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实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变,显著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和安全维护手段三个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安全方面频繁推出新理念、新方案和新举措,中国的安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安全影响日益增加。在安全观方面,中国先后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亚太安全观等理念,实现了安全观的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及其在周边关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安全观的调整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明确提出并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新安全观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2002年,中国政府正式发表了《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新形势下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成为中国新安全观形成的标志。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是:从内涵上看,体现了安全的综合性;从目标上看,寻求共同安全;从手段上看,以合作促安全。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的安全合作是中国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3.
安全观的变化是透视安全政策以及安全政策形成的重要根据。战后日本安全政策的形成既有延续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本文将其划分为两个时期,并从区分的五个不同阶段入手,在沿用传统日本安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安全目标、手段及其与当时政治情势关联的视角对日本安全观的发展进行了透视。本文与其说是对日本安全观变化的一个历史性的梳理,毋宁说是对不同时期安全观变化和延续及其形成动因进行的一种必要的区分,希望以此揭示出影响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主要的、核心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不同时期的序列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国国家安全理念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构建的安全体系是"五位一体",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当前,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面临四个方面的紧迫任务:第一,要维护  相似文献   

5.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知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才能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新安全观略作剖析,希望以此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6.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实现了由传统安全观向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演变,显著体现在安全环境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和安全维护手段三个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安全方面频繁推出新理念、新方案和新举措,中国的安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安全影响日益增加。在安全观方面,中国先  相似文献   

7.
杨思佳 《神州》2012,(36):13-14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奉行文化霸权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国家文化安全的界定,及分析比较我国新旧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6,(1)
中国国家安全内外界限日益模糊,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多样,强化国家安全战略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建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契机,中国决策者提出综合国家安全观,致力于创新国家安全观,调整国家安全布局,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本文剖析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变革和综合国家安全观提出的创新意义,指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总体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强调完善顶层设计、创设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性,以及奉行底线思维、完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下建议:冷静客观判断中国国家实力;全面表述中国国家战略利益;深入研究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审慎评估中国国家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全球核安全治理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由狭义向广义扩展的过程。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核安全的监管主要集中在核工业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以及从业人员的医疗保健等问题。改革开放后,以与西方国家进行核能合作和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契机,中国积极加入有关核安全的国际公约并参与了相关法规的修订。90年代以后,中国在全球核安全治理问题上从参与者逐渐向倡议者转变,参加了历届核安全峰会,批准了核安全领域所有的国际法律文书,并于2014年提出了"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在2016年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四个强化"的主张。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全球核安全治理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宋效峰  张立华 《攀登》2006,25(4):66-68
石油安全是关系到中国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目前对它尚存在着不同解读,但大多把它归入非传统安全范畴。石油安全不应仅仅被视为非传统安全,事实上它早已被纳入传统安全的视野。在安全议题日益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运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双重视角来考察石油安全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思路集中体现了综合安全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能源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能源外交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能源外交多元化方面卓有成效,中国在巩固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同时,深化与拉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能源多元化格局成效显著;促进能源外交机制化,中国在全球能源合作领域的实践不断拓展,多边能源合作机制逐步完善;新能源国际合作逐步深化,中国不断加强双边和多边新能源国际合作,重视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越来越明显;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称霸全球的战略野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地缘政治安全观又是什么呢?本文通过分析冷战后美国的军事干涉与渗透的情况,来探索美国在全球一体化的地缘安全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认为当今的国际社会的主流是和平、发展、合作;中国的国家定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当前最主要的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目标是“和平崛起”。中国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表现为强调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表现为主张世界各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在清至民国时期迭经政权鼎革,战乱、稳定、发展、繁荣、衰败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其间既有时代潮流,又有人力使然。不同政权因时而异改革建置,稳定政治局面;因地制宜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地方开发;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开启民智。这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不仅增强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而且也为广西边疆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与此同时,又因战乱、灾害等冲击,各级政府不断予以调适与应对,尤其是近代边疆危机背景下传统王朝边疆治理策略的转型,对实现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和考察这些事件和相关历史活动,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总结历史经验,有助于建设壮美广西,从而更好推动广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细珠 《安徽史学》2001,(4):32-36,27
军事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极力主张废除传统的武科举制度,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并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这些举措为张之洞在湖北的新军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近代军事人才,并因此而开启了晚清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1,16(6):69-72
冷战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向纵深发展。同时,随亚太格局变化产生的国际矛盾斗争,对中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严峻挑战。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包括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反对宗教势力渗透、维护政治稳定等;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领土完整、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关乎治国理政和国民生计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历史、现实和理论三重逻辑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守耕地红线、正确处理国内自给与适度进口的关系、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与节粮储粮等方面,就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有着丰富内涵的国家粮食安全观。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不仅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了理论智慧。  相似文献   

18.
当中国开始抗击日本侵略之际,加拿大推行绥靖政策,同时采取一定的战备措施。直到抗战初期,中加两国关系处于低层次水平上。加拿大参战之后,随着中加公使级外交关系的建立,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亦得到确立。加方对国民党军队的评价不高,但坚持军事合作,向中国提供对日作战的情报和作战物资援助。中加军事关系与政治关系密切相关,其发展相互对应;军事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行;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是加拿大向中国提供军援;欧德澜的个人作用相当突出;但中加军事合作的影响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全球多国政府和知识精英参与的"新安全观"(亦称"非传统安全观"和"综合安全观"等)探讨中,尤以西方国家提出的"人的安全观"呼声最为强烈。在西方"人的安全观"理念中,传统的国家-社会模式被打破,社会不再被各类国界线划定为一些封闭的空间,人的安全问题也不再仅是国家内部问题,而同时成为全球市民社会的重要议题。尽管西方"人的安全观"暴露出很多不足与缺陷,但其跨国关系—国内政治分析模式促使我们去反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近现代理解模式,打破那种在一个封闭的国家内谈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或者仅以单一国家为单位谈论世界政治问题的局面,从而能更多地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待我国对外关系的变化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社会化进程,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对外关系的变化如何影响到我国国内社会改革和政治议程。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在清朝的最后十年迅速加剧。在这十年中 ,随着新政的开展 ,产生了新知识分子、从旧绅士阶层分化出来的新绅士以及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治军事利益集团。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裂变 ,士农工商的旧格局不复存在。在这个新的社会结构里 ,每一个阶层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和政治要求。新绅士希望参与政权 ;地方督抚希望保持甚至扩大已经获得的权力 ;商人阶层在政治上紧随新绅士 ,对清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 ;新知识分子公开反满 ;而下层民众则反对新政进而反对清政府。清政府适应不了或无力驾驭这一变化了的社会 ,只好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