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州南海神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留下研究资料最齐全的海神庙,其被看作中外交通史上的历史见证而受到关注,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说。笔因工作关系,于1996年至1997年近两年的时间置身于庙内从事专题研究,近几年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关于南海神庙的化内涵,我以前也发表过一些章谈自己的看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接触材料的丰富,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祭海的地方,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神庙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至今有1400多年了。由于神庙是官方庙宇,历代皇朝都要拨资修缮。但是从清代光绪之后,国家不够安定,再无大规模的修茸。  相似文献   

3.
广州是我国历史上最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是一个两千年长盛不衰的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停泊地,其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对外交往、贸易的史迹。其中南海神庙即是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大同鼓楼系何人所建?始建于何时?《山西通志》中没有记载。现在可以见到的《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也仅记鼓楼为明代所建,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四库全书》中发现了明代李贤所撰的《大同鼓楼记》。通过对该文的研究,似可确定大同鼓楼的建造者和始建年代。  相似文献   

5.
余庆绵 《羊城今古》2002,(1):27-27,26
1986年2月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30余国专家学者到广州东郊的南海神庙考察,今年2月10日《广州日报》B4版发表顾涧清文章《海上丝路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下称《顾文》)和谭元亨文章《三千年古港又有新依据》(下称《谭文》)。同版还刊出了《开发海上丝路五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朝阳  郭泽民 《文物春秋》2001,(4):63-66,34
一、文献及书刊对东罗城的记述 山海关东罗城的始建年代,无论是明清时期所编修的地方史志,还是当今各书刊所载,均将其确定为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似乎已成定论。 最早记述东罗城始建年代的为明万历二十七年撰修成书的《永平府志》卷之二《建置志·城池》编:“罗城在东关外,连接大城,高二丈三尺,阔一丈四尺,周五百四十七丈有奇。门三,水门二,角楼二,敌楼七。东门有重楼,瓮城势阔丈,为通辽孔道。池,阔三丈,深二丈,外设夹濠一道。皆主事王帮俊、副使成逊请建。” 西罗城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其后,故府…  相似文献   

7.
王元林先生的《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作者近年来在海洋文化、沿海港口和  相似文献   

8.
古代洛阳与南海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西汉时期。宋元明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南海丝绸之路则得到长足发展。古代洛阳连接南海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有三条,即从会稽、东冶至洛阳,从广州至洛阳,从缅甸经云南、四川至洛阳。沿着这三条路线,古代从海路来华并到达洛阳的国外使、商人、僧侣,主要来自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地。  相似文献   

9.
<正>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专家学者和原雁北文物工作站的前辈们就爬山涉水,在相当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忘我工作,经过持续不断的考古调查,先后在晋北地区发现确认了西汉雁门郡所辖十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便成为国际热词,无人不晓。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创建及发展,曾对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国产生过怎样深远和不可忽略的影响。自汉代以来,广东的徐闻、合浦(今属广西)就是海外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自东吴至南北朝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至广州。而生活在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开去的岭南人,惯于向海外拓展,甚至浮家泛宅,远涉重洋。清代时,海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