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次调查在屈家岭遗址周边新发现8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石器采集点,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遗址群,其分布范围远远超过以往的认识,其中屈家岭遗址是在遗址群中具有核心地位。调查还发现包括屈家岭遗址、钟家岭遗址、冢子坝遗址的大环壕系统,另外还可能存在仅限于屈家岭遗址南部的小环壕系统,这是继三次发掘后对屈家岭遗址群聚落结构与聚落形态演变的突破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余杭良渚遗址群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晔 《东南文化》2002,(3):24-29
对余杭良渚遗址群的聚落形态考察已非常迫切,本从遗址分布、类型、规模、年代等方面对遗址群进行了初步的聚落考察。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余杭发现的良渚文化古城遗址及遗址群,在太湖以南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聚落单元。这个聚落单元反映了聚落建造者适应自然环境所拥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用以维系其文化的社会互动与控制,由于聚落形态很大程度上是由广泛认同的文化需求直接造就的,因此它们为考古学文化的功能性阐释提供了一个战略性起点(1),并有助于对良渚社会的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4.
槽桥龙水库遗址群是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2014—2017年考古调查的新发现。槽桥龙水库周邻5处遗址均为典型的坡地型岗地聚落,从采集遗物与周邻遗址相比较,该遗址群文化面貌比较单纯,延续时间较长,所获遗存多为商周时期或稍晚阶段。槽桥龙水库遗址群的发现为区域内文化序列的建立与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5.
宁绍地区早期遗址群的时空变化是钱塘江以南聚落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全面收集了这一地区的考古资料,着重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距今7000~3000年间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地理学考察。在提取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基础上,绘制出多幅遗址群分布地图,初步恢复性重建了宁绍平原考古时代的聚落群景观。  相似文献   

6.
陈雪香 《华夏考古》2007,(1):102-113
本文考察了山东地区商文化的聚落形态演变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商文化聚落形态在山东地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早商时期仅济南大辛庄一处遗址;中商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并在泰沂山脉两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聚落群;晚商早期遗址数量保持稳定但等级较高的遗址处于衰落状态;晚商晚期不但遗址总数而且等级较高的遗址数量都明显增加,还出现了像苏埠屯这样的高规格墓地。这一聚落形态的演变反映了商文化在山东地区东扩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槽桥龙水库遗址群是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2014—2017年考古调查的新发现。槽桥龙水库周邻5处遗址均为典型的坡地型岗地聚落,从采集遗物与周邻遗址相比较,该遗址群文化面貌比较单纯,延续时间较长,所获遗存多为商周时期或稍晚阶段。槽桥龙水库遗址群的发现为区域内文化序列的建立与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省分册》所提供的资料对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进行研究。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共 74个 ,聚落遗址 1 91 8处 ,可分为特级聚落、一级聚落、二级聚落和三级聚落 ,展示了金字塔形的社会等级结构。尤其是以庙底沟类型为主体的聚落群 ,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聚落群聚形态不仅包括单个聚落的形态布局,还包括聚落群的层级分化以及与此相关的族群构成、社会组织、文明的萌生等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伴随着红山文化聚落资料的丰富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在梳理红山文化聚落群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典型聚落遗址进行分析。最后对红山文化聚落群聚形态反映的社会组织形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红山文化聚落分层现象显著,社会复杂化特征明显,说明红山文化已进入古国阶段。  相似文献   

10.
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作者依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将河南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址大体区分为37个聚落群,并根据每个聚落的大小,分别区分为特级聚落、一级聚落、二级聚落和三级聚落.河南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宏观考察,对黄帝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目次一遗存的时空架构二聚落布局及其阶段性变化三从盘龙城看商代城市布局的若干问题盘龙城是夏商时期一处重要的遗址,是二里头、二里冈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在江汉地区形成的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遗址包括城址、大型建筑与墓葬等高等级遗存,保护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多年的考古工作表明,盘龙城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多个岗地上,并由此构成一个遗址群,其外在形态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大型遗址颇不相同~[1]。因此,研究盘龙城聚落的布局  相似文献   

12.
巩文 《中原文物》2003,(4):28-38
本文依据目前的考古调查、发掘等资料,以史前人类近水而居、沿河建村为原则,将仰韶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地——天水至郑州间的聚落遗址划分为12个聚落群,并将聚落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与小型聚落。认为凡中型以上的聚落都可能是本聚落群的中心聚落,也可能是若干个聚落群所组成的更高一级的中心聚落。在仰韶文化晚期,联邦已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可能正处于中国古代文明因素的孕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东嘎守望者     
位于西藏阿里札达县的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和世界上最庞大的土林,已经是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距离阿里地区札达县仅仅70公里地方的阿伊拉日山的一个小河谷里,有一个叫东嘎的小村子,村子附近高耸的砂岩绝壁上有许多洞窟,里面有美妙绝伦的壁画。在临近的皮央村,还有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这些遗址和佛教古窟遗址建于公元10世纪,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主要寺院之一,这里曾经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东嘎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自立的崖壁蔓延一公里多,壁上有许多的洞窟。其中两处石窟里的壁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遗存中去寻找。在新砦遗址找到了城墙、护城河、内壕、外壕以及大型建筑。新砦遗址所在的溱洧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较发达的农业,仰韶文化前期,聚落得到较快的发展,仰韶文化后期,聚落分化明显加剧,到了龙山时代开始出现城址,至新砦二期终于出现了都邑性质的原始城堡,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心聚落似乎迁往它处,至东周时期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15.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我国西北部的广大沙漠中,掩藏有大量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就以不同时代的古城废墟来说,其数目之多,也是很惊人的。其中有的已被发现,有的还沉睡在茫茫沙海中。只以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为例,其中已经确知是古城遗址的,就有十余处之多。还有一些古城,虽然见于文献记载,但其遗址所在,至今还渺无踪影。至于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也就是陕北和宁夏的万里长城附近一带,明显易见的城堡废墟,为数更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废墟,包括残存的万里长城在内,都是古代人类在这一地区进行频  相似文献   

16.
《中华遗产》2008,(5):13-13
秘鲁考古学家最近在秘鲁中南部的库斯科市穆尤克马尔卡区的萨克萨瓦曼城堡附近发现一处印加古建筑遗址,这处遗址由一系列低矮民房组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其中一部分如今被埋在水泥建筑物下。  相似文献   

17.
黄帝宫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新密市东刘寨乡武定湖及其黄帝宫附近,仰韶晚期和龙山早期是该遗址的鼎盛时期。黄帝宫是传说中黄帝练兵讲武的地方。这里的仰韶文化遗址,或许就是黄帝氏族活动的重要聚落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18年11月~12月,为从聚落层面对灵宝盆地仰韶文化时期大型遗址开展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灵宝五帝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勘探。结果表明,该遗址主体是一处仰韶文化中期大型聚落,南部有一条南壕沟,并发现一定数量的房址、灰坑,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在遗址东北部还发现有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遗存。另外,调查发现该遗址附近有古湖相沉积,对研究该区域古环境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尉迟寺聚落与聚落群的初步考察梁中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随着各地区一些较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得聚落形态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论方面,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严文明...  相似文献   

20.
金花池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郊区聚落之一.2009年考古队抢救性清理了2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其中M1出土玉琮、玉钺、三叉形器和冠状器等高等级玉器,是良渚文化早期阶段良渚遗址群乃至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少见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大遮山南麓分布着多个聚落组,呈现出以一处较大的台墩形遗址为中心,由六七处台墩组成的态势.百亩山南坡较密集地分布着金花池、百亩山、梅家里、梅园里等遗址,构成聚落组,金花池可能为该聚落组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