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清华 《史学集刊》2012,(4):96-106
金朝后期设置的行省,由其最高长官行省事开府置官。行省机构职官有行政机构左右司职官、军事职官、监察御史等。行省事通常需要具有中央尚书省宰执身份,其职掌包括军事事务和地方行政事务两方面,体现出行省官制极强的军政合一性。其中行省行政机构的设置,为行省最终转化为地方统治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金朝官制建设中,存在着适应统治需要“自下而上”和为实现整齐划一、加强君主集权的“自上而下”的两种制度构建路径。皇统党狱是这两种路径下政治行为矛盾的集中爆发。皇统七年田瑴等人在龚夷鉴覃恩中的舞弊,说明吏部等机构垄断了基层政务信息,并借此掌握了此类政务的最终决策权。这影响到皇帝的威权,加之敌对派系的构陷,最终酿成“皇统党狱”。此后,金朝官制建设多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径,虽偶有“自上而下”的做法,但也是根据现实统治需要所做的调整。金朝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官制构建路径,使得职官架构虽模仿唐宋制度,但机构、职官则往往因事、因时而设,并造成了史籍对于职官、机构缺载等衍生现象。  相似文献   

3.
陈晔 《文博》2011,(2):55-57
中国古代官制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昌盛的时期,其中央官制制度基本沿袭隋制,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根据历史上封建国家中央官制制度发展的经验,汲取精华,之后衍生出具有决策、审议、执行、监察等功能的机构,共同组成唐代中央官制体系。唐代中央官制制度组织完备,分工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匈奴汉国中央官制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中央官职以三公为核心,三公不仅职高权重,而且参与国政。二是录尚书事在三公制转变为三省制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并在录尚书事的发展过程中,诸公与三省诸官并存,三省诸官的作用逐渐增加。三是被称为"非寻常人臣之职"的相国在中央官制的运转上独树一帜,它以"赠官"创置,但不久即成为职官之首。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东三省承领清中央推行全国"新政"的精神,着手实施官制改革。奉天于是年改制建省的同时,亦开始对省级行政官制、司法官制及地方行政官制进行革新。此次改革不仅有益于对奉天的行政管理和民族融合,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加速土地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市场形成的作用,而且也抵制了日俄两国的交相侵逼,巩固了中国东北边疆。更重要的则是,为吉、黑两省官制改革提供了资鉴,树立了榜样,从而加快推进东三省政治体制向近代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明清官制     
内阁官署名。明初,为加强皇帝专权,废丞相,另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华殿、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秉承帝命,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因设在宫内,称为内阁,实际掌有宰相之权。成祖时,以官阶较低之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阁;仁宗后才以尚书、侍郎等重臣入阁。阁设大学士、学士若干人,首席大学士称首辅。清沿置。  相似文献   

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清末官制改革始于1901年,持续至1911年清朝灭亡,是清末新政和立宪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在此时期,清政府对传统的选官制度做了大量的改革和调整,由此对官制改革的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以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西周官制考     
西周官制考孙凌安西周最高统治者是周王,也称周天子。西周内服官首领为师和保,师,金文作“大师”或“大市”,典籍多作“太师”。保,金文作“大保”或“大”,典籍多作“太保”。师和保共同辅佐周王处理国家政事,掌管王朝卿士,总治内外百官,并统领四方诸候,兼掌军...  相似文献   

9.
中央机构: 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另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10.
自人类组成社会以来,就有了分工,就有事务要人管理,于是就有了官。故官者,管也:商以前无文字资料可考,仅凭传说。商代甲骨文中虽有史、卜、臣、仆、宰之称,似初成制。到战国时《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出现,但官制也很简单。秦以后,日益加强,官制才逐渐严密起来。有的官名前代已有之,但因情况改变,后代则或易其性质,或削减、增大其职权;有的则为新设。各代不同,官制情况十分复杂,常使阅读古书、或写古代史事的文艺创作者弄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自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首次向高丽遣使开始,双方遣使往来不断,直至金宣宗兴定年间,金向高丽遣使达145次,平均每年1.4次。金丽间遣使研究是金丽关系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现在的金丽关系研究中,这一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故翻检史料,作此年表,企望对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金朝对官员赐谥始于太宗,世宗、章宗二朝达到顶峰.对官员赐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吸引汉族官员归附金朝,但随着谥号在国内的推广,国内各族官员都以得谥为美,国家对官员的赐谥也最终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金朝对官员赐谥并无民族芥蒂,获谥官员以三品为界,且官员谥号以二字谥和美谥为主,一字谥和平谥、恶谥较少出现.  相似文献   

13.
吐谷浑官制略论沈祯云公元四世纪初、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在其首领吐谷浑带领下逐步西迁,于晋永嘉末到达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至吐谷浑孙叶延时在这里正式建立政权,以其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国号和族名。《通典·边防六》曰,“自吐谷浑至叶延曾孙视罴,皆有才...  相似文献   

14.
致仕又叫“致事”、“告老”“休致”等。即把官职退还给国君之意。早在商朝便出现致仕的萌芽。“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另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云:“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可见,这一制度中经西周,到了春秋时期遂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被历朝所沿袭并有所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宋卿 《史学集刊》2021,(6):108-119
有金一代,女真统治者在奉行尊孔崇儒、继承中原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配享制度。金朝帝庙配享的功臣总数和每个帝庙配享的人数都远超宋朝,武将占居配享功臣绝大多数,配享功臣的民族分布呈现多元状态,并且存在为开国前的未实位"帝王"配享,以及父子、兄弟相继配享的家族配享。这种独具特色的配享制度恰是少数民族王朝在政治文化方面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例证,既是对本王朝正统的一种昭示,也是"中华一体"时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现,充分展示了金朝作为一个北方多民族王朝的特质,同时也发展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日益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苗霖霖 《北方文物》2017,(3):98-102
金朝护丧制度自太祖建国后便已出现,国家通过派出护丧官对嫔妃、皇太子和三品以上官员的丧事进行监护,对逝世的官员及其家族进行褒奖,从而使护丧制度成为国家荣誉赏赐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后世所继承。  相似文献   

17.
正墓志出现于汉初,自魏晋以来开始盛行,后经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日渐重要。自新中国建立起,出土的墓志日益增多,墓志的形制及其所记载的内容也日益为学者所关注。由于金朝建立于部族制基础之上,政权建立前女真人文化水平较低,金朝建国后开始逐步推行汉化变革,提升了国家整体文化水平,而墓志也随着女真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和接受而最终进入金朝社会。学界对金朝历史研究起步较晚,加之金朝统治时间较短,且多活跃于北方地区,因而出土的墓志远少于其他中原王朝,进而造成金朝墓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目前学者对金朝墓志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墓志铭文内容  相似文献   

18.
《唐烜日记》(丙午、丁未年)记述了晚清京官唐烜对丙午官制改革前后时局的观察与感受。身为刑官,唐烜亲身经历了大理院与法部的筹设过程及部院之争,在此过程中,唐氏也完成了从刑官到推事的转变。面对伴随官制改革而来的司法变革,唐烜除有意识了解些许新式法政知识外,主动因应这场变革的意识与举动并不多。官制改革后,身为推事的唐烜,总体上仍属刑官之范畴,其知识主体依旧是传统律学,司法推理、审案方式也变化无多,可谓身已新而心依旧。这或多或少体现了现代中国首批"新式"司法官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柔然官制中俟利发、吐豆发和俟斤三种职官的语源、用例和名号属性的研究,揭示它们与突厥汗国职官体系中同名或相近职官之间的关系。突厥政治制度继承自柔然汗国,而柔然汗国的政治制度渊源於东胡的古老传统,因此对突厥政治名号的探究,不应当停留在突厥语的范围之内,也不能仅仅在伊朗文化范围内寻求解答。当然,突厥对柔然政治文化及制度的继承,也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扬弃,有所改造。  相似文献   

20.
袁成  宋卿 《北方文物》2023,(1):96-103
金朝海陵正隆前后,参照北宋登闻鼓制度并加以革新,分置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登闻鼓院除章宗朝短暂成为独立机构外,其与登闻检院一直隶属于御史台,职掌监察、受理上诉和言谏等事宜。登闻鼓机构主要由进士出身、品行端正及有地方工作履历的官员充任。在政务运作上,登闻鼓机构承担进状受理和转呈,接收的进状并非全交皇帝审理,也有部分由御史台、尚书省和翰林学士院负责。金朝统治者为强化皇权,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赋予登闻鼓机构监察台省的政治功能,将其作为一条下情上达的新信息渠道,以此达到对御史台、尚书省制约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