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正     
《黑龙江史志》2011,(19):55-55
<正>黄金波2011年《黑龙江史志》第三期发表的论文《浅谈渤海国二十四块石功用》一文,其中第一自然段"从吉林省敦化市到黑龙江省宁安上京龙泉府这一段150多公里的路上,一共发现了10处二十四块石,平均15公里一块;约占总数的一半。敦化境内有四处。"这段话更正为:从吉林省敦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块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四块石遗址现已发现8处,在吉林省敦化市境内牡丹江上游发现4处(江东乡、官地镇海青房、腰甸子),在图们市境内发现2处(月晴乡石建坪、马牌),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牡丹江中游镜泊湖东岸弯沟内的北坡发现1处。另外,在今朝鲜咸镜北道渔郎郡会文里发现1处。这8处二十四块石均在古代交通道附近较高的土台上,具有统一的规格,其规模、形制以及出土文物(板瓦、筒瓦残块)基本相同。除敦化市官地二十四块石为面东,东西排列3行外,其它均为面南,南北排列3行,每行有8块础石,3行共24块,故称为二十四块石。二十四块石每行南北长均为9.20米到10.5米左右,东西宽均为6到8.30米左右。每行间距为3米左右,石块间距均为0.30到0.50米左右。二十四块石的规模,约当今3间房的规模。石块的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渤海国二十四块石遗迹,从本世纪50年代在吉林省敦化县最初发现以来,即引起中外有关学者们的关注,并已有若干文章发表,其内容被一些有影响的考古学、历史学及方志学专著所引用或编入。关于二十四块石的断代,学术界已基本取得认为是渤海时期的共识,但对其性质与用途仍是诸说并存,岐异纷呈。自敦化盆地4处二十四块石的发现迄今已逾30余载。随着有关国家和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又先后在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南部发现二十四块石2处;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发现二十四块石2处。据报导,在朝鲜咸镜北道东海岸也已陆续发现3处。以上11处二十四块石分布在并不直接毗连的4个地域。遗迹实例的增多、  相似文献   

4.
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早在1964年5月就已被延边大学朴真奭教授所发现,只因诸多原因,至今还未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方学凤教授在其著作中将其称为西崴子二十四块石遗址。西崴子二十四块石遗址是兴隆二十四块石遗址的误记。下面,据朴真奭教授1964年5……  相似文献   

5.
在渤海史研究中,东牟山的地理位置,历来众说纷纭。其主流的观点有二:一为敦化市城山子山城说,二为延吉市东郊城子山说。分析以上观点,皆有可商榷之处。通过对东牟山所在地之史料挹娄故地与桂娄故地的探析,认为所谓挹娄与桂娄可能皆为不实的记载,不能作为确定东牟山地理位置的依据。通过对迁都显州的史料分析,笔者认为渤海国不存在迁都显州的情况,而西古城可能就是大祚荣立国时期所筑的都城,东牟山当在西古城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6.
作南北走向的张广才岭,其中段是吉林市管区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分界线。在以岭为界的蛟河市与敦化市的山谷间,通过普查发现数座辽金古城:在岭东的敦化市境有西北岔古城、帽儿山古城;在岭西的蛟河市境有三合屯古城、春光北山古城、上参营古城、下参营古城,而尤以座落于张广才岭上的前进古城规模最大,地势最为险要,现对此城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块石风景优美的四块石,位于伊春市南岔林业局浩良河森林经营所和依兰县丹清河林场交界处,海拔980米。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抗联三、六军曾在此建立后方根据地,著名的抗日将领李兆麟、赵尚志、冯仲云、夏云杰等都曾经在这里进行过抗日活动。四块石遗址,有壮丽幽深的“凯旋门”(俗称月亮门),为四块石之冠,里面有纵深二十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桦甸市苏密城城址发掘出土的3件陶器残片,经辨识应为陶腰鼓,这是渤海国音乐文物的首次发现,对于探讨渤海国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3件陶腰鼓,与唐代中原地区发现的陶腰鼓近同,应为模仿中原陶腰鼓的渤海本地制品。  相似文献   

9.
近日整理旧币资料时,发现一张中国实业银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印制的壹圆纸币加盖有交通银行条行戳,并在右中加盖"交通银行二十四年十一月发行"椭圆形红  相似文献   

10.
读中华书局本《旧唐书》,发现有关历史事件时日记载互有矛盾处,今略作补正。1.唐太宗凌烟阁图形二十四勋臣时日。《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记载:“(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刘兰谋反,腰斩。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戊申,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根据这条记载,此事当发生在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申日,但是,《旧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则记载:“十七年二月,诏图形凌烟阁。”这里记载的是二月,与《太宗本纪》不一致。究竟是正月还是二月?查阅《旧唐书》有关二十四勋臣传,多笼统言“十七年”而不…  相似文献   

11.
本对当前有争议的清室发源地和清肇祖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辨,提出了清室发源地为东城即今吉林省敦化市之说,同时提出了清肇祖孟特穆并非猛哥帖木儿的看法,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多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黑土地。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己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但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下,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是唐及五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是10世纪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颗灿烂明珠。至今,古渤海国历史、文化仍吸引着许多热心的中外专家、学者。古渤海国文物、古迹成为中外旅游者追踪的目标。生长在渤海故土上的人们更是眷恋着这黑土地。东北亚的政治地图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上的渤海国疆土己一分为三,出现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的版图上。尽管渤海国的研究者们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渤海国的一些主要问题上观点相左。尽管保存下来的有关渤海国的文献资料不多,但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下,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渤海国文化及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友"作为西晋重要的文人集团,囊括了陆机、潘岳、左思、刘琨等当时的一流文人,但因事权戚贾谧,长期以来颇受冷落。通过综合考察现存资料可以发现,"二十四友"集团的交游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以"金谷宴游"为代表的文人集会、日常的赠答唱和以及为贾谧讲解《汉书》和讨论"《晋书》限断",这些交游方式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以"二十四友"集团为代表的西晋文人社会活动的整体风貌,具有深刻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沙河市发现多处带有明确纪年题记的民居,或为单体建筑,或为组群建筑,主体结构多为砖木混构,少数为砖石结构,其建筑样式及风格多样,年代涵盖了自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多个历史时期。本文选取了其中保存较好的8座(组)民居进行了介绍,希冀对河北西南部丘陵、山区的传统民居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裴红善 《黑龙江史志》2009,(11):10-10,20
20世纪,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靺鞨族在隋唐之前,先后被称为肃慎、挹娄、勿吉等名,迄今在三江平原及其周围山地已发现多处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民族的考古遗存。北朝后期,勿吉、靺鞨族向南发展,形成地域广阔的七部,其中位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靺鞨部,已有三处重要墓群被发掘,其文化特征在本民族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受到了当地原夫余族和南邻高句丽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7世纪末,以粟末部为主体建立起的渤海政权,以接受册封为契机,迅速吸收唐王朝的多项制度和文化,使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77年8月至11月,江苏省无锡市环城河人防工程建设中,发现了三十七口唐至明清时代的水井。在有关施工部门的大力协助配合下,我馆对部分水井进行了清理。这批古井分布在市区环城河东南一带,北起槐古桥北,南至妙光塔南。其中朝阳桥至槐古桥北一段的十三口水井全部位于环城河底,妙光塔南部水井分布较为密集,在七百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水井二十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渤海的认识从书本文字的了解进而看到渤海留下的遗迹,这无疑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因为研究渤海历史仅仅依靠文献史料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文献记载极其简略又零碎不全情况,渤海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08,(9):I0001-I0003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年轻人还利用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