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庆在建政之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在中共中央及中共西南局的领导下,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生产自救、以工代赈等措施,积极开展防旱抗旱救助工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重庆在建政之初开展的防旱抗旱救助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做好当今的防旱抗旱救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决定了其在震灾救济中当然的主导地位。然民国时期,政府干预能力的消弱,反映在四川震灾救济上便是政府救济行为难以为继;民间救助逐渐兴起,并成为震灾救济的主要力量。民国四川震灾救济中政府责任与民间救助间的转换,实际上是政府社会控制力弱化下的一种无奈选择。然而震灾救济过于依靠民间自救,造成长期的政府角色缺位,反过来弱化了四川民众对政府的依存关系,进而对政府的合法统治累积下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清末至民国时期,广西的游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单纯的政府救助不能满足游民对救助的需求,必须倚重民间救助。绅商作为两者的重要代表,在对游民的救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安抚救济工作并解决了部分游民的再就业问题,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邦国林立、各自为政的时期,而邦国间灾害救助的思想源流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周礼》的"凶礼"和"荒礼"中明确记载了周朝宗主国与"封建"邦国及邦国之间灾害救助的礼仪。儒家、墨家等诸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有诸侯邦国之间灾害救助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邦国之间订立的盟约多把灾害救助列入其中,更出现过像"泛舟之役"那样的灾害救助实例。不容否认,天下大乱、争霸不息的春秋战国,邦国间的灾害救助也难免带有功利色彩,有的甚至把灾害救助作为战争手段的补充。但救灾恤邻、扶危济困的事实表明,即使在"礼崩乐坏"的混战年代,维系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本道德观念也未曾泯灭,而对受害国家的灾难救助,总会或多或少地减轻灾民们的苦难,有利于缓解纷乱不息的社会矛盾,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汲取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难童救助、青少年学生救助、教员救助方面的政策,采取了招致、收容、安置,以及经济救助等一系列救助措施,对各类学生和教员实施了有效救助。通过实行教育救助,不仅救济和安置了大量的流亡师生,使他们免遭战火的蹂躏,也使我国的教育没有因战乱而中辍,保证了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为抗战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受到战争客观条件和国民政府统制政策的影响,救助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教育救助经费短缺,压制学生思想,在救济和安置流亡师生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来随着严重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又再一次重视资源、环境、灾害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问题。灾害的救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政府来说都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长期任务。了解近代社会的救灾措施,对于现如今提高抗灾、救灾的社会能力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学界对于灾荒史和救荒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本文主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灾荒救济史进行梳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的视角、对象、主体和深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赵文洪 《安徽史学》2016,(1):106-117
本文探讨了中世纪英国穷人群体的社会特征、基本生活状况,公地共同体中公共地和公共权利对于穷人的巨大救济作用,公地共同体成员对穷人的其他救助措施,高度评价了公地制度救助穷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扶助贫民生产是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救济工作中始终探索的救济方式。扶助贫民生产,不仅可以节约国家财政支出,还可以将"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救济户变成自给户",使贫民能够自食其力改善生活,并为城市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党在扶助贫民生产的工作中,侧重通过调查研究、宣传政策、理论学习与检查纠错等方式,对救济工作的方法不断调整与改进,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复员时期。实际上,复员的准备工作在抗战期间即已开始,在美国红十字会的帮助下,中国红十字会拟具复员救济工作计划,在会内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在组织机构、人员训练等方面也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抗战胜利后复员时期慈善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洛阳在东汉时期(25—220)发生灾害114次,而在其作为东汉都城的166年中,有灾113次,占同期全国灾害记录的1/4强。在此后非都城的30年里,因为政治地位的变化和城市的衰败,洛阳从人们的政治视野中淡出,灾害记录仅有一次。东汉洛阳的灾害资料相对比较完整,接近历史实际,将其作为汉代的自然灾害个案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运用古代的灾害资料研究自然环境,不能就自然论自然,应充分估计社会因素对灾害发生和灾害记录的影响。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社会破坏力,而有时人祸更甚于天灾。灾害救助与汉代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汉代君臣因畏惧"天谴"而重视灾害救助时的吏治整顿,并因此收到较好的社会救助成效。采取积极的灾害救助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毛泽东思想作为历史的源头 ,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建国后毛泽东思想在执政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外交政策上都有新的发展。在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中 ,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的民主宪政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刻影响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意愿是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根本动因;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要求民主的强烈呼声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外在动力;共产党的引领和帮助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重要条件。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历练,日渐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实践,对民主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民主宪政运动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成功实践,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民族复兴的重要时代机遇,自由主义者以"中间道路"相号召,形成了不同于国共两党的民族复兴的蓝图设计。本文以自由主义政论期刊对中共的评价为切入点,从分析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路线、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现行政策及其政绩三方面展现自由主义期刊中的中共形象,并以此为视角,从一个侧面彰显和印证自由主义者特有的民族复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2月间,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苏联驻华使馆却令人吃惊地追随正在逃亡的国民党政府由南京迁至广州.有关苏联驻华使馆撤离南京的真正用意,是史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部分研究成果论证苏联、斯大林本人怀疑中国革命说法的基础.实际上,苏联驻华使馆撤离事件是苏联方面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双重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既不是苏联方面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判断失误,也不是苏联方面坚持了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相反,在意识形态(革命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苏联方面首先选择的是自身国家利益.苏联驻华使馆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撤退,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苏联在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客观地看,苏联驻华使馆由南京撤至广州作为外交手段捍卫国家利益本无可厚非,但从联共(布)和中共共同的革命利益出发,上述做法显然欠妥.  相似文献   

15.
生产救灾是1949—1950年新中国受灾地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和政府强调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救灾的根本办法。为此,山东省五莲县在冬季因地制宜,重点开展固定代耕和积肥运动,进行了充分的春耕准备;春季则推广良种,及时发放救济粮和贷放贸易粮,保障了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在1949—1950年的生产救灾工作中,党和政府发挥着组织领导作用,采取了积极的救灾方式,既有力地解决了劳动力、畜力不足等问题,又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从而最终保证了土地适时耕种,迎来了农业丰收。  相似文献   

16.
1920年海原地震是我国近代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1921年北京政府派出调查组赴灾区实地考察。此次地震的救灾工作未能完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因而造成重大损失。在灾难面前,政府、社会组织、媒体以及广大民众表现不一。海原大地震及赈灾救灾的过程,有很多经验、教训、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善治视野下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序明 《攀登》2010,29(4):68-72
善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给政府管理改革带来了机遇,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了新的要求。善治要求调整党政机构的设置,实现党政关系运转的有效性;要求理顺党政职能的定位,提高党政关系信息公开的透明性;要求规范党政运作的方式,实现党政关系规范的法制性。  相似文献   

18.
苏区时期的"赤白对立"--阶级革命中的非阶级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道炫 《史学月刊》2005,(11):38-46
赤白对立是指苏维埃区域与非苏维埃区域之间的对立,出现于苏区周边地区,它不是由土地革命加剧的阶级间的对立,而是一种非阶级的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以地域为中心的冲突。赤白对立的出现,既有中共自身的原因,也有国民党方面的推波助澜,还缘于社会革命与社会组织间的内在冲突。就中共方面看,前期和后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由也不尽相同。赤白对立给中共开展革命造成很大不利影响,某种程度上成为苏维埃时代的一个痼疾。  相似文献   

19.
JUNYA TAKIGUCHI 《History》2023,108(379-380):108-130
The Fifteenth Party Congress of the All-Union Communist Party (Bolsheviks) took place in December 1927. It brought to an end the inner-Party struggle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by confirming the expulsion of Leon Trotsky, Gregorii Zinoviev and other oppositionists from Party and government posts. The Fifteenth Party Congress marked the domination of Iosif Stalin and his allies over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beginning of Stalinist politics which flourished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Despite extensive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is crucial Party congress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Soviet Union and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little has been studied on the organisational aspect of the Fifteenth Congres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organis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head of the Fifteenth Congress, which enabled Stalin and the Central Committee to unanimously affirm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arty line. It also explores how Stalin attained legitimacy as the Party leader during the pre-Fifteenth Congress discussion and how it was presented at the Fifteenth Congres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memory’ of the Fifteenth Congress was constructed and how the Party leaders institutionalised the meaning of the Fifteenth Congress. Through these examin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shed fresh light on the Fifteenth Congress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and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the rise of Stalinism.  相似文献   

20.
救灾工作社会化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体制下,拓宽救灾门路的有效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政府救灾遗留的问题,优化救灾效果。1949年来,中国救灾工作的社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个人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救灾格局,但民间组织参与救灾的机制尚不完善,发挥作用的渠道比较单一,仅以动员社会捐赠为主,仍存在发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