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母亲曹云芳,生前系贵阳市南明区妇联主任和省、市、区政协委员。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与丈夫罗哲就跟随毛泽东主席一起干革命。他们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还曾住过一个大院。1958年和1960年毛主席两次邀请我母亲携儿孙前往北京叙旧,对我母亲关怀备至。罗哲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民学会和中共湘区委员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926年4月,罗哲得知毛主席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便携我母亲同往,受到毛主席的欢迎,即聘罗哲为讲习所教员,后又介绍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经常向我的母亲和罗哲…  相似文献   

2.
2009年的金秋,人们以各种方式歌唱祖国,迎接祖国母亲六十华诞的到来。 笔者在贵阳市政协组织老同志练唱休息时,几次和曾经担任省工商联副主委、贵阳市工商联主委、贵阳市政协副主席的葛镇(以下简称葛老)摆谈,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慈母园”位于贵阳市大西门金锁桥南侧,是曾任黔军总司令和贵州省省长卢焘将军母亲的坟墓。 一九二三年,卢母在贵阳去世,服丧期间卢焘坚持高官不就,在家守  相似文献   

4.
我于1991年5月份在南明区人大常委会离休,7月份应聘在贵州省贵阳龙洞堡机场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对于龙洞堡机场建设的主要情况有所了解,现略叙如下: 为了适应贵州省、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共贵阳市委和民航贵州省管理局,于1985年1月29日在贵阳金桥饭店举行了一次联席会议。贵阳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5.
洪波 《贵阳文史》2006,(1):24-25
惊悉萧岗同志于2005年6月22日在京逝世,老成凋谢,不禁令人叹惜。人们都习惯称萧岗同志为萧部长,这是因为他是贵阳市解放初期第一任市委组织部长,并以出色的工作和良好的作风赢得贵阳市干部、群众的爱戴。读毕萧岗同志的遗作《在昌图的斗争》,勾起了21年前一段往事的回忆。1984年7月,中共贵阳市委为纪念贵阳解放35周年,决定编辑出版《回顾贵阳解放》一文,这一任务交给了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和贵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具体承办,我有幸参加了该书编辑的部分工作。7月11日,我与原市人委办公厅副主任陈年生同志一道,乘机飞抵北京,专…  相似文献   

6.
上篇 2001年12月1日,正值周末,与贵阳市京剧团副团长侯丹梅联系时,她正在团里练功。当我说明来意后,她说下午还要去输液,要采访就在上午吧。 2000年9月,贵阳市京剧团服从城市建设的需要,从繁华地段喷水池搬至贵阳市小宅区贵阳制药厂。场地是租用的,办公室和练功房都是过去药厂的仓库,破旧而零乱。所  相似文献   

7.
1951年元月15日到1956年底,有6年的时间我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严格地说是先后在市政府秘书室及后来建立的秘书处和市人委办公厅工作。从走进市政府到现在已满半个世纪了,当年的年青小伙已成了古稀老叟。感谢市政府办公厅编印的《贵阳市人民政府大事记》的启发,勾起了我对那段时间的回忆,写下这篇琐记,以纪念逝去的首长和向  相似文献   

8.
秋阳 《贵阳文史》2012,(5):28-29
读《贵阳文史》2011年第3期刊载的《闯关的人们——回忆贵阳市第一部工厂史的编写》一文,让我想起了贵阳市编写工厂史的事。应该说,《闯关的人们》还不是贵阳市第一部工厂史,《护厂记》才是贵阳市编写工厂史的发端。回想起来,这部工厂史的问世,还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护厂记》这部工厂史,是在"大跃进"中诞生的。1958年,为实现"总路线"规定的目标,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跃进"高潮。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开始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但以贵阳市曲艺团为中心的贵阳曲艺界不改初衷,坚持舞台演出和坐馆说唱,辐射云岩、南明两区及各个茶馆书场,不仅上演原有传统书目,还坚持说新唱新,始终处于蓬勃发展局面。1960年5月,中国曲协副主席陶钝到贵州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7月,贵阳市曲艺团接待了随中央慰问团来贵州的李润杰、苏文茂,并观摩了他们的演出,举行了艺术交流座谈会。同月,贵阳市曲艺团团长、被陶钝赞赏的评词艺人杨林代表贵州曲艺界出席了中国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1962年3月,中国曲协召开创新、说新、唱新座谈会,贵阳市杨林、曾凤鸣也代表贵州出席,各地的创新评介和交流无疑对贵阳市曲艺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62年12月,经由杨林、曾凤鸣将中国曲协的创新、说新、唱新座谈会精神传达后,全团立即掀起热潮。先后创作演出的新曲(书)目,有杨林的评书《欧阳海之歌》(曾凤鸣改编)、黄云丰演出的四川竹琴《夺印》上中下三集、张怀东创作演出的相声《我和我大哥》、宋清云的河南坠子《安成香》、张文玉的金钱板《烈火红心》等。为了及时反映这种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贵阳市文化局又立即举办了贵阳市曲艺会演。参加演出的单位有贵阳市曲艺团、南明区...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珍藏     
母亲30岁时才生我,我想我们之间隔着的远不止是几十年的岁月。母亲是家族中公认的“演讲家”,却从未像美国式的母亲那样表达——“我爱你!”,我也不曾与母亲谈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母亲的争吵日益频繁,开始抱怨她的不讲理,厌烦那永无休止的唠叨。我讨厌回家,开始了住校生活。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我正在贵州省兴义县捧鱼乍区乐作公社参加“四清”运动。1966年11月初,四清结束,我与同事段正清回到贵阳市我所在的机关省公安厅。  相似文献   

12.
我母亲郭碧玉,台湾省台中市人.母亲家中兄弟姐妹16人,她排行第五,有一个舅舅排行十四.早年,母亲家中贫寒,她很小就出外做工,协助父母抚养弟妹.我母亲的勤劳与善良,在这个舅舅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父亲是浙江人.1948年我舅舅9岁时,我父亲患病,在浙江省镇海县老家治病,我母亲携带襁褓中的我从台湾到浙江探望.那料,我父亲不久就病故,而我和母亲又因众所周知的情况,回不了台湾.我母亲与舅舅断了联系,一晃就是40年.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准予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次日,我舅舅立刻到有关部门办理赴大陆探亲的手续,他是台中市第一个申请者.他因担心一时难以找到我们,便设法加签到6个月的探亲期限.  相似文献   

13.
何理良 《百年潮》2022,(6):45-55
<正>我母亲王艾英1925年同我父亲何思敬结婚,我于1926年7月在日本东京出生。1927年1月,父亲受聘回广州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在父亲回国后我即随母亲居住到外祖父王风飞家里。在我10个月的时候,母亲得知父亲在中山大学的生活已得安顿,即带着我乘船到广州同父亲会合,住在广州市东山区。  相似文献   

14.
高宁 《贵阳文史》2013,(3):34-36
位于贵阳市文笔街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里,陈列着为解放贵州而壮烈牺牲的若干志士仁人的光辉事迹、声像图片、资料文物……供后人瞻仰、凭吊和祭奠。其中,就有著名的"双十一惨案"烈士。"双十一惨案"烈士中的毛克诚是我的堂舅。从小就听母亲提起过这个烈士舅舅,多年来尽管我用心收集他的资料,遗憾的是各种媒体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少之又少。"毛克诚(1925—1949.11.11),贵阳市人。1947年毕业于大夏中学,贵州大学先修班学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1949年5月,遵照中共贵州省工委指示,与肖元乾负责组织和领导中山中学读书会,开展革命活动。同年7月因叛徒出  相似文献   

15.
政协贵阳市委员会,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和贵州省政协的指导下,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一)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950年2月6日至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召开了贵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推选出贵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之后,分别在1950年8月和1951年5月召开了贵阳市第二届、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推选出贵阳市第二届、第三届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是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并代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的职权,是政协贵阳市…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到1965年期间,我在共青团贵阳市委做少年儿童工作。团市委在履行带领少先队的光荣职责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把少年儿童带领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潮中去,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成长,成为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7.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祖国母亲已走过60年风雨历程。每每仰望五星红旗。总觉得祖国母亲对我很亲很亲、离我很近很近。是的,我对祖国母亲的情怀。发乎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发乎生我养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18.
我母亲黄素昭是外祖父黄齐生、外祖母王守瑜的独生女儿。1935年我四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时年35岁,青年守寡,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住在家境清贫的婆家,心情自然十分痛苦。外祖父黄齐生深知我母亲的处境,便和我祖母商量,让母亲带着最大最小的两个儿子(即当时12岁的大哥李光绳和4岁的我),离开婆家,到外祖父母家生活。1937年秋,母亲毅然决定带大哥光绳和我随外祖父母奔赴延安,直接投身于革命的熔炉。我母亲曾和比她长4岁的表兄、我的表舅王若飞一道,在达德学校读过书,受到过进步思想的熏陶,对延安乃是久已向往。当年四月…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叫陆廉贞。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多次提到林佳楣阿姨。1942年我母亲在上海同德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读医时.和李先念主席夫人林佳楣是同班同学。当时林阿姨是地下工作者,解放前夕,她突然离开了学校,两人的联系中断了几年。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却几次提笔几次又放下。或许是因为过于熟悉过于亲近的缘故吧,竟一时不知该从哪里写起。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昨夜里我梦到母亲回来了。开门看见母亲,我喜出望外:“妈,咋突然就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母亲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将母亲拥到怀里,感觉到了母亲特有的气息和味道,也感觉到了母亲的单薄和瘦弱……突然不知怎么地,觉得有些心酸。这时候,忽然梦醒了,才记起来母亲早就不在了,而且是永远地不在了。静谧的夜里,泪水,悄悄地打湿了我的双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