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化 《百年潮》2001,(2):9-17
1975年年初,邓小平、叶剑英主持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作后,把发展国防科技作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确定了导弹和核武器的研制规划。党中央点将,张爱萍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2.
《贵阳文史》2013,(6):14-29
跨越式 科技是梦想的翅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防科技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国防科学技术事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防科技观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防科技思想进行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强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指导方针。人民解放军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要求,制定和实施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强军具体战略设想与规划,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国防科技成果。革命战争时期,把军事技术作为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和新建军事院校,培养现代作战人才,建立国防科技体系,改善发展武器装备,制定发展尖端武器规划,加快尖端武器研制,为军队和国防现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5,(1):87-90
坚持实施生态保护第一战略,是由青海生态的战略地位决定的。这一战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把这一战略落到实处,必须首先要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要有准确的认识、把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在实处、明确中央政府和青海政府在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的职责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小城镇发展与规划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健  杜巍 《人文地理》2000,15(5):10-13
首先从3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理性地看待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不是乡村城市化水平度量的唯一标准;小城镇发展应由追求外延式规模扩张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小城镇及其乡村腹地发展战略的制订和论证应在小城镇规划中予以突出。继而提出小城镇规划的首要着眼点应是营建宜人的居住环境;认为小城镇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突出个性而非盲目追求共性,并从小城镇景观形象的规划与设计、主导产业选择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确立、规划的创新等方面探讨了突出规划个性的实践操作。最后,强调小城镇规划的最高目标应定位在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上。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军民科技融合的发展从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国防科技工业面向国际市场开放的初见成效,到科教兴国与科技强军国策的战略交汇、军民科技互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到军民科技整合体系改革、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速,再到军民科技融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成功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军民、跨部门、跨区域的军民科技融合创新模式。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军民科技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军用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科学救国”这一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为出发点,以国民政府及各界仁人志士为抗击日本侵略和发展我国科技事业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为考察的客观依据和坐标,以考察抗战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和探讨国民政府科技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法规的利弊得失为目的,以期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全阐述了“科学救国”思潮在抗战时期新的表现形式、国民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主要科技政策法规,揭示了国民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对坑战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苋 《沧桑》2010,(4):74-75,102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能否充分应用已有的科技、进一步提高现有科技水平已成为制约一个地区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我国各地区科技水平差异显著,差距在不断加大;这一差距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表现尤为突出,呈现从东到西由高到低的梯次分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调整地区差异,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立创新驱动战略 促高新技术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竹 《旅游纵览》2016,(10):122-125
正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ID分异指数等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县域综合评价水平在数值上呈现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分布;空间上呈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的总体分布;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研究认为加强三大地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推行差异化的县域发展战略是陕西省全面实现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13.
葛菲 《旅游纵览》2023,(13):77-80
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顺利举办及国家相关利好政策持续推出的背景下,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契机,冰雪旅游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测度冰雪旅游的发展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对我国各城市的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市的冰雪旅游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构建冰雪旅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包含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市场条件、基础保障4个准则层和21个指标层,对三市的冰雪旅游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提出冰雪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袁隆平 《世界》2006,(1):53-53
我相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强调自主创新的战略决策,将把民 间科技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杨春英 《攀登》2001,20(7):94-97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历史,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其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不同时斯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以毛泽东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发展科技,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贯彻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注入了永久动力。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符号,记录并标志着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如何促进博物馆全方位的发展,把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其社会功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或一级地方党委政府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总谋划和总方针,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等内容。通过系统深入梳理研究了青海解放7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青海解放70年来,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追随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追赶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时代(2012至今)生态保护优先的高质量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2010,(1):24-25
国家战略 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屯田西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局。从汉代至清代西域屯田的发展历程,国家对屯田西域的预期收益有一个嬗变过程:从最初经略西域的军事供给,到其后边疆安全与地区经济发展并重,以至于通过移民屯田与边疆经济开发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国家作为实现屯田预期目标的主体,其综合实力和对西域的战略定位决定着屯田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从国家战略、屯田形式和屯田区域等方面分析屯田西域预期嬗变的动因,对今天的国家西部发展战略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这得益于中央始终把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作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本方针,而且始终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为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