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1947年印度独立后一直担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时间长达16年之久。尼赫鲁生前曾一再强调不结盟是印度对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并身体力行,奠定了印度外交政策的基石。尼赫鲁还是国际上不结盟运动的倡导人之一,对不结盟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研究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尼赫鲁本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印度现行的外交政策,而且对考察当今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也  相似文献   

2.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领袖尼赫鲁,为了表达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为了加强中印人民在共同反抗帝国主义殖民斗争中的合作,于1939年8月23日至9月5日,对中国进行了首访。访问期间,尼赫鲁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最高礼遇,国民政府最高层和中共主要领导都同他进行了深入交流,国共报刊纷纷发文,称其为"印度民众的伟大领袖"、"我们民族的这位亲切的朋友"。尼赫鲁自己也称这次访华是"印中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它深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也是对领袖个人崇拜最为狂热的国家,更是一个家族能够长期把控政坛的国家。尼赫鲁和他的子孙们在印度的政治地位无人可以比肩,建立起一个不容撼动的、世袭的王朝,但这又的确是民众选举的公平结果  相似文献   

4.
印度独立后的农业发展战略,大致可以6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尼赫鲁当政,所以又称尼赫鲁时期的农业发展战略;后期的农业发展战略有别于前期,所以称农业发展新战略。本文从回顾尼赫鲁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入手,然后叙述和分析印度农业新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农业新战略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自从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就明确了它的定位,即要成为世界大国。印度总理尼赫鲁本就是抱负远大,自信心极强的人物,期待着带领印度干出一番大事业。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宣称:"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6.
王琛 《史学月刊》2004,3(11):80-87
194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首先,美印双方均误读了对方的政策.尼赫鲁拒绝放弃中立主义政策,不愿以公开加入西方冷战集团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美国则自信可以经济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美国对其南亚政策的改变受制于南亚地区的权势分布结构,即敌对的印巴两国间的力量失衡,这决定了美国在印巴两国间不能有所偏颇.因此,美国学者所谓的美国得到印度的"机会"并不存在,"丢失"印度之说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论尼赫鲁政府的和平核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星 《史学月刊》2002,2(5):77-84
在先经济后国防的发展战略以及尼赫鲁反核伦理思想的指导下,从1947年8月到1964年5月,尼赫鲁政府奉行和平核政策,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反对发展核武器;鼓吹核裁军,主张全面禁止核试验;着眼经济建设大局,加强核基础设施建设。1962年印度发动对华战争及其惨败,预示着扩张权势、增强防务的努力开始逐步取代经济优先的基本国策,尼赫鲁的反核伦理思想和核权威主义开始动摇,对华战争后关于核问题的公开辩论说明尼赫鲁和平核政策开始受到冲击,印度核政策的变革即将随着尼赫鲁时代的结束而到来。  相似文献   

8.
王琛 《史学月刊》2004,(11):80-87
194 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 ,是在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向美国寻求援助和冷战向远东扩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但是 ,尼赫鲁此次美国之行并未获得成功。失败的原因在于 :首先 ,美印双方均误读了对方的政策。尼赫鲁拒绝放弃中立主义政策 ,不愿以公开加入西方冷战集团为代价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 ,而美国则自信可以经济手段达到其政治目的。其次 ,美国对其南亚政策的改变受制于南亚地区的权势分布结构 ,即敌对的印巴两国间的力量失衡 ,这决定了美国在印巴两国间不能有所偏颇。因此 ,美国学者所谓的美国得到印度的“机会”并不存在 ,“丢失”印度之说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度,从古以来是姐妹国家。两国以其久远的传统文化,和平发展的文明,昂首站在世界剧场的前台。 尼赫鲁 中国学院,尼赫鲁如是说 1933年12月,中国青年学子魏风江受中印学会会长蔡元培派遣,自上海只身前往印度生汀尼克坦,就读泰戈尔主办的国际大学。那是人类追求知识、正义、友谊的一块热土,留学六年中,魏风江瞻仰了不少当时世界  相似文献   

10.
高梁 《炎黄春秋》2001,(5):12-18
1956年11月,周恩来总理应尼赫鲁总理的邀请,率代表团赴印度访问,新华社总社派我随团采访,然后留在印度分社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尼泊尔于1955年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建交过程却一波三折。在此过程中,印度的影响非常突出。1947年印度迈向独立的进程促使尼泊尔的拉纳政权试图与国民党时期的中国恢复邦交,但国民党的垮台终结了这一前景;新中国的崛起尤其是西藏的解放令尼印两国心生恐惧,尼印双方的"特殊关系"以及印度的阻挠令尼中关系的恢复止步不前;当中印之间就西藏地方的通商和交通等问题签订协议后,尼泊尔在尼赫鲁的默许下最终得以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谴责日本侵略中国,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批判英国对日绥靖,倡导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抗战,访问浴血抗战的中国,身处逆境依旧不忘支持中国。尼赫鲁之所以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有其深刻而博大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即基于世界反帝反法西斯事业,基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特殊地位,基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传统友谊,基于印度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尼赫鲁时期制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适合国情,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须改革。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其间历经波折,出现转向。印度经济改革的过程即如何处理增长与公平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70年代,印度的外交政策深受印中对抗的影响。1962年败给中国后,印度自认在南亚的统治地位受到震动,因此积极调整国防政策,希望夺回南亚霸主的地位。其后,印度干涉东巴危机,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吞并锡金。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印度一方面谨慎地避免直接危及印中关系的行为,另一方面不吝展示其重新获得军事和政治实力的地区强国形象,增强其与中国对话的国际地位。印中对抗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的外交政策,甚至还间接地塑造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以及不丹各异的政治生态和对华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追忆     
20世纪中的5月16日—31日拉吉夫·甘地遇刺1991年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的国大党选举集会中遭遇自杀性炸弹袭击身亡。这次暗杀活动是由活跃在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策划的。1947年,当外祖父尼赫鲁出任印  相似文献   

16.
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史学月刊》2004,11(12):67-73,124
印度社会精英对英国统治态度的改变是20世纪上半期印度群众性民族运动兴起的一个关键性政治变量。但是,在印度这样的农民社会里,农民(包括农村手工业者)一直是主导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政治态度不能不影响整个印度政治社会的发展。传统上的印度农民是政治冷漠主义者,他们对村社之外的全国性政治过程并不关心,但是在英国的统治下,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变迁却使印度农民和全国性政治过程有了密切的利害关系,他们和印度的社会政治精英在反对英国统治方面具有了共同利益。这正是使得他们积极响应以甘地为首的印度政治精英的号召,参加印度现代民族运动,为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提拉克是“印度民主主义者”①,这是列宁早就给予的评价,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本文想进一步分析一下,提拉克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在印度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印度史学界向来最推崇甘地,多认为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奠基者。其实,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的奠基人是提拉克。甘地自己也说过,提拉克是“现代印度的缔造者”②。  相似文献   

18.
飞天形象的渊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从印度传播而来;二,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羽人与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有翼天使融合而成。作者根据考古材料,从佛教传播和图像学的角度,对羽人与飞天发展的动态过程及演变轨迹进行考查,认为飞天萌芽于印度,发展于中亚、西域,成熟于中国,并且这一演化过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反复交替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口分布是人类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岭南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分布区。在岭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发展的历史过程巾,既表现出时间上的阶段性,由于特定地理空间的影响和制约,又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构成了岭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纷繁复杂的历史与民族风貌,对于岭南社会的开发与南方民族的融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代正是岭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舍利崇拜与遗骨崇拜密切相关,它们影响到纳骨习俗。本文以“佛舍利”为中心,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考证了印度、中国及日本“佛舍利”崇拜的演变传播过程,进而阐明了日本“遗骨崇拜”及“佛舍利”信仰的关系,并阐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