,全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翻开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川 、青藏公路胜利通车,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壮举,川藏公路东自四川成都,跨怒江,攀横断;青藏公路北起青海西宁,渡通天,越昆仑,两路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交会西藏首府拉萨。修建川,青藏公路,历时五载,3000多名筑路人捐躯两路,1万多名建设者立功受奖。 值此两路通车50周年之际,记者书面采访了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加措先生。  相似文献   

15.
边吉 《中国西藏》2005,(2):59-61
自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后,西藏又开始了新的公路建设,先后修筑了新疆叶城到阿里的新藏公路,拉萨到亚东的拉亚公路,拉萨到泽当的拉泽公路,日喀则到定日的日定公路和黑河到昌都的黑昌公路。当然,这些公路和现在的路不能同日而语,大都只是能粗通汽车的沙石路,但是,它们是西藏现代交通的雏形,为西藏现代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到了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中国西藏》2010,(6):88-88
湖北孝感的刘予飞:我想了解一下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山。 答: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中东部,全长1400公里,平均宽80公里,海拔5000~6000米,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米,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念青唐古拉山脉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区域。  相似文献   

17.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河中下肺.东靠昌都.西接山南,北连那曲,南邻印度,横跨高寒、温暖、湿热三种气候带,境内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这里山青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全地区下辖7个县,3个县级国营农(茶)场,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在30万由左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类型使农业生产带着典型的立体农业特色。从海拔3000米以上的温带农牧区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区,作物种类繁多。播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有青探、小麦、玉米水稻、豌豆…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雪乡     
《黑龙江史志》2013,(4):F0004-F0004
<正>中国雪乡原名双峰林场,它位于牡丹江西南部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内,距离牡丹江170公里,距离哈尔滨280公里,是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汇之处,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雪乡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积雪期长达7个月,从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连绵  相似文献   

19.
西藏旅游答客问马晋康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睡,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西班牙和德国三国之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西藏向世界各国人民敞开了长期封闭的大门,海外朋友纷至沓来,仅1980年至1992年13...  相似文献   

20.
欧珠多吉,男,现年50岁,什布奇村热尼组人,也是底雅乡的一个名医。他的学医、行医之路,见证了中国西藏边境地区的发展,也诠释了国家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底雅乡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辖乡,是边境一线乡,海拔3100米,位于札达县境西南部,象泉河下游与马阳河交汇处,距札达县城区260公里,县到乡的路以油路为主,但也有一段10多公里的砂石路,途中需翻越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