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安徽省寿县为古时楚都郢城所在。《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  相似文献   

2.
寿春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郢都寿春是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寿春城的文化面貌是楚最后20年的文化代表,在楚文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八年来对楚寿春城所作考古的主要收获,特别是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探索寿春遗址的方法及成果,对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楚郢都礼制考高崇文楚郢都纪南城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在城址时代、都城布局、与列国都城比较以及商业、交通、地理环境等方面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三礼”等文献记载,从礼仪制度的角度对郢都进...  相似文献   

4.
楚都地望历来备受学术界关注,也是楚文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楚国曾先后建都于丹阳、郢、都、陈和寿春等地,除了战国晚期的陈和寿春两地地望相对明确以外,其他几处都邑,尤其是丹阳和春秋郢都所在,一直存在争议。尹弘兵先生的新作《楚国都城与核心区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05JJDZH244)课题成果之一,探讨的正是这一重大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楚郢都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关于是郢都的种种说法楚郢都在哪里?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比较一致,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部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自魏晋以后更载明鄂都在江陵纪南城,如《左传·桓公二年》“始惧楚也”,西晋杜预注:“楚,楚国,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刘宋盛宏之《荆州记》:“江陵东北七里,有故郢城(即郢都城),城周回九里。”又载:“楚昭王十年,关通鄣水灌纪南城,入赤潮进灌鄂城,遂破楚。”《水经·沔水》北魏鹂道元注:“江陵西北有…  相似文献   

6.
楚都鄢郢考     
目前,史学界关于楚国都城有两种观点:一为“郢在今纪南”说;一为“郢在宜城”说。唐代地理典籍《括地志》曾记载:“杜预云(楚)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一千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郢在纪南”说似乎已成定论。但近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对“郢在纪南”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楚居》与传世文献及出土楚简加以比对,对楚的族源、楚建国时间、楚丹阳及楚都郢等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新的探索思路。文章认为楚源自华夏体系;楚建国于西周早期的熊丽时期;丹阳再不能作为探索楚国早期居地的依据,文献及出土楚简中所记的荆山、沮、漳等才是立足点;楚国都城称郢始自楚武王,郢称的出现体现了楚国欲称霸天下的雄心,楚国的郢都不止一两处,而是多处,楚王好迁也体现了楚国不断扩张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楚都寿春城考古调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春城是楚国晚期之郢都,《史记·楚世家》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是则楚国在寿春共建都十九年。据记载寿春城在今安徼省寿县境内,由于年代久远和战争的破坏,南北运道的变迁以及淮河的改道等各种原因,今天人们对它的具体位置、范围、文化内涵,已知之甚少了。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当时驻留于蚌埠的瑞典工程师加尔白克(O.Karlback)得到了一批寿县出土的(钅乔)鼎、壶、簋、车马饰具、带钩、铜镜等古物,经由其手分售于欧美各地,楚器开始被人所知。1933年春、1935年、1938年冬,寿县朱家集(现划归长丰县)李三孤堆楚幽王墓经三次盗掘,出土了铜器和零星陶器、石器四千多件,同时,成千上万的受灾饥民在寿县城郊挖墓取宝,转卖于上海商人和外国人,一些学者开始了对寿春及墓葬出土器物的研究。1955年5月治淮工程中,在寿县西门之北发现了蔡昭侯墓,这是当时考古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就此发表了一批研究质量相当高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考古学界探索楚文化,大概始于三十年代。最初从淮河下游开始,即楚国后期都城所在地的安徽寿春一带。自1951年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南长沙发掘了一批战国楚墓,此后长沙地区就成为探索楚文化的第一个中心。到了六十年代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地区博物馆及全国各大专院校等单位,在郢都纪南城周围发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初,固始县陈集乡大王村农民余保珠在挖菜园时发现一块金币,献给国家,受到县文物部门的奖励。郢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货币。因是在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治)铸制的,故称郢爰。余保珠发现的这块金币为三  相似文献   

11.
在楚国金币中,“郢爰”是最多的一种。它分布的范围较广,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都有出土。“郢爰”出现的时代,过去一般认为在战国晚期,有的还认为在楚都迁到寿春之后。本文对此问题,粗浅地谈一下个人的认识,以供参考。一“郢”,系楚国的都城“郢”。“爰”,即“锾”字,据唐兰先生考证:爰是我国最  相似文献   

12.
春秋郢都无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郢都故址所在,至今尚未解决,被学界认为有可能为楚郢都故址的江陵纪南城、当阳季家湖古城和宜城楚皇城,作为春秋早期楚始都之郢的可能性都不大。春秋郢都故址至今未能找到,应是被"城"所蔽。结合文献分析及考古实证,可知春秋郢都并没有城,没有城垣遗迹,只是一个大遗址。  相似文献   

13.
程露 《文物世界》2014,(3):67-70
<正>铜镜是人们照面饰容的工具,我国考古发掘发现最早的铜镜在距今四千年左右的甘肃齐家文化。战国以后,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开始衰落,青铜镜因其在民间生活中的实用性而日趋繁荣。安徽博物院藏铜镜总数达1500余件,其中不乏保存完整、制作精美的铜镜,向人们娓娓述说着安徽青铜镜发展的历史。一、纤薄灵秀的战国楚镜楚国从春秋中期以后就开始将势力扩张到江淮地区,战国中期以后,江淮地区全部纳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41年楚迁都于寿春,皖  相似文献   

14.
略论楚郢都城市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江陵纪南城,亦称郢、郢中、南郢、纪郢,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起,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止,楚国在此建都长达四百年之久。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人们对其规模和布局有了  相似文献   

15.
自西周初年楚熊绎封丹阳至战国中期的八百余年,湖北一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区。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城关北五公里的纪南城),并建置南郡,至公元前207年秦灭亡的七十余年期  相似文献   

16.
清华简《楚居》中的"为郢",其实就是楚国的别都——鄢。"为郢"自春秋早期至战国初年曾为楚王多次徙居,在《楚居》诸"郢"之中似具有特殊地位。结合传世文献、考古资料和新见北京大学藏秦水陆里程简册的记载来看,"为郢"的地望应该在今宜城东南的楚皇城遗址。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493年,蔡国将国都由河南的新蔡,迁于当时属于吴的州来,从而开始了第三国都下蔡的历史.下蔡都城的位置,历来学者多主凤台说,认为今凤台县的下蔡古城即是.但奇怪的是,迄今在凤台除下蔡古城可资为证外,没有发现其他蔡国遗迹,就是下蔡古城本身的年代,也有待于考古发掘证实.反之,蔡国遗物在淮水之南却多次出土,它似乎向人们表明,蔡城应在南岸求之.楚国晚期都城寿春,经考察证实,方圆20多平方公里,如此宏伟的江淮都会,必定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从下蔡到寿春,其间200余年,能断然否定寿着不是在蔡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吗?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8.
晚楚时期,春申君利用上秦王书及秦实行"远交近攻"战略的持续效应,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楚国的国力;他经营寿春和推动楚国迁都寿春;并推动了晚楚文化的东渐。春申君在晚楚时期的历史贡献,是其以上秦王书为起点的历史活动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北京大学藏秦《水陆里程简册》的新资料为突破口,对楚国■陵君铜器铭文所记■陵地望、器物年代与器主身份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封地■陵即《水陆里程简册》的"莪陵(津)",位于今湖北宜城市汉水之滨,同名异地及新置"■陵"的可能性较微。铜器的制作时代约在楚灭越至公元前223年楚覆亡之间,制作时代最可能在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以前。综合制器年代与器主的"王子"称谓可知,■陵君应是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中某位楚王之子。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宜城罗岗车马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宜城县始建于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其前身是楚鄢都。鄢在春秋初期已为楚邑。战国时期,是仅次于郢的楚国陪都。今宜城县南7.5公里的楚皇城遗址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重要城址。楚皇城东南临近汉水处有一丘陵岗地,罗岗是这片丘陵向东延伸的分支。岗地东南部为汉水冲积平原,泥砂沉积,可能属古汉水主洪道的摆动范围。罗岗西北距楚皇城约6.5公里,高出东部平原3~3.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