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晓红 《攀登》2005,24(2):36-38
“和平崛起”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中国政府向世人的庄重承诺。然而,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近年来发展态势的敏感反映及鼓噪“中国威胁论”等所致负面影响,在“崛起”问题上,我们应持较为谨慎的态度,理性对待“崛起”问题,努力为国内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营造相对安全、稳定和友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万里是改革开放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他领导农村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行。这位改革开放的"高级工程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他主张教育为四化建设服务,鼓励推行教育改革,呼吁加强师范教育,为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1942年英国派遣议会访华团访华,这在英国议会史上还是首举。这一举动是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世界战局以及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促成的。访华团的成员由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组成,访华期间拜访和接见了在中国的各界要人,参观了学校、工厂、合作社、新闻传播出版界、医院、卫生院、保育院、军政机构、前线防地、水利工程、煤矿、画展、体育比赛,出席了各种茶会和欢迎宴,游览了名胜,进行了讲演等等。1942年的英国议会访华团访华促进了中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缓和了中英矛盾,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反法西斯斗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国的关系,对中英两国的团结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落实私房政策是上海落实政策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此,针对落实私房政策涉及的"央地""军地""地方内部"三种关系,上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终完成了私房清退工作.落实私房政策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与威信,赢得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充分信任,加强了政治团结,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1943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陈谦平1943年,西藏地方政府关闭了由印度经西藏通往中国内地的畜力运输线,使得中央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恶化,重庆国民政府计划派军队入藏。英国与印度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西藏地方政府也乘机向英印政府要求提供或购买军...  相似文献   

6.
1943年中国访英团访英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和英国对日宣战,中英两国紧紧联系在击溃日寇的一个共同目标之上。1943年1月《中美和平新约》在华盛顿签字,《中英平等新约》在重庆签字,美英两国正式宣布废除在中国的特权。1943年11月,中国组成访英团,该团启程第四日,11月22日至26日,开罗会议举行,中国政府首脑第一次参加最高级的国际会议。会议签订的《开罗宣言》肯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四强地位。中国访英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访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18-20日,在伦敦大学行政楼(Senate House),中英两国英国史学者再次聚首,联手举办第二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是2009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其成果收编在会后出版的两本书中:北京大学出版的《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和伦敦大学历史研究所出版的Proceedings of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中英两国历史学家面对面坐在一起,就英国历史展开讨论,这对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因为这种双边的学术研讨机制之前只适用于三个国家,即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中国是第四个.这说明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受到了英国主流学术界的重视,他们已经把中国的研究作为英国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来看待了.这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很值得高兴的.  相似文献   

8.
朱倩 《神州》2011,(6):90-93
中国的改革开放指引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内音乐文化得以丰富。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刚刚经历"文革",国内音乐文化的主流是"样板戏"及民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 1 977年再度复出以后 ,亲自领导教育战线率先进行拨乱反正 ,推倒“两个估计” ,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 ,不仅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开放 ,而且对全国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邓小平在教育工作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0.
蔡成喜 《百年潮》2002,(6):47-50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日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贸易只能以民间形式进行.1955年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签订后,两国贸易往来渐趋频繁,至1957年,双边贸易额已达11400万美元.但日本岸信介政府上台后,对中国奉行"政治上敌视,经济上捞一把"的错误政策,致使双方关于第四次民间贸易协定的谈判出现了波折.特别是1958年5月,日本政府在长崎纵容暴徒侮辱中国国旗,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政府被迫宣布中断对日贸易.进入60年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日本池田内阁对华政策的调整,周恩来总理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日贸易三原则(即政府协定、民间合同、个别照顾),打开了中日贸易的僵局.友好贸易就是在该原则指导下最直接的成果.所谓"友好贸易",是指所有愿意发展对华贸易的日本商社必须对新中国持友好态度,只有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日本友好商社才能同中国外贸部门开展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1.
1967年香港的反英抗暴斗争,是中英关系史和香港发展史上一次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因此次事件,中国内地暂停经香港的转口业务,港英当局对内地采取贸易歧视政策,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乘机加紧对港澳市场的争夺。到1968年,中国商品占香港进口市场份额退居第二位,位列日本之后。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迅速恢复和扩大对港澳地区的出口供应。透过历史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确保对港澳市场的稳定供应具有战略意义,体现出中央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的方针是一贯的。在反英抗暴斗争中,中央政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在外贸总量同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中英贸易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星沅与"青浦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玉平 《史学月刊》2003,1(5):42-46
“青浦教案”系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起教案。英国领事阿礼国欲乘机突破原有条约框架的限定,谋取更大的利益;中方处理此事的主要人物为两江总督李星沅,他曾亲身接见前来违约“投诉”的巴夏里。李星沅在本次教案中的所作所为,代表了当时清朝官员观察中外关系的视角和处理中外交涉的手段。通过此教案可以看出,清朝官员在处理中外交涉时,仍然处于完全的劣势。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政府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危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前后,印度政府在中印边境地区推行的“前进政策”,不仅挑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而且严重威胁了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与稳定,使得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的争端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关系危机。中国政府应对这场危机的决策过程,既体现了危机处理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领导人进行危机决策的一些独特的原则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比较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1950年以色列就承认了中国,但1992年中以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期间中以接触不多,大部分接触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以之间接触的整个进程来看,在中以建交问题上,中方的态度变化是由热到冷,以方的态度则由最初的犹豫不决到坚决谋求与中国建交。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中日民间贸易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 ,中日之间建立了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两条民间贸易渠道。友好贸易 ,是中方出于中日友好的诚意 ,与承认政治三原则、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企业的贸易 ;备忘录贸易 ,是中日之间以备忘录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贸易。友好贸易和备忘录贸易推动了 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早日正常化 ,在中日关系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家宏 《史学集刊》2007,2(2):50-56
从美国独立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这32年时间内,英国调整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受工业革命以及福音教派运动的影响,英国政府改变了过去那种赤裸裸的殖民掠夺、殖民压迫政策,而在表面上代之以为土著人殖民地建立良好的政府,消除暴政、杜绝腐败、发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对印度殖民新的统治体制的形成,对于英帝国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对英、汉语的翻译。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研究,提高双语的文化修养,使翻译真正成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Once ostracized and relegated to a mere margin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in Shu 林紓 (1852–1924)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relatively well-known fig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existing research on Lin Shu's translations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vernacular and the classical language, emphas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hip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For practical reasons, results have been divided chronologically into four categories: (1) Criticism of Lin Shu before 1924; (2) Early Chinese Scholarship (1924–1935); (3) Late Chinese and Early Japanese Scholarship (1935–1960); (4) Renaissance of Studies on Lin Shu outside China (1960–2000). This periodization is supplemented with a brief excursu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Lin Shu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Canada's immigration policy became more restrictive and immigration more controlled. For English Canadians, immigration of the "right type" of people—those from the British Isles—remained vital to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3,000 Family Scheme, a joint British-Canadian settlement project in which British families, comprised of over 18,000 individuals, were relocated to homesteads as colonizers of Canada's remote areas. There, many endured isolation and hardship, and were largely blamed for their own plight. A nation-building project that failed, the 3,000 Family Scheme reveals the connections among several enduring national myths in the interwar years: the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expansion, British superiority, and the capabilities of a maturing Canadian state to control the settle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piracy was defined and eventually reduc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s between 1842 and 1869. In the early 1840s, a large increase in maritime raiding led British agents to complain about the unwillingness of Qing officials to suppress disorder and drove the Hong Kong administration to propose its own solutions. British metropolitan officials nonetheless rejected many of these measures, arguing that they ran counter to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s that made the Qing responsible for policing Chinese waters. Attempts were made to write this responsibility into the treaty which followed the Arrow War in 1860, but it was changes in the Qing state in the 1850s and 1860s which led Qing officials to treat small-scale maritime raiding as seriously as that of large rebel pirate fleets. The new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created an incentive to prevent smuggling and piracy which could deter trade and hence decrease customs revenue. The case suggests, first, that the large reduction in maritime raiding rested on Sino–British compromise and, second, that Britain use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s as much to control the expansive ambitions of Hong Kong as to encourage changes in Qing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