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会馆是钦州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是广州商人商业移民的成功见证,在钦州近现代发展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保”而不“护”,一是管理主体的责任不明确。加强广州会馆保护与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成功的广州会馆保护与开发将在全国的文物保护、旧城改造、人文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树立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历史发展进程中,会馆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记录贵州历史与文化的经典符号,会馆这种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传承着多元文化的载体,至今仍留存于各地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明清两代,在贵州的外省各地移民相继修建会馆,各省籍移民修建的会馆规模大小不同,遍及贵州省内大小城镇。  相似文献   

3.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兴起的一种公共建筑类型。在移民兴盛的年代,自贡的盐商会馆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所建,其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呈现着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文化交融现象。文章以自贡现存盐商会馆为考察对象,结合自贡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对现存盐商会馆所在位置、修建年代、建筑特色和保护情况等进行梳理,针对保护现状提出对应的策略,有利于后期自贡盐商会馆建筑的保护及相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会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上海这一移民城市多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合中西、多姿多彩的会馆文化助育了各地商帮文化,助力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内采各地之所长,外纳五洲之精华,中外来沪的移民和上海的本土居民共同创造出独特的会馆文化,一部上海会馆的历史见证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岑永枫 《贵阳文史》2010,(4):104-109
<正>在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传承着多元文化、至今仍留存于各地的会馆,作为记录贵州历史与文化的经典符号,无疑是见证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是研究贵州历史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依据。会馆真实地记录和见证了自明代贵州建省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外省移民大量进入贵州的状况,同时也记录了历史上的贵州不断广纳中  相似文献   

6.
昆明石屏会馆是昆明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会馆,是茶马古道上17所石屏同乡会馆之一。本文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及实地调研法、访谈法,从文化资本、动因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方面,探索其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最后提出会馆文化再生产的提升与创新策略,以期有助于会馆文化的传承保护以及会馆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山陕会馆的雕刻题材为例,通过对明清时期商人的经商理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等的分析研究,挖掘蕴藏在会馆中的商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瞿孝军 《沧桑》2009,(2):47-48
张家界不仅有绝版的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丰富的高品位的分布集中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了解张家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揭示张家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张家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全张家界旅游、增强张家界发展实力、提高张家界知名度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重庆湖广会馆的历史背景、由来和选址,从建筑和装饰两方面特征分析其建筑形制、装饰纹样与题材内容,并进一步探析它的文化特征,望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陶宏 《四川文物》2004,(6):47-5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由陕西籍盐商集资修建。它的始建和扩建除与清初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及当时会馆建筑的兴盛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自贡盐业的高速发展,给陕西盐商提供了积累财富的机会,高额的盐业利润是西秦会馆得以建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劳求 《古今谈》2005,(1):58-59
会馆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有一段历史,以其性质,有同乡会馆与行业会馆之别。绍兴的会馆前期以同乡会馆为主,职能主要为应试者服务,后期以行业会馆为主,其职能为商贸金融交易服务。绍兴地处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由于金融商贸活动的需要,遂产生行业会馆。行业会馆,可谓金融商贸的同业机构,是同业聚会交流信息和议事的场所。大凡较大的行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阐述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产业兴旺"共融互促关系,分析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路径,希望为找到一条适合全域旅游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文化传承的传统村落保护之路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耿承山  遥山 《旅游》2003,(5):45-47
行业会馆是以商务活动为中心的行业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协会或联合会。清末民初时,北京行业会馆有30多处,其中宣武区14处,崇文区14处,如颜料会馆(崇文芦草圆)长春会馆(玉器行、琉璃厂附近)、梨园会馆(戏曲界、崇文精忠街)等。  相似文献   

14.
曾永丰 《攀登》2013,(1):105-108
西宁山陕会馆建筑是西宁地区颇具影响的一处中式建筑,其建筑以中轴线布局、东西对称、构成多庭院风格。山陕会馆建筑布局精心设计,各殿堂寓意讲究,主观追求古建筑高规格、大规模的文化心理由内而发,势不可挡。山陕会馆这种建筑特征,客观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河湟地区商业贸易的崛起,深刻表达了新兴民族商人要求相应社会地位的愿望。于是,以商会建筑实现古建筑等级僭越,成为山陕商人挑战传统商业观、改变其社会地位的首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日根 《史学月刊》2013,(8):102-109
晚清民国时期,会馆在科举制度废除、政治变革成为当时时代的主旋律的背景下,一方面延续旧有功能,成为传统的口耳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外,还借助于近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新传媒的出现不断增益自己的新功能,而京师作为政治心脏地区,会馆在制定省宪、选定地方官员、处理家乡公共事务方面都凸显出自己的功能来,这些均显示晚清民国时期会馆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扬 《江淮文史》2006,(4):155-162
在历史上,安徽会馆数量众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像北京,除了安徽会馆外,还有歙县会馆、泾县会馆、宣城会馆,等等。另外,济南、南京、苏州、扬州、上海、武汉、广州等地也有安徽的会馆。虽然这些会馆名称不一,但都是安徽人聚集的地方,是安徽儿女踏破铁鞋、纵横四海时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可以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脉络,也是评价该地区文化深度与厚度的要素之一。对待历史功能在现代社会发生了一些转变的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保护还是改善开发是学界引发广泛讨论的论题。而冻结与封存并不能体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尽管茶马古道的部分历史功能已经消逝或改变,但其在过去近20年问已经以一个文化标签的形式进入了大众文化视域,成为一个区域形象符号。树立品牌建设观念,遵循文化品牌建设的原则、规律进行综合性的保护与利用,是此类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福州的会馆     
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会所在地.亦是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至民国初年,福建省各地府、州、县及其他兄弟省在福州建立大批会馆。民国初年.各会馆的活动较为经常。后由于战乱频繁.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封锁,省会内迁,会馆活动逐渐式微。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州商业一度复苏.会馆活动又有起色。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州绝大多数会馆还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9.
河南保留的明清会馆,大多数为秦晋商人所兴建的商业会馆。这些会馆建筑规模较为宏大,布局严谨,雕刻技艺精湛,尤其在建筑雕刻题材的选择上别具匠心,诚信、重义、同享、儒雅等商业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商业观念既是其经商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集文化、艺术、理念、愿望为一体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川北会馆,原位于市区卧龙桥街48号,是清代同治年间旅蓉商民集资所建的宴饮聚会场所,现存有戏台和大殿两座古建筑。为更好地保护好这两座古建筑,经过上级批准,将其迁建在会馆建筑众多、会馆文化深厚的龙泉驿区洛带镇,成为客家文化的展览开放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城市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