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帅 《清史研究》2023,(1):92-99
从乾隆中期开始,清朝对每年冬季进入到伊犁、塔尔巴哈台和科布多界内和卡伦附近游牧的哈萨克牧民,按照放牧数量征收相应比例的牲畜,谓之“租马”。对哈萨克而言,通过“缴马租地”,获得了可资利用的冬牧场,保障了牧民基本的生产生活;对清朝而言,则通过“借地收马”,不仅得到了所急需的哈萨克马,也起到了维持西北边疆稳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哈萨克族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具有哈萨克族游牧经济特色的习惯法文化,这些民族习惯法文化在婚姻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对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国家法律体系范围内,这些习惯法的存在和作用对国家法律的普及和实施也产生了不和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为核心史料,考察哈萨克首领阿布赉在土尔扈特东归中所起作用,分析阿布赉率领左部哈萨克积极履行藩属义务,参与清朝重大边疆治理活动的史实。针对学界以往普遍低估或否定土尔扈特东归过程中哈萨克首领阿布赉所起积极作用的传统观点,认为阿布赉以清朝忠诚藩属身份出现,并对清朝治理新疆和中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探讨了土尔扈特东归取道哈萨克草原的真实原因,阿布赉遣使通信及其"密报"所起关键作用,清廷接报后得以更加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众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18世纪中后期,清朝主动搜集信息,了解浩罕、哈萨克、布鲁特等中亚部族政权的动向。往返于中亚各商镇与喀什噶尔之间的贸易商队和投归清朝的厄鲁特逃人,向清朝提供了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包含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塔什干及河中地区的政治、军事、外交动态。文章呈现清代西北边疆信息搜集机制的运作实态,进而探讨清朝对18世纪中后期中亚政局的认知情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清朝与哈萨克汗国正式交往,始于乾隆朝中期。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录副奏折为核心史料,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分析清朝与左部哈萨克首领阿布赉、右部哈萨克众首领间的首次使者往来,确定了哈萨克最早遣使表示归附清朝的时间,考察乾隆帝对哈萨克政策的转变过程。针对学界普遍公认的清哈间首次通使发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传统观点,在清朝与左、右部哈萨克首次通使时间、双方所遣使者各为何人以及阿布赉归附动机及清廷具体考量方面提出管见,以供同好。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乾隆时期的清朝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多有讨论,一般认为贸易是清廷给予中亚哈萨克部的"特恩",清朝与哈萨克贸易的实质是一种"羁縻"关系。实际上,以清廷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有片面夸大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所具有的"羁縻"作用之嫌。首先,作为中原王朝"羁縻"游牧部落的核心要素,茶叶贸易并未出现在乾隆时期的清朝与哈萨克贸易活动中;其次,以往研究忽视了哈萨克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仅将他们视为清廷‘羁縻'政策的被动承受者。此外,由于缺乏对清朝与哈萨克贸易背后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将清朝与哈萨克部贸易视作一种"羁縻"关系的观点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7.
许海军 《丝绸之路》2011,(10):35-36
嘉峪关是明代西北边陲的重要关隘,明初政府迫于复杂多变的边防形势,在加强西北游牧民族管理的同时,修建了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本文根据已知史料和研究成果,分析嘉峪关的修筑背景、嘉峪关长城体系的修筑情况,并对明政府对游牧民族的管理措施、嘉峪关与周边游牧民族的边防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甘肃的凉州、庄浪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等官兵驻防乌鲁木齐,并在乌鲁木齐建立城池,由满洲八旗官兵驻守,遂形成满城。本文主要对驻防乌鲁木齐的满洲八旗、满城的建立,发展变化及影响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清代巴里坤马厂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古盛产良马,清朝统一新疆后,由于军事、屯田、交通、邮驿的需要,对新疆马政尤为重视,一方面同准噶尔、哈萨克等游牧请部进行绢马贸易;另一方面也在北疆等地建立官营马厂,以保证新疆及西北地区马匹的需求。巴里坤等绿营马厂创设早、规模大、制度完备,对清代新疆政治、经济、军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整个清朝绿营马厂中也具有代表意义。本文凭籍文献资料对清代巴里坤马厂的设立、兴盛、衰落及历史贡献作一探究,不当之处尚祈识者斧正。一、马厂的设立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官办马厂是在统一新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付诸实践的。清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6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促进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现代化转型中,哈萨克族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劳动逐步转向半定居、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哈萨克女性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女性民俗变迁的梳理和探讨,分析其民俗变迁的动因,并充分肯定哈萨克族女性在民俗变迁中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哈萨克族女性的发展,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公正,共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封官授爵"中"公爵"、"台吉"、"品级"、"顶翎"等具体内容的考证和解析,作者认为在给卡外界内哈萨克身份进行定位时,不能被清朝皇帝以及典章文献中有关哈萨克的各种宣示和定位所迷惑。从"封官授爵"的实际内容和效果来看,既往的研究,将清朝对卡外界内哈萨克"封官授爵"视作卡外界内哈萨克实际上已经成为清朝属民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巴格拉 《黑龙江史志》2013,(4):67-69,72
哈萨克族以游牧为主,由于草原游牧的特殊条件,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古代氏族部落的名称。在游牧封建宗法社会中,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搜集和研究这些系谱对于我们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一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哈萨克族系谱及其历史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北宋西北边疆层级体系到底是二级制还是三级制存在分歧,并有许多不够明确的地方。本文认为,北宋边疆层级体系在西北、北方两个方向是由极边、次边、近里构成的三级制。其中,河东路与河北路由于与辽的关系比较和缓,三级制的层级体系相对稳定。陕西路与京东路由于有西夏的和战关系以及女真崛起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仍实行三级制,但其层级体系存在或多或少的变动。总体而言,北宋西北边疆层级体系是一种基于纵深防御理论的边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清朝驻防西藏官兵的制度是清朝对西藏地方主权的标志之一,对于维护清朝驻藏大臣、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的权力,以及西藏社会的安定、保卫边防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哈萨克”从满文公文中最初指代中玉兹,到《西域图志》中指代小玉兹即西部哈萨克,逐渐发展到《海国图志》中指代“左、右、西”三部之外的另一政治单元,何秋涛等人虽回到《西域图志》所指,但也脱离了乾隆时此词对小玉兹的指代意义。其间,甚至出现嘉庆《大清一统志》指称右部的严重错误和《朔方备乘》中的全新地图标注,但都没能辨明来龙去脉。在跨越不同群体、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北哈萨克”指称陷入混乱,这导致满文档案、官私汉文著述出现“知识断裂”的现象。考察清朝对哈萨克认知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揭示清朝边疆观的变迁及其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传统的婚姻、家庭及其习俗保留了较多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哈萨克族的婚姻制度主要是男娶女嫁,从夫居住的一夫一妻制。婚礼过程比较复杂,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一系列仪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统仪式和内容都简化了。  相似文献   

17.
清朝政府最后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是在18世纪中叶,而其对边疆实行的有效管辖和对边疆地区的施政却是在17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在清代前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边疆政策,主要包括:边防政策、边疆民族政策和边疆开发政策。一、边防政策边疆政策的首要内容是边防政策。清代前期的边防指导思想是什么?有的学者提出,康熙皇帝所说:“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屏藩”①;“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②,是清朝以蒙古等少数民族为屏藩的边防指导思想,这种思想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也有的学者认…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对西北游牧地区盛行的埋葬动物头蹄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埋葬动物头蹄是西北及北方游牧民族所共有的葬俗,同时游牧区与农耕区交界的15英寸等雨线及战国长城与一系列埋葬动物头蹄的墓葬群连线重合,这条线的两边分别是两种生活方式。这些墓葬在春秋早期还是以游牧风格为主,但到了战国晚期,西北游牧地区墓葬中中原风格的出现揭示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曹廷杰字彝卿,号楚川,湖北枝江人。他是清朝时研究东北边疆史地问题的著名爱国学者,他所研究东北边疆问题的著述,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和影响。他不仅刻苦系统地研讨中俄边疆问题,而且身体力行,主动投入到防俄第一线工作和考察,为加强边防,防御沙俄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