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孩,以学前期最为多见,到学龄期就日渐减少了。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长大了自然就会减少,在学前期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十分重要。否则,儿童期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发展成为成人期严重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困难。  相似文献   

2.
刘爱萍 《神州》2013,(21):58-59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成长中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之间会经常发生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行为,这对被攻击者与攻击者的心理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怎样应对幼儿具有的攻击性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重点研究了幼儿攻击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危害,并探讨了幼儿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改善,帮助幼儿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峰峰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自理能力强,来自单亲家庭,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在家中,他是个“小霸王”,暴躁、任性,一不顺心就会打人,具有典型的攻击性行为。我决定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陈大礼 《神州》2011,(7S):74-74
从分析内隐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内隐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出发有针对-眭地提出矫治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措施及策略;同时本文还指出,学生的攻击行为对其心理健康和行为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育活动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也可以锻炼幼儿的智力。但是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往往会表现出畏惧、退缩、抑郁、不合群、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等心理障碍,这会影响幼儿的正常社会活动,甚至会导致他们在成年期后产生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等。  相似文献   

6.
王茜 《黑龙江史志》2013,(15):262-262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7.
把体育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施加影响,这还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体育运动的干预作用有:替代网络行为的心理体验,减少或消除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对网络行为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的迷恋,从而减轻网络依赖;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防止大学生因心理障碍问题而向网络靠近,并有效缓解和抵御网络成瘾所带来的某些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策略:科学设计运动处方;体育运动结合心理疗法进行综合;干预坚持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叶穗冰 《攀登》2013,(6):79-83
亲社会行为是由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对大学生而言,亲社会行为更多地发生在虚拟社会中。影响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从个人角度看有认知、情绪和价值观,从环境角度看主要包括虚拟社群、大众传媒和网络规范。提高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针对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制定德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潘尚瑶 《神州》2013,(9):231-232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托,其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在内外因的诱导下,许多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失控的情况。本文通过当前大学生心理失控原因、心理失控的表现形式入手,探究当下大学生心理失控调节和防范的方法,为规避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展作出预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作出探索,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姜薇薇 《沧桑》2008,(3):197-198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满族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家法族规中,女性被加以重点关注.在辽宁,满族人通过家谱、言传身教、民俗等方式对女性的日常言行和性行为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起到了相应的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12.
张亚南 《神州》2012,(29):157-15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优良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成人教育意识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董艳 《沧桑》2009,(3):173-174
新时期大学生的行为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模仿性和多变性、突发性和盲目性、纠合性和群体性等鲜明特点。大学生行为选择倾向既和青少年身心快速发育、感情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等主观因素有关,也与新时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因素有关。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赵莉 《黑龙江史志》2008,(20):94-95
大量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方式。网络社团在增加大学生表达渠道、丰富社会交往、调适社会矛盾的同时,也为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本文探讨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团的心理动因,以便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网络互动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大学生这一新型的网络社会交往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青少年因为心理承受力脆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频频发生,造成的种种悲剧令人扼腕.为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对他们心理承受力的培养.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视角出发,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途径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校漂族”是近年来出现在高校周围的一个特殊群体。它的出现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诸多影响。它的产生主要源于高校扩招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依赖和逃避心理。关注这一群体,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成晓丽  苏淼 《神州》2014,(18):206-206
近几年高职院校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我们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由于应激事件、物质滥用和网络成瘾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危机而导致的自杀或他杀危及到当事人或别人生命安全的事件称为极端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极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我们的社会、家庭、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都应该共同关注和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极端心理问题成因,以防止高职院校大学生极端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河北省几所代表性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实证调查,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误区,找出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重点通过内部性格特征的调适、外部行为活动的激励以及相关政策的完善,从政府、学校、社会和贫困生自身等层面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殷小琴 《神州》2013,(1):241-241
当前大学生受学习、经济、就业、人际关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从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来源,提出了高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措施,以期能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娅琪  邱静 《区域治理》2022,(2):127-130
疫情期间行为受限条件下,大学生处于长期居家学习的状态,学习客观状态以及所处空间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针对这一现象,开展本次针对大学生居家学习的客观行为特征和客观环境要素对学习状态的影响的调查研究.针对预调研和居家"环境-行为-心理状态"相关研究,提出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变量的分析归纳,通过网络问卷,进行数据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