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老的俄罗斯音乐文化不仅在俄国,在世界艺术“百花园”里,同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它那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歌剧体裁尤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但是,真正介绍到我国来的俄国民族歌剧是十分有限的,继第一个出现在国际艺术舞台的俄国民族歌  相似文献   

2.
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在俄国文坛上升起的两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不仅照亮了黑暗的俄国;而且也普照着全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极为成功的处女作《穷人》时,是以自然派的继承者的身份出现在俄国文坛之上的。随后,他在一八六四年《祖国纪事》的第二期上,又发表了第二部中篇小说《二重人格》。这部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众多小资产阶级的精神分裂、内心矛盾的双重心理状态,富有特色地塑造了一个作为小官吏的艺术典型,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悲惨命运。同时,它在艺术手法上又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创作中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可以认为,就艺术表现而言,《二重人格》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具有开端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鲁迅和俄国作家果戈里笔下都有一个地主画廊,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地主的典型群像,如鲁四老爷、赵七爷、赵太爷、七大人、四铭……;一个是十九世纪初俄国地主的典型群像,如马尼罗大、科罗哥供家、罗士特莱夫、梭巴开线支、谈留希金……。鲁迅和果戈里都是现实主义大师,用的都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国家不同;民族、风格各异,因而在他们笔下的地主形象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中国地主和俄罗斯地主。我们认为这两个地上画廊中的地主形象的塑造及作者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通过比较分…  相似文献   

4.
高磊 《神州》2011,(9):5-5
钱钟书通过《围城》的讽刺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杰出的幽默艺术与讽刺才能。分析《围城》中讽刺艺术可以加深对作品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高磊 《神州》2011,(20)
钱钟书通过《围城》的讽刺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杰出的幽默艺术与讽刺才能。分析《围城》中讽刺艺术可以加深对作品艺术价值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王仙姑》和《王刚》,是布依人民以本民族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作依据,经过艺术加工的民间叙事诗。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各个朝代的反动统治阶级,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动力。贵州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多民族省  相似文献   

7.
曾希圣 《文史天地》2005,(1):i001-i001
19世纪下半叶,尽管沙俄政府的专制充满了腐朽和黑暗,但却意外地诞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巨人,这其中有作家、评论家、画家、音乐家等等。托尔斯泰、列宾都堪称这个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前者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一位著作等身的伟大作家,后者则是俄罗斯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  相似文献   

8.
曹飞燕  孔丹丹 《神州》2013,(4):185-185
自古以来,艺术都与人们共同存在,古人们留给了后世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完美地将音乐与戏剧融合,留给我们一笔庞大的精神财富。本文就结合《仲夏夜之梦》在音乐与戏剧上的成就阐述艺术带给人心灵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冷桂梅 《神州》2011,(6X):14-14,16
《变色龙》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契诃夫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尤其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手法,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艺术形象。这篇小说短小精悍,简练相互,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塑造了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梳理了《变色龙》里的三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任伊凡 《神州》2011,(11):1-2,4
中篇《哥萨克》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828—1910)早期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在整个托尔斯泰创作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该作品的解读建立在社会学批评的基础上,认为托翁重点描写俄国社会多余人的爱情悲剧。本文另辟蹊径,以当代生态文学批评为切入口,指出悲剧的实质在于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揭示了《哥萨克》的生态内涵。由此进一步指出托翁生态思想对其后来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部讽刺巨作,它的讽刺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相似文献   

12.
张丽 《沧桑》2014,(2):208-210
《醒世姻缘传》以残酷的写实介入社会生活,是一幅全景式的社会生活画卷。对礼崩乐坏的世风、官府商界的丑恶行径、学苑市井的无耻现象进行无情暴露和辛辣讽刺,讽刺与写实叙事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作品的社会批判空间。以夸张、对比、侧揭等艺术手法昭鉴社会的道德状貌和人情百态,在艺术上表现出更为显豁和多层的讽刺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任伊凡 《神州》2011,(26):1-2,4
中篇《哥萨克》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1828—1910)早期创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在整个托尔斯泰创作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该作品的解读建立在社会学批评的基础上,认为托翁重点描写俄国社会多余人的爱情悲剧。本文另辟蹊径,以当代生态文学批评为切入口,指出悲剧的实质在于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揭示了《哥萨克》的生态内涵,由此进一步指出托翁生态思想对其后来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海燕 《满族研究》2006,(1):127-128
《满族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5月,如今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2005年12月13日,辽宁省民族研究所在沈阳市召开《满族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满族研究》杂志主编张佳生主持。原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人大副主任陈素芝,原辽宁省人大副主任、现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充闾出席会议并讲话,向《满族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他们指出,20年来,《满族研究》杂志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为民族工…  相似文献   

15.
压力下的辉煌──《俄国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陈雄章研究俄国总避免不了牵涉到彼得大帝,可以说,对彼得大帝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心之我们中国人对彼得大帝并不陌生,自清末王树栅和康有为分别写下了为维新派鼓劲的《彼得兴俄记》,《俄罗斯彼得变政记并序》之后,国内先...  相似文献   

16.
于海鲲 《神州》2013,(3):210-210
阿连斯基,俄罗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钢琴曲《d小调钢琴三重奏》是其著名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其个人生平和创作情况的简述,以及对该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部分乐章特征的解读,向人们展示以这部钢琴曲为代表的欧洲室内乐作品的艺术价值。《d小调钢琴三重奏》在当时的俄罗斯被人们广泛喜爱并演奏,成为普及的曲目之一,时至今日,该曲也经常在音乐会中响起,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王沂暖教授填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格萨尔颂》,把千年史诗《格萨尔王传》歌颂得淋漓尽致。早在1776年,俄国学者帕拉斯在《俄罗斯帝国各省旅行记》中,就对《格萨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这部巨著中,却宣称“中国没有史诗”。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要描写明清年间各阶层人物的讽刺小说,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一系列受八股束缚的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间百态。  相似文献   

19.
这期间,斯大林发表了几个令俄罗斯人永远难忘的全国讲话——同志们!公民们!兄弟姐妹们!我们的陆海军战士们!我的朋友们,我在向你们讲话!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战!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他们一个不剩地歼灭掉。决不留情!  相似文献   

20.
说起曾宪溥先生,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死屋手记》,便众所周知了。而曾宪溥先生正是人文版《死屋手记》的译者,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俄语翻译家。《死屋手记》是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冷静、客观的笔调记述了服苦役期间的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